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暴雨  ...
            
                
                
                    - 
                        
  日子像浸了水的宣纸,边缘悄然晕开,模糊了严格的时间划分,却让某种情感的色泽愈发清晰。那瓶窗台上的栀子花最终凋谢了,顾知遥将枯萎的花瓣仔细收拢,扔进垃圾桶时,指尖停留了片刻,仿佛还能捕捉到那一缕已然消散的甜香。实验室恢复了以往的冷清,但某种无形的印记却留了下来。
  她发现自己开始留意校园里那些以前从不关心的角落。比如第三食堂窗口糖醋小排的供应时间,比如哪条小径傍晚时分的栀子花开得最盛,再比如,林见夏常去的那家书店,周四下午通常会进新一批的文学杂志。
  这种留意并非刻意,更像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扫描,将关于“林见夏”的坐标,无声地纳入她内心的地图。
  周五晚上,顾知罕见地没有去实验室。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她的计划,密集的雨点敲打着公寓的窗户,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声响。她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屏幕上一篇需要精读的文献,注意力却有些涣散。雨声让她想起那个雨夜,林见夏扑进她怀里的温度,以及更久以前,图书馆里,她递过伞时那双湿漉漉却带着笑意的眼睛。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夏天见呀:「【窗外暴雨视频】好大的雨啊!你从实验室回去了吗?有没有被淋到?」
  视频里是模糊的雨幕和路灯下飞溅的水花,背景音是哗啦啦的雨声和林见夏带着点担忧的、软糯的嗓音。
  顾知遥看着那条消息,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一种陌生的、想要分享此刻状态的冲动,悄然滋生。
  G.:「在公寓。没淋雨。」
  她顿了顿,视线扫过窗外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的世界,又补充了一句。
  G.:「雨很大。」
  这句近乎废话的陈述,却让对话框顶端的“正在输入…”持续了更长时间。
  夏天见呀:「那就好!我在宿舍,刚才差点想跑去实验室给你送伞,还好室友拦住了我,说你这会儿肯定不在。」后面跟着一个傻笑的小猫表情。
  顾知遥看着那句话,想象着林见夏抱着伞、犹豫着要不要冲进雨里的样子,心头像是被羽毛极轻地挠了一下。一种混合着无奈和细微暖意的情绪,慢慢漾开。
  G.:「不用送。照顾好自己。」
  夏天见呀:「知道啦!你也是!这种天气最适合窝着看小说了,我新借了一本,正好!」
  对话似乎可以到此为止。顾知遥却看着那个代表“阅读”的图标,第一次主动开启了话题。
  G.:「什么书?」
  这次,林见夏的回复快得像是一直在等待。
  夏天见呀:「《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的短篇集,文字特别美,像在做梦一样。你要不要看?我看完可以借你!」
  顾知遥的阅读清单里,从未出现过这类充满想象与诗意的文学作品。她的世界由严谨的定义和确凿的数据构成。但此刻,她却回复:
  G.:「好。」
  夏天见呀:「(小猫转圈.jpg)!那我快点看!」
  窗外的雨声似乎不再那么沉闷扰人,反而成了隔绝外界、独享这一方静谧交流的背景音。顾知遥放下手机,重新将目光投向文献,却发现那些原本晦涩的术语,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攻克了。
  \-\--
  周六下午,天气放晴。顾知遥按照计划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她走到那个熟悉的区域时,脚步不由自主地放缓。斜前方,靠窗的位置,林见夏果然在那里。她低着头,正专注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户,在她垂落的发丝和纤长的睫毛上镀了一层浅金。
  顾知遥没有惊动她,在她斜后方的位置坐下。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到林见夏安静的侧影,和她偶尔因为思考而微微蹙起的眉心。
  时间在书页翻动和笔尖沙沙声中悄然流淌。不知过了多久,林见夏似乎遇到了难题,放下笔,轻轻叹了口气,无意识地转动着手中的笔杆,目光有些放空。
  顾知遥几乎能感受到她那小小的烦恼。她犹豫了一下,从自己的笔记本上撕下一小张便签,用她一贯工整的字迹写下:「遇到问题了?」
  她没有直接开口,也没有走过去,只是将折叠好的便签,趁着起身去书架找书的间隙,极其自然地放在了林见夏摊开的书页旁。
