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情定 ...
-
第十章:荣宠暗藏锋,情定共此生
姜寅严的凯旋盛宴,在皇宫太极殿隆重举行。文武百官、宗室勋贵,皆盛装出席,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极尽奢华,以彰天恩浩荡,庆贺国难平息。
女帝高坐龙椅,满面春风,对姜寅严褒奖有加,赏赐如流水般颁下。姜寅严身着御赐的伯爵朝服,英挺不凡,但面对众人的恭维敬酒,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沉稳和内敛,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坐在邱莹莹身旁,偶尔低声与她交谈一两句,姿态亲密而自然。
邱莹莹今日穿着一身正红色亲王朝服,头戴九翚四凤冠,雍容华贵,气度非凡。她从容应对着各方来客的祝贺,言谈得体,举止优雅,与身旁冷峻英武的姜寅严坐在一起,宛如一对璧人,吸引了无数或羡慕、或嫉妒、或探究的目光。
项默希坐在对面勋贵席中,看着那对俨然成为宴会焦点的“夫妻”,手中的酒杯捏得指节发白。他曾是邱莹莹疯狂追逐的对象,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与另一个男人并肩而坐,接受万众瞩目,而那个男人,还是他父亲都颇为忌惮的姜寅严!这种强烈的落差和失控感,让他心中如同毒蛇啃噬。
游野坤作为皇商代表,亦有席位。他依旧是那副妖娆风流的模样,周旋于权贵之间,谈笑风生,但目光却不时飘向邱莹莹那一桌,桃花眼中带着几分玩味和不易察觉的深意。他看到项默希那难看的脸色,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加热烈。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之下,暗箭悄然而至。
一位隶属都察院、素以“耿直”闻名的李御史,忽然手持笏板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喧闹的大殿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意识到,好戏可能要开场了。
女帝面色不变,淡淡道:“李爱卿有何事奏?”
李御史朗声道:“陛下!镇国将军姜寅严,此次北境大捷,扬我国威,功勋卓著,确是可喜可贺!然,臣听闻,姜将军在朔风城守卫战中,曾擅杀已投降之狄戎俘虏数百人,此举有违我凤翎仁德,更有损天朝上国之气度!且,军中亦有传言,称此次狄戎进犯,或因边军挑衅所致!臣恳请陛下,明察此事,以免寒了将士之心,亦免遭四方蛮邦非议!”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杀降!这可是极大的罪名!尤其是在这庆功宴上提出,其心可诛!这分明是要将姜寅严从英雄的位置上拉下来,甚至扣上“引发边衅”的罪名!
姜寅严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周身散发出冰冷的杀气。朔风城血战,那些俘虏是在诈降后突然暴起伤人,企图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他才下令格杀!此事周岩等众多将士皆可作证!这李御史,分明是断章取义,恶意构陷!
女帝的眉头也微微蹙起,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姜寅严身上:“姜爱卿,李御史所言,可是实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姜寅严身上。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冷静的女声响起,打破了殿中的死寂:“陛下,李御史此言,恐怕是道听途说,未明就里。”
开口的,正是邱莹莹!
她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李御史,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李御史可知,当时朔风城被两万狄戎精锐围困,城内守军不足万人,箭尽粮绝,伤亡惨重?可知那些所谓‘投降’的俘虏,实乃狄戎太子阿史那隼派出的死士,假意投降,意图在城内制造混乱,配合城外敌军破城?”
她一步步走向殿中,环视众人,最后目光定格在李御史身上,语气渐冷:“当是时也,若非姜将军当机立断,识破奸计,将计就计,将那数百企图作乱的死士尽数诛杀,稳定城内局势,恐怕朔风城早已陷落,北境门户洞开!李御史今日在此轻飘飘一句‘擅杀俘虏’,‘有损仁德’,却可知当时情况之危急?可知若城破,我凤翎北境多少百姓将遭狄戎铁蹄蹂躏?是数百狡诈死士的性命重要,还是我朔风城八千将士和北境万千百姓的性命重要?!”
她的质问,一句比一句犀利,一句比一句沉重,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李御史被她问得脸色发白,额角冒汗,强自争辩道:“这……这只是殿下一面之词!有何证据?”
“证据?”邱莹莹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朔风城副将周岩将军,以及当时在场一百三十七名士卒的联名证词!上面详细记录了当日狄戎死士诈降、暴起伤人的经过!每一名死士皆手持利刃,目标明确!李御史若不信,可亲自前往朔风城询问那数千守城将士!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姜将军带领下,用血肉之躯守住国门的!”
