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周氏集团的阴影,如同骤然压城的乌云,让刚刚理顺些头绪的“铭晴小店”团队,瞬间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赵振带来的消息很快得到了证实——他们最主要的山核桃和香菇供应商,几乎在同一天打来电话,语气抱歉但态度坚决地表示,因“产能不足”或“已有大客户包销”,无法再向他们供货。甚至连那位与李铭相谈甚欢的根雕老艺人,也支支吾吾地婉拒了后续合作。

      “是周瑞麟干的。”赵振肯定地说,他动用关系打听到,周氏旗下的贸易公司以高出市场价一成五的价格,签下了排他性采购协议,目的明确,就是要掐断他们的源头。“他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为了把我们摁死在萌芽里。”

      仓库里,新招募的临时工无所事事地站着,之前热火朝天的打包景象不复存在。刘强看着空了一半的货架,愁眉苦脸。王浩盯着电脑屏幕上几乎停滞的订单增长曲线,沉默地推着眼镜。李梓晴紧咬着嘴唇,脸上带着愧疚与愤怒交织的神情,她认为这场无妄之灾完全是因她而起。

      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李铭站在仓库中央,目光扫过众人沮丧的脸,最后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上。压力如同实质的水银,灌满他的胸腔。来自李远山的警告言犹在耳,周瑞麟的商业狙击已至眼前。这是对他能力,更是对他决心的考验。

      退缩?将网店关闭,拿着这第一桶金另寻他路?或许更安全。但那就意味着向李远山证明了他的“不成器”,向周瑞麟示弱,也意味着他重生后规划的这条路径,一开始就折戟沉沙。

      不,绝不能!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慌乱,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而激发出的冷静与锐利。

      “货源断了,那就找新的。”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清晰而稳定,“晋西这么大,不止林城有特产。赵振,你人脉广,立刻去调查周边县市,寻找品质类似、但尚未被大公司盯上的替代供应商,价格可以适当上浮,但必须保证质量和稳定。”

      赵振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李铭如此果断,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佩服,立刻点头:“明白,我马上去办。”

      “刘强,”李铭看向憨厚的同桌,“你负责盘点我们所有剩余的库存,包括那些品相稍次但不影响食用的,分类整理,我们调整策略。”
      刘强连忙应声:“好,铭哥!”

      “王浩,”李铭走到技术宅身边,“我们需要立刻在店铺首页发布公告,坦诚告知部分商品因原料产地季节性调整(用这个理由),暂时缺货,但即将推出新品和优惠活动安抚客户。同时,开发一个简单的预售功能,针对我们确定能拿到的新品。”
      王浩手指已经在键盘上飞舞:“预售模块不难,今晚就能上线。”

      最后,他看向李梓晴,语气缓和了些:“梓晴,客服压力会很大,需要你统一口径,耐心向询问的客户解释,并重点推荐我们现有的库存和即将到来的新品。另外,”他顿了顿,“财务上,我们需要预留出一部分资金,应对这次寻找新货源可能产生的额外成本和可能的降价促销。”

      李梓晴看着李铭在危机面前条理分明、指挥若定的样子,心中的慌乱奇异地平复下去,她用力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

      李铭的沉着像一根定海神针,稳住了即将倾覆的小船。团队再次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只是氛围中多了几分背水一战的凝重。

      李铭自己则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仅仅找到替代供应商,只是治标不治本。周瑞麟可以用钱砸一次,就可以砸第二次。必须要有让对方感到“肉疼”或者无法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他想起了前世后来流行的“原产地故事营销”和“用户体验”。当下电商还在粗放阶段,这正是机会。

      他亲自操刀,为每一种特产编写了详尽的“出身证明”——包括产地环境、采摘过程、制作工艺,甚至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小故事,配上精心拍摄的(尽管设备简陋)图片,力求真实感人。他改进了包装,设计了统一的、带有“山野清风”风格的Logo和包装盒,里面附上一张手写(打印体模仿手写)的感谢卡。虽然成本略有上升,但带来的品牌感和价值感瞬间提升。

