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阿瞒献刀 ...
-
那天晚上的月亮很圆,天空很蓝,蓝得像民谣一样深不可测。
董卓打了个呵欠,拉着貂禅的手说:老夫终于明白这首民谣的意思了。千里草,何青青。其实是谐音,说的是不远千里找一个叫何青青的女子。
貂禅撇了撇樱桃小嘴,问道:你刷牙了吗?
董卓愣了一下说我吃过饭了。
貂禅又皱了皱眉说,你洗脚了吗?
董卓说我都洗了七次了。
貂禅展颜一笑,好啊,那么我们就可以……
董卓连忙说,好啊好啊。
貂禅也拉着董卓的手说,走吧,我们去花园里看流星。
流星?你有没有搞错?我还以为可以……董卓吃惊地看着貂禅。
是啊,人家要看流星,你陪陪人家嘛。貂禅摇着董卓的大胖手,撒娇地说。
当时人们都说貂禅的美貌能够闭月,就是说她夜晚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月全食。至于能不能引发流星雨,已经难以考证了。
就在董卓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和貂禅看流星花园的时候,王允正以过生日为名,在家里召开一次秘密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挖出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大蛀虫:董卓。
王老头讲话的时候,没几个人认真听,类似的会议开了无数次了,类似的话也听了N次了。终于论到自由发言了,会场气氛立刻热烈了起来。
一个帅得不能再帅的帅哥当先站了起来:大家都别愁眉苦脸的了,我有个好主意,我们杀了他!
哎呀,妙计啊!众人茅塞顿开,拨云见日,喜出望外。
可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头叹了口气说,怎么杀他呢?
众人又抱头托腮,苦苦思索。
又是那帅哥站起来说,我们暗杀他!
啊,不愧是帅哥!妙计啊!……
又是那老头说,那么派谁去呢?
众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王允率先打破了场上的沉寂,有力地一挥手说:还是老规矩,谁出的主意谁去!
那帅哥一听,顿时嚎啕大哭起来:我上有八十岁的老娘身边有八十多个美女,饶命啊,我不想去死啊!
众人顿时心有戚戚然,纷纷抱头痛哭。
忽听一人笑道:这么重要的会议倒变成比赛谁的哭声大了,眼泪可以淹死董卓吗?
众人找了半天,却没发现是谁在说话。王允虽然老眼昏花,但还是根据声音判断,是那个矮个子的骁骑校尉曹操说的。
于是和蔼地问道:曹老弟,你有什么好办法?
曹操越众而出:办法是现成的,只要您老献出一样东西。
王允一听大惊失色:老夫把貂禅都献出去了,还要我献啥?
曹操说,您老不是有柄七宝刀吗?交给我,我以献刀为名去干掉董卓。
王允一听连忙说此计甚好,众人止住哭声,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曹操。
曹操带着七宝刀去找董卓的路上,心里并没有多少慷慨赴死的悲壮。
他在默念着一句话:只要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去采取行动,就会成为传奇人物。
这是那年夏天,曹操的座右铭。这句话经常在他的心头出现,甚至几乎治好了他的头痛。
头痛的古称叫头风,古书上说曹操苦于头风,每到发作的时候,心乱目眩。
明媚的阳光使他想起了自己忧郁的童年,可以说,曹操小时候是个忧郁的不良少年,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理医生的重点服务对象。
正是由于曹操的忧郁,什么事都不跟别人说,什么都瞒着别人,所以有了“阿瞒”的小名。
其实曹操是个矛盾体,对现实有很多的不满,尤其是他叔父。
他的叔父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讲曹操的“劣迹”,曹操非常讨厌这个叔父,但是他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
一天下午,应该是起秋风的时候,曹操领着一帮朋党练完枪棒往家走,对面碰上了叔父。
曹操主动上前,正要行礼,突然嘴歪向了右边,口水沿着嘴角向下直淌,右眼眯着,睁不开,左侧的脸拉得老长,肌肉直颤,头□□着,面孔朝着右面,这个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瘫。
叔父见状大吃一惊,忙问何事,曹操说:刚才还好好的,一见面才突然这样的,大概是吹了冷风了。
叔父就赶着回家去告诉他的父亲,曹嵩也吃了一惊,急忙把曹操传过来,一见面,奇怪了,曹操面色如常,根本没有一丝“中风”的模样。
曹嵩就说了:你叔叔说你刚才面孔吹了阴风,口眼都歪了,你怎么回事?
