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山中不知日月过,这段日子里,曹传风耐心的给爱徒传授沧浪六式的精要,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桃花飘下了,洒满了一地,留下无限的怀念;青色的桃子躲在绿叶间调皮的往外看着,期待着成熟的一天;桃子熟了,白里透着红,如少女的脸庞,散发着香甜的气息;叶子开始飘零,在风中留恋着枝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心的剑法日益娴熟,在曹传风的同意下已经逐渐用剑来修习。
这一日,已是深秋,曹传风传完沧浪六式的最后一招后,仗剑而立说:“徒儿,至今日,沧浪六式已经全部传授完毕,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领悟到什么程度,就只能靠你自己的勤学苦练和悟性。记住了,练剑即是练心,心境有多高,剑法才有多高。”
“是,师父,徒儿记住了。”
师徒两正谈着,突闻几声狂吠从远处传来,显得十分的急促。文心两道剑眉一皱,说道: “这是我们家小白的声音,叫得这么急肯定有什么事,师父。我去看看。”
不待曹传风不及多想,文心已经放下剑,施展轻功,越过桃林,往声音传来处而去。
那吠声愈来愈近,忽然一道白光一散,便看见一只浑身雪白,不见一根杂毛,虎头虎脑的狗扑入文心怀中。文心一把抱住小白,拍了拍它的脑袋,说道:“小白,你去哪里玩了,发现了什么啦。”
名唤小白的犬看到文心显然极为高兴,它晃了晃脑袋,伸出舌头舔了文心的脸几下,文心哭笑不得:“小白,别闹了,出什么事了。”
小白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示意文心放它下来,文心将他放下后,小白咬了咬文心的裤腿,便领着文心往前走。不一会儿,隐约听到呼喝叱咤的声音,以及金铁交鸣之声,想必是有人在附近交手被小白看见了。
文心剑眉一锁,心想:这武夷山脉,桃林附近上一向平静,这声音听来似乎就在上山路旁,难道真有强盗敢在外面打劫商旅不成,不能不管上一管了。
就在这刹那间,前面竹林小径上跑过来一个满身血污的老人,右手提着一柄刀,左手牵着一个少女,身后紧追着两个大汉,几人来势都快,不过转眼工夫,已近文心。猛见追的较前那位大汉,扬手打出一蓬银芒,全对着紫衣少女打去,老人似乎很在意少女,一听背后有风声传来,赶紧将身体挡住少女,银针全中那满身血污提剑老人背上,那老人虽中暗器,仍是拼命急跑,一眼望见在路边的文心,立即高声喊道:“这位小兄弟,快去请曹传风大侠。”
那老者说话,脚下略慢一步,已被身后两个大汉追上四掌齐出,似排海倒海一般,那老者一个身子连同少女,被震飞起七八尺高,砰然一声,摔在地上,口中鲜血直喷出来,路旁几株竹子,也吃那两个大汉掌力震断,只听“咔嚓”几声,便见几根竹子往老人少女倒去。
文心看那两个大汉掌势这等威力,也是心惊,不过听那老人在中掌之前,叫他去请自己师父,想必和师父有些渊源,动了救人之念。见到几根竹子正往两人倒去,不及细想,两足在地上一蹬,飞身而起,双掌齐出,将几根竹子震飞。
不待收住身形,文心赶紧过去扶起老人问道:“老人家,你还好吧。”不料,老人却挣扎着说:“快,快去救公主。”文心一听,赶紧扶着老人,来到少女身旁,说了声“得罪”,扶起了少女。当时不及细看,只见少女一身紫衣,虽然一路逃奔,脸上带着疲惫、憔悴,仍然掩饰不住她的迥出尘表,清眼高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令人眼前一亮。
两个大汉看那老者,连中银针和排山掌力,已倒栽在地上,也不再怕他逃走,见少年纵身而出,也就没有阻挡。这时见文心救起了人,大喝道:“小子,你什么人,胆敢管老子的事不想活了。”
文心定神一看,不禁楞了一下,见两人都是三十开外的年纪,其中一个三角眼,留着几根胡须,头发蓬松,脸色苍白,另一个则是满脸胡须,面色通红,凶神恶煞般。
文心毕竟心思机敏,见刚才两人掌震竹子的威力,心知这两个人功力深厚,自己恐非对手,只有先想办法拖延,让师父前来才是。心中计较已定,低身拍了拍小白的头,小白会意,撒腿便向山上跑去。
文心这才一拱手,对两个大汉说道:“在下文心,偶然路过此地,见两位对老人少女痛下杀手,很是不忍,不得已才出手,希望两位能够就此收手。”
听了文心的话,两名大汉冷笑不止,苍白脸的大汉阴测测的说道:“就此收手,你是什么东西,别说是你,就是号称当今武林第一人的少林方丈在此也不敢如此托大。”面色通红的大汉说道:“老二,跟他啰嗦什么啊,把他一起废了就是。”
说着话,两名大汉身形一晃,分别向老人和少女扑去,老人和少女早已经没有了反抗能力,如果被击中,必死不可。在这种情况下,文心不出手是不行的了。不及细想,一招“双龙抢珠”将两根竹子同时对着两名大汉打去。
两根竹子都对着两人必救之处,只要两人不回救,那么,他们击中老人和少女时,他们也必然会被竹子击中。两名大汉毕竟不敢拿自己的命交换,各自一个“鹞子翻身”,闪开了竹子。两人一落地,大喝一声:“找死”,双双向文心扑来。
只见脸色苍白的大汉一招“泰山压顶”,从上而下打来,而绵连通红的大汉则以“直捣黄龙”之势取文心丹田之处。看人家来势如离弦弩箭,快速已极,文心不敢应接,只好施展曹传风传授的溯游迷踪步法,硬是从两人只见穿插而过。溯游迷踪步法,从诗经《蒹葭》中演变而出。文心修习数年,只知道此步法奥妙无穷,施展起来便如风起于青萍之末、无踪可巡,没想到,临敌之际试出来效果竟是如此不俗。
“好小子,找死”,两名大汉怒喝一声,同时出掌,一时间,文心觉得犹如进入冰火两重天天,避无可避,只好默运功力,将春秋心法运至第二层,使出“大禹扛鼎”,硬的接住。文心毕竟年轻,功力尚浅,刚一接上便被震飞出去,头晕眼花,觉得似乎整个人掉进了冰窟了,又似乎进了火炉中烧烤。文心努力睁开眼睛,但见两名大汉正向老人走去,心中大急,勉强爬起来,抄起身边的一根竹枝。经过刚才的对掌,文心知道两名大汉武功非常,不施展绝技难以应付,因此,便直接施展出沧浪六式的剑法,一片剑光向两名大汉罩着去。
两名大汉正向老人走去准备下杀手,忽然觉得身后一片冰凉,心知有异,赶紧一个“懒驴打滚”分别向两边闪开去。文心知道此番是生命攸关,得势不让人,一招“分流断浪”向脸色苍白大汉扑去,大汉还没起身,哪里能挡得住这一剑,只听“噗嗤”一声,竹子已经刺出他小腹中去,未及说什么,便倒身而死。面色通红大汉一见,怒吼一声,双手齐发,上取眉心,中打前心,直向文心而来。经过刚才交手,文心已经不似最初时紧张,他一见来势,一个“燕子穿云”,躲了开去,不待身势消尽,文心便又一招“飞流直下”,接住下落的趋势向大汉刺去,大汉根本无法躲开,竹子便从大汉头上直接插下。
此时,文心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待站立身子,就觉得一时间气血翻腾,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倒出。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老人再叫:“小兄弟”,又似乎听见师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