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秋风扰我心.下 ...
-
婷芳听出了芮香话中深意,递给她一个认可又感激的眼神。她觉得自己对婉凝的关于锦里之事的规劝,无凭无据,又是一家之言,可能不具备说服力,但芮香这样八面玲珑的角色也和自己口径一致,在婉凝心里肯定也更有说服力。
婉凝也领会了其中深意,认真地点点头。
芮香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婉凝,她的灵气和悟性比她想象得还好。可还是少不得再叮嘱两句,“姑娘可千万别因为这件事对老太太不满。”
婉凝笑道,“姐姐放心吧。我知道阿奶有意罚我,是为了维护家规,平众人之口。”
芮香叹道,“再没有比婉凝小姐更聪慧懂事的人了!”
“只是婉凝还有一事不明白。”这一番言语下来,婉凝也听出芮香的真诚,问出了自己心中一直疑惑的一句话,“为什么府上规定,下人不能随意就医呢?若真要出了大疾,事情不是也会可大可小的么?”
芮香的面色突然阴沉下来,思索半刻才道,“这便说来话长了,有些事我也是听我阿奶和我娘说的。”
婉凝和婷芳都很好奇,听得格外仔细。
芮香咬着下嘴唇,想了一会儿,才道,“早以前大清国还在时,咱们府里的家规很严,府上的女子家眷都不能随意看大夫的,似是自古便有的规矩。后来到了老太太那一辈上,规矩松动些,老太太的上一辈的主事太太很开明,要打破这项规定,可不成想,破了规矩没两天,就有两个丫鬟前后被检查出来有了身孕。”
“啊?”婷芳吃了一惊,忍不住惊讶道。
芮香无奈地向她点点头,“原来是丫鬟跟小厮互通款曲,一来二去有了孩子。这只是其中一个,倒还能遮掩。”
“大不了做个主,让二人完婚就是了。”婷芳插嘴道。
芮香点点头,又道,“可另一个颇是棘手,那个是跟小住府上的另一家的公子做了苟且之事,那家公子的夫人找上门来,主事太太觉得自己有辱门楣,竟悬梁自尽了。”
婉凝觉得吃惊又恐怖,可她并不记得刘家有位太太死于非命。只等着芮香继续往下说。
“姑娘别怕,主事太太后来被救下了,不过交了主事权,下半辈子每天都在祠堂诵经祈祷。可自打这件事后,府上的规矩就更严了,丫鬟们的行为都要格外拘束,还有就是,不得随意就医的规矩是铁打不能破的了。”
“可不能就医不是治标不治本么?”婷芳道,“像锦里这样的,不归束自己的行径,就算是不能就医,也能想旁的法子折腾出来。”
婉凝解释道,“事情是此项规矩松动时生出来的,这样规诫,一定是管理者的首先想到的了,再者,规诫此项,也能让府上的人闻之想到这两桩事,倒是个警戒。只是过了几代人,这事情让人淡忘了,社会又进步新潮了,才让人一时不能理解罢了。”
婷芳这也明白几分,又问道,“那这两个下人,后来如何了?”
“听我娘说,这两个的孩子都打掉了,且终身未嫁。”芮香说到此,也有些伤感。
“跟府上下人的,竟也不能成亲么?”
“刘家的女人,大清国时,向来也是以“贞洁”镇服乡里的,刘家的男人治国经商都是好手,女人便在家里相夫教子,谨守妇道。事情坏就坏在两人同时有孕,若宽宥之一,惩罚之一,恐怕难以服众。”
“那不是苦了当时在府上当差的小哥?”婷芳唏嘘道。
“是啊,后来小哥离开了刘家,据说跑到西边荒凉之地了。”
“这也是一段情伤。”婷芳颇同情故事的主人公,低头道。
婉凝一直在想着旁的事情,突然问芮香道,“芮香姐姐,阿奶可跟大哥通过电话了?”
