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铜铃声(2) ...

  •   辰时的曦光透过灵修院的雕花窗,在砚羽练灵的青石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正按照清砚长老的指点,练习水灵“穿石”的法门。指尖凝聚的水线已不再是初学时的松散,而是细如发丝,却带着韧不可摧的力道。

      “对准石缝,让灵息顺着石头的脉络走。”

      清砚长老的声音从旁传来,他正用指尖引着一道水流,在对面的石壁上画出细密的纹路,

      “石头看似坚硬,实则内里藏着无数细孔,那便是水灵的通路。”

      砚羽深吸一口气,将灵息沉至丹田,再顺着经脉涌向指尖。

      她盯着眼前那块青石的裂缝,水线如一道银芒射出,精准地钻入石缝。

      起初,水线像是撞上了无形的屏障,微微震颤;但她没有急着加力,而是按照长老所教,让水线化作无数更细微的水丝,顺着石缝里的纹路蔓延。

      不过片刻,只听“嗤”的一声轻响,水线竟从青石的另一面穿出,带着几点石屑落在地上。

      “成了!”

      砚羽眼底闪过喜色,收回手时,指尖的水线还在微微跳动,像是在为她庆贺。

      清砚长老捋了捋长须,眼中带着赞许:“不错,已摸到‘透’的门道。”

      话音刚落,一道带着草木清气的身影从药圃方向走来,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绿光,所过之处,石板缝隙里竟钻出几株嫩草。

      “清砚兄,这便是炎帝说的那孩子?”