曹操很有礼貌地回父亲的话:我根本没有事,我想,大概是我不讨叔叔的喜,所以他看我总觉得我口眼歪斜,对他不敬吧。父亲,如果叔叔真的对我有什么想法,可以当面对我说。
曹嵩深以为然,此后对弟弟的话就不再相信了。
曹操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如此的老谋深算,确实让人吃惊。反正从此以后,曹操就更加放肆了。
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很时髦的话说,他也可以算是半个愤青,也就半个而已,因为在十三岁之前不是很正宗的。
曹操在十三岁以前是没有朋友的,原因很简单,他太聪明了,而且又是个外地人,没有户口的寄读生。
他每天除了在阁楼里看书写写画画之外,便是趴在窗户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看腻了那些无聊的面孔后,就开始揣度着他们的心理,有时想着想着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他在等待,等待一个乱世的来临,像一只潜伏的雄鹰,又或者他什么都不等,只想平平淡淡的度日。
曹操之所以客串去做刺客,是因为他不想再等待下去了。他已经三十几岁了,距离战败叔父的得意之举已有十几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董卓进京入宫的最初动机听起来很荒唐,就是要睡龙床,玩宫女。文有李儒,武有吕布,他就是玩。倒有点乡下人进城的味道。后来居然和吕布争起女人来了,就是这个原因。玩物丧志,他,是玩物丧命。
不过此刻,他还悠然自得地坐在龙床上,听到曹操来,非常高兴。
在董卓内心,他最欣赏的人就是曹操,为什么?讲不确切。只觉得和自己最相似,曹操是通脱,董卓是放肆。
曹操也看得出来,他善于倾听,是个很好的谈话对象,所以能够和董卓在一起很随便地聊天。
董卓的力气很大,举重的手臂,相扑的身材。
曹操等了半天也没机会,脸上还要笑嘻嘻,嘴里要说着好话。
曹操就觉得头脑里面嘣嘣乱跳,头顶随着节奏隐隐作痛了。因为,吕布马上要来了。
董卓太胖,坐不住了,径自躺了下来,曹操见状,心要跳到舌尖上了,头也痛得更厉害了。
他一拔刀,董卓却马上就看见了。
这张龙床,镶着铜镜,本是皇帝老儿玩女人的时候“现场直播”用的,不料却救了董卓一命。
董卓问:孟德啊,我看见镜子里闪过一道奇异的光芒,是不是你拿出了什么宝贝啊?
曹操连忙跪下,这一跪,头不痛了:禀太师,这里有把宝刀,有些异征,特来献于恩相。
董卓已半坐了起来,一听是一把刀,又睡了下去:放下吧,唉,刀有什么用,我有奉先的方天画戟,谁敢放屁。
这时候正好吕布来了,作为一个高手中的高手,他立刻感到了屋子里有一股杀气。
董卓却叫吕布赏了一匹西凉的好马给曹操:打听打听,有什么好东西给我搞点来,他妈的,那个貂禅天天缠着我研究园林、天文,不做个知识型的领导干部不行啊。
曹操头痛得厉害,又知道在吕布面前,一点得手的机会都没有。
刀光一闪,又回到鞘中。
献上宝刀,骑着董卓赏的马,孤身落逃。
这是曹操平生第一次做杀手,没出手就丢了刀,也不能去王允那复命了。他要抓紧时间去发动群众、组织部队。
曹操一逃,董卓和吕布一研究,明白了献刀的意图。
董卓就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抓到活的,赏千金,封万户侯,授予“特殊贡献奖”。
下面一段书就是京剧中颇有年代的《捉放曹》,陈宫有几句西皮慢板:
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我先前只望他宽宏量大,却原来是一个无义的冤家。
这陈宫后来跟了吕布,吕布比曹操更加的量狭无常,才有白门楼的下场。可见这出戏的不实,我下面还有交代。
那么,曹操说了什么话,才使陈宫又悔又怕呢?就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逃亡路上的曹操还没有意识到头痛的危害,也没有想到要请华佗来诊上一诊。他有两个办法,一是睡觉。二是烫脚。
非器质性头痛通过睡眠可以缓解,而烫脚疗法应该是曹操的首创和专利。
现在每个城市的泡脚屋多如牛毛,他们也许都不知道要向曹操申请专利,也不知道泡脚最早的作用是治疗头痛。
这天晚上曹操睡不着觉,所以只得泡脚,水很烫,曹操嘴里欷嚯欷嚯地乱叫,这一烫一叫,头痛就慢慢开始缓解了。
水一烫,脚上的毛细血管就会充分扩张,血液就会向下肢更快地流去,回心血量减少,大脑的血管压力就会减轻,头痛得以缓解。而喊叫可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日本每年都举行大叫比赛,分贝最高者为冠军,说明日本头痛的人多。
此项专利也应向曹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