“通了。”芮香说到这里,更是忧愁,“上午老太太从祠堂出来,直接坐车去了镇上的电信局,亲自给大少爷打的电话。”
“那大哥怎么说的?”婉凝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焦急,急着等芮香揭晓答案。
“大少爷。。。大少爷说确有此事。”芮香又补充道,“老太太看大少爷好心急呢!说是明日就买最早的票回来。老爷和太太也要回来。估计太太也跟大少奶奶说了,大少奶奶恐是会跟大少爷坐最早一班的车回来。”
“这个锦里,可是比我想的更厉害。”婷芳道,又转念一想,“可大少奶奶若现在知道了,少不得回来一通闹,那我们小姐。”
婉凝低头思考着事情,听她说到这,才抬头看她,让她放心。
“小姐。。。”婷芳觉得她淡定得不是时候,“虽说这事情全在锦里,你不过是好心好意地给她瞧病,不想中了她的套。可大少奶奶未必会懂这一层,就怕她直接把事情牵连到你这。”
“你放心吧,阿奶已经重罚了我,大少奶奶就是有怨气也不能直接找我的事的。”
芮香少不得对婉凝刮目相看,也颇为释怀。老太太的苦心,婉凝都猜到了,她欣慰老太太没看错人,也庆幸自己对说了那些实话。
芮香已经完成了此行的目的,笑道,“哎呦,你看咱们光顾着说话,也没在意时辰,都这么晚了,姑娘快点休息吧。明一早,还是要按时去祠堂领罚的。”
婉凝感激地跟她说了几句,关上门,才脱了外衣,钻进被窝。刚在祠堂的时候她专注地想事情,并没有注意冷热,这会儿到了被窝里,才觉出身体里的冷。
婷芳还没完全明白老太太的用意,只心疼婉凝辛苦,又碎道几句,婉凝少不得也给她解释和提点。
第二天一大早,婉凝就乖乖按照时间往祠堂领罚。
芮香一边伺候着老太太起床,一边给老太太汇报昨晚的事情。
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婉凝这丫头,悟性高,希望她通过这件事也悟出了不能有难就帮的道理。”
芮香笑道,“老太太有意培养婉凝小姐,用心良苦了。昨我还听婷芳说,三少爷晚上带着羊毛大衣去看过婉凝小姐,后来婉凝小姐回房的时候,我也是亲眼见到三少爷去送的。”
老太太笑道,“这小子倒也不算是呆子了。只要他有心思担心婉凝就是好事。”
芮香笑着回应道,“是呀是呀,只是我看婉凝小姐也没领会到您的这一层意思。”
“他们小两口能顺顺利利地过日子就好。”
“老太太您放心吧,婉凝小姐人美心善,又懂事知礼,更知道心疼体贴人,三少爷怎么能一直不动于衷。他们多多相处,三少爷就知道她的好了。”
老太太还有几分担心,道,“那小子洋墨水喝多了,想法也不同寻常家的少爷了。”
但又想到,“他们的事情还有日子慢慢来,也不知道琮儿什么时候才能开窍。”
反正文琮这次并没有按祖母所想的开窍。他吃过早饭,就出门去了镇上的邮局,寄三分自己准备好的简历到上海市三家有名气的建筑公司(建筑设计所)。那晚和章大酉详谈,加上这两日的思考,他也决定先去大的公司历练历练。章大酉毕业回国前还在美利坚工作了两年,可自己毕业即回国,算是毫无工作经验了。想进大的建筑公司还是要早作打算。
邮寄之前还要叮嘱办事员几句话,负责的小哥常替刘老太太送信,看到是刘文琮三字就问道,“可是东头刘家的三少爷?”
“是。”
小哥说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三少爷好风采,一看就是干大事的。”
“过奖了。”文琮笑道,“你怎么知道我?”
“老太太和您常有书信来往,当然记得清楚。”小哥一边麻利地干活,一边
笑道,“还有那位常来给您寄信的顾小姐,心地好,每次来都送小食给我们吃。”
“顾小姐?”文琮感到惊讶,他一直以为信是阿奶差了家里的小厮寄的,“可是顾婉凝?”
“也不知道全名。”小哥摸摸头,“嗨,寄信人都要签字的,我给找找。”
“好。”
小哥找到婉凝签字的一页递给他。上面写的是“东头刘府.顾”。卷面上的蝇头小楷和他收到的信里的字迹一模一样,他原以为是芮香代笔的,还纳闷芮香的字如何精进良多,原来都是婉凝写的。
小哥笑道,“顾小姐是您家亲戚?”
“噢,她是。。。”文琮不知如何解释,又道,“对,是亲戚。”
“那正好了,上次顾小姐送我儿子两本书,我儿子做了个风车想送给顾小姐,但这些天顾小姐都没有来,风车还一直放在这,麻烦您给顾小姐带回去吧。”
“这。。。好。”
“麻烦您了,我还想顾小姐怎么好久没来,原来是您回来了,不必再寄信。”小哥又说,“这几份您放心吧,三天之内肯定送到的。”
“好,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