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关于“我想死” ...
-
内心太过悲伤的人,是在这个尘世上,活不太长久的,因为她本身,就不想放过自己。
三毛曾经打电话,告诉她的爸爸,“假如有一天,我真的撑不住了,想死了···”记不清她的原话,大抵上,却是这个意思,也是我最近一直都有的想法。她的爸爸,在电话那端仓皇地哭泣,“你若死了,就是杀死我最爱的女儿的凶手,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啊,三毛,她原来不只是为自己活着。
有一种名为“爱”的责任在牵扯,我们都不是为自己而活。年轻时,为了父母,中年时,为了孩子,老年时,为了老伴儿,入土时,终于可以歇一歇,喘一口气了,也到了与这永远的责任社会告别了。
“求求你,再试试,再坚持一下,好好的活下去。”三毛的妈妈,这样恳求她。如果能坚持的话,哪会想到死?
同三毛一样,我的内心悲伤,没有生活的激情和乐趣。但是,总觉得讽刺的是,我写的文章,大多是轻松、欢快的居多,也难怪没有多少人来看,总觉得写作的时候,戴上了伪装的面具,读者是多么聪慧,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不实。
我从小没了父亲,但父亲的影响却一直在。他也不是一个生性乐观的人,诚如我的姨妈所言,如果他乐观一点,开朗一点,心胸再宽阔一点,也许,他还能多活几年。我像极了他,也不知道,能多活几年。
有多少人,有过自杀的念头?
我却一直都有,不是遇事而发,似乎潜藏在了骨子里,随着血液而生,只要我在世一天,这个念头,永远都不会消失。
有人品评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嵇康,说他的性子太过刚强,不懂变通,得罪当权人,不懂自保。我不敢与他自比,但性情上,我和他却是很像的,却像是注定的悲剧式的人物,一辈子,都生活在如此的斗争之中。
不放过别人,更不放过自己。
幼年失怙的阴影,一直缠绕着我。沉默,卑怯,胆小,不懂变通,性子极刚强,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讨人喜欢,不会交际,木讷寡言,性子也是极冷淡,暴戾恣瞍··似乎所有悲伤的词句,组成了现在的我。
母亲不止一次说,你是自私的。
也许,我死了,不光是对自己的解脱,也是对母亲的救赎。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也许,我早死几年,母亲会不会这么累?又一想,都这么多年了,总要报答了她,才肯去死。
又似乎有点良心了。
也许,年轻时,所有的倔强和刚强,都只是一个人心底永远的不甘罢了。这不甘,伤别人伤的彻底,却也把自己变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阳间不纳,地府不收,这便是“自杀鬼”的下场。
活下去,一天天地活下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那种勇气,令人仰首叹服,更令人心驰神往,而使我不得。
——记一个始终想要杀死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