      同时,他推出了“尝鲜组合装”和“礼品定制服务”,将不同特产进行搭配,满足多样化和送礼需求。针对老客户,设置了简单的积分和会员制度,增强粘性。

      这些在十几年后司空见惯的玩法,在2006年的淘宝上,堪称降维打击。

      几天后,赵振不负众望,找到了邻县几个质量可靠的小供应商,虽然成本比林城略高,但解了燃眉之急。王浩的预售模块上线,结合李铭精心准备的商品页面和营销文案,竟然在缺货的情况下,预售出了相当可观的订单,稳住了店铺的流量和人气。李梓晴带领的客服团队,用极致的耐心和真诚的态度,不仅化解了大部分客户的疑虑,甚至收获了不少好评和鼓励。

      更让李铭意外的是,那位之前婉拒合作的根雕老艺人,竟然主动找上门来。原来,周氏公司的人态度傲慢,压价极狠,让老艺人感到不受尊重,加之他对李铭印象颇好,思前想后,宁愿冒着违约的风险(违约金由李铭暗中补贴了一部分),也要恢复与“铭晴小店”的合作。

      “小李啊,那些人,眼里只有钱,不像你,是真心喜欢这些东西。”老艺人握着李铭的手,感慨道。

      这场供应链危机,在李铭冷静的指挥和团队的高效执行下,不仅成功渡过,反而因祸得福。店铺因为运营模式的升级和口碑的进一步发酵,吸引了一批注重品质和文化的精准客户,客单价和利润率不降反升。那十万多的第一桶金,在支付了各种成本和预留发展资金后,依旧稳稳地躺在账户里,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然而,就在团队稍微松了口气,刘强甚至提议晚上去校门口小餐馆庆祝一下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通过李梓晴,递来了话。

      来人是李远山的助理,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神色精干的年轻人。他没有直接找李铭,而是约见了李梓晴,语气礼貌却疏离。

      “李小姐,李先生让我转告您,他对您近期的‘锻炼’表示……有限的认可。”助理推了推眼镜,话语滴水不漏,“他注意到,你们应对这次小风波,还算有些章法。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似乎若有若无地扫过不远处站着的李铭,“李先生也让我提醒那位李铭同学,商海险恶,一时的运气和小聪明,并不能说明什么。周家那边,李先生可以帮忙打个招呼,让对方不再继续针对你们这种……小生意。前提是,”

      助理顿了顿,说出了最终的条件:“李铭同学需要签署一份声明,承认与您只是普通同学关系,并保证毕业后不会进入李氏集团及相关企业任职,也不会再利用与您的关系进行任何商业活动。”

      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照在李梓晴瞬间变得毫无血色的脸上。她猛地站起身:“这不可能!他凭什么……”

      李铭站在窗外,听不到里面的对话,但他能看到李梓晴激动的表情和助理那副公事公办的冷漠面孔。他大概能猜到谈话的内容。

      压力,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更精致、更羞辱人的方式袭来。

      李远山没有选择粗暴的碾压,而是给了他一个“体面”的放弃选项。承认与李梓晴划清界限,换取暂时的平安和周家的不再追究。这看似是一条轻松得多的路。

      李铭缓缓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他知道,如果他点头,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喘息,但在李远山心中,他将永远被定格为一个可以轻易被收买、被吓退的、上不得台面的小角色。而他与李梓晴之间刚刚萌芽的情感与信任,也将彻底粉碎。

      他看着咖啡馆里,那个为了他在据理力争的少女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妥协,还是迎战?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有了答案。他推开咖啡馆的门,走了进去,平静地迎上那位助理审视的目光,也迎向了李远山隔空投来的、更具份量的考卷。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城市的另一端,周瑞麟听着手下关于“铭晴小店”非但没有垮掉,反而似乎经营得更有声有色的汇报,气得摔碎了一个水晶烟灰缸。他英俊的脸上布满阴鸷。

      “李铭……好,很好。”他咬牙切齿,“给脸不要脸!以为攀上李梓晴就能高枕无忧了?做梦!看来,得给你来点更直接的教训了!”

      暗流,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开始汇聚成更汹涌的漩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