  林见夏先是愣了一下,拿起便签,看到那熟悉的字迹时,眼睛瞬间睁大,随即像受惊的小鹿般猛地转头四顾,很快对上了顾知遥从书架间隙投来的、平静的目光。
  她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一层薄红,像初春的桃花瓣。她拿起笔,在便签下面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然后低下头,耳朵尖都红透了。
  顾知遥走回座位,拿起那张被送回的便签。上面多了几个清秀却略显潦草的字:「嗯…一道古代汉语的题,有点绕。没事,我再想想就好啦~」
  后面那个试图表示轻松的波浪线,带着点欲盖弥彰的可爱。
  顾知遥看着那行字,又看了看林见夏依旧泛红的耳廓,心底某个角落变得异常柔软。她没有再回复,只是重新坐下,继续自己的工作。但一种奇妙的、心照不宣的默契感,如同无形的丝线,连接着这两个相隔不远的座位。
  过了一会儿,林见夏似乎终于解决了难题,轻轻舒了口气,重新开始奋笔疾书。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安静而美好。
  当顾知遥再次从文献中抬头时,发现林见夏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座位上留下一张新的便签,压在她的水杯下。
  她伸手拿起。
  「知遥,我先走啦!室友约我去看社团招新。这本书我看完了,先放你这里哦!记得你答应要看的!——夏」
  便签旁边,是那本《夜晚的潜水艇》。浅蓝色的封面,设计简洁,带着海洋与梦境的气息。
  顾知遥拿起那本书,指尖拂过封面。答应要看。她确实答应了。将书小心地放进自己的帆布包里,她起身离开图书馆。傍晚的风带着雨后的清新,吹拂在脸上。
  她没有直接回实验室或公寓,而是鬼使神差地走向了社团招新的那片广场。远远地,她就看到了林见夏。她站在一个手工艺社团的摊位前,手里拿着一个刚刚做好的、歪歪扭扭的编织手绳,正兴奋地跟身边的室友展示着,笑容灿烂得如同雨后的第一缕阳光。
  顾知遥停下脚步,站在一棵香樟树的阴影里,静静地看着。林见夏身上那种蓬勃的、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的生命力,像一道光,吸引着她,也照见她自己世界里的某种沉寂。
  她看到林见夏和室友说笑着离开,走向下一个摊位,那个小小的、并不完美的手绳在她腕间晃动着。
  顾知遥低头,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本《夜晚的潜水艇》。书不厚,拿在手里却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这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邀请,一个通往林见夏内心世界的、温柔的通行证。
  她知道自己不擅长表达,情感于她而言,是一道复杂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但林见夏正用一种极其耐心又极其自然的方式,在她心门外,一寸寸地丈量,一点点地靠近,留下清晰又温暖的刻度。
  回到公寓,顾知遥没有立刻开始工作。她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那本书。第一篇就是《夜晚的潜水艇》。文字果然如林见夏所说,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诗意的质感,描绘着一个与现实若即若离的梦幻世界。
  这并非她习惯的阅读领域,但读着读着,她却奇异地沉浸了进去。仿佛透过这些文字,她能触摸到林见夏所感知到的、那个同样美好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窗外的夜色渐浓。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书页,也笼罩着顾知遥沉静的侧脸。她读得很慢,很认真,像是在解读一份重要的密码。而这份密码的源头,正是不远处宿舍楼里,那个或许同样在期待着她读后感的、像月光一样温柔皎洁的女孩。
  心的靠近,有时并非需要言语的宣誓。可能只是一场雨夜的问候,一张无声的便签,一本传递的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碎片,正一点点累积,堆叠成通往彼此内心的、无声的桥梁。顾知遥站在桥的这端,能清晰地看到对岸的光,感受到那份吸引。只是,迈出第一步,需要克服的,是内心深处对未知、对失控、对可能失去的,根深蒂固的恐惧。
  桥梁已然架设,月光温柔指引。下一步,是继续凝视,还是抬步向前?答案,藏在下一页即将翻开的书页里,也藏在她每一次因“林见夏”这个名字而加速的心跳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