她将证词高高举起:“至于边军挑衅引发边衅之说,更是无稽之谈!狄戎王庭集结十万大军,岂是因小小边衅?此乃狄戎蓄谋已久之大举进犯!李御史不去谴责狄戎背信弃义,反而在此质疑保家卫国的将士,是何道理?!莫非在我凤翎将士浴血奋战之时,李御史这等清流言官,就只能坐在温暖的京城,靠着捕风捉影的流言,来构陷功臣吗?!”
“你……你……”李御史被驳得哑口无言,浑身发抖。
满殿文武,皆被邱莹莹这番有理有据、气势磅礴的反驳所震慑!谁也没想到,这位以往只知追男人的草包王女,竟有如此犀利的口才和胆魄!更没想到,她竟早已准备了如此充分的证据!
姜寅严看着那个站在大殿中央,为了他据理力争、毫不退缩的女子,心中充满了巨大的震动和难以言喻的暖流。她就像一道光,在他被构陷、被质疑的时刻,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用她娇弱却坚定的身躯,为他挡住了明枪暗箭。
女帝端坐龙椅,将一切尽收眼底。她看着邱莹莹,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赞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这个侄女,成长的速度,超乎她的想象。
“够了。”女帝终于开口,声音威严,“李爱卿,弹劾重臣,当有实据。岂可听信流言,在庆功宴上妄言?念你平日耿直,罚俸一年,以示惩戒。退下吧!”
“臣……臣遵旨。”李御史面如死灰,狼狈退下。
女帝又看向邱莹莹和姜寅严,语气缓和:“莹莹所言有理有据,姜爱卿守城之功,不容诋毁。此事就此作罢,休要再提。来,众卿满饮此杯,为我凤翎英杰贺!”
一场风波,被邱莹莹以雷霆手段迅速平息。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小觑这位潇王女,也无人再敢轻易质疑姜寅严的战功。宴会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经此一役,邱莹莹和姜寅严这对组合,在凤翎朝堂的地位,已然稳固如山。
宴会持续到深夜方散。
回到潇王府,已是月上中天。挥退下人,偌大的主院内,只剩下邱莹莹和姜寅严二人。喧嚣过后,是极致的宁静。
月光如水银泻地,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两人身上。姜寅严看着灯下卸去钗环、更显清丽动人的邱莹莹,白日大殿上她为他挺身而出的身影,依旧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莹莹,”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今日……多谢你。”
邱莹莹抬眸看他,微微一笑:“你我之间,何须言谢?难道我能眼睁睁看着你被人构陷不成?”
姜寅严心中激荡,上前一步,深深地看着她:“我知道。但……看到你站在大殿上,为我辩驳的样子……” 他顿了顿,似乎不知该如何形容那种震撼和感动,最终化作一句,“我很……欢喜。”
他的话语简单,却蕴含着浓烈的情感。邱莹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目光中的炽热和真诚。经历了生死考验,共同面对了朝堂风雨,两人之间的那层隔阂,早已消失无踪。
“我也很欢喜。”邱莹莹轻声回应,主动伸出手,握住了他因紧张而微微攥拳的大手,“欢喜你能平安归来,欢喜我们能并肩作战。”
她的手柔软而温暖,姜寅严反手将她的手紧紧包裹住,仿佛握住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低下头,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呼吸可闻,气息交融。
“莹莹,”他唤着她的名字,声音里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郑重,“我姜寅严,此生,定不负你。”
没有华丽的誓言,只有最朴素的承诺。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动人心魄。
邱莹莹心中充满了暖意和踏实感。在这个陌生的女尊世界,她终于找到了可以携手同行、彼此信任托付的伴侣。她踮起脚尖,在他棱角分明的下颌上,印下了一个轻柔的吻。
“我信你。”
这一吻,如同点燃干柴的星火。姜寅严身体猛地一僵,随即,压抑了数月的情感如同火山般喷涌而出。他低吼一声,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揉进骨血里。
“我们……补行一场大婚之礼吧。”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沙哑而充满渴望,“一场真正属于我们的大婚。”
邱莹莹在他怀中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好。”
月光静静洒落,将两人的身影交叠在一起。这一刻,他们不再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而是彼此相许、生死与共的夫妻。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此刻,他们拥有彼此,无所畏惧。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情定终身的时刻,一场针对他们,更为阴险毒辣的阴谋,正在黑暗深处,悄然酝酿。凯旋的荣耀和此刻的幸福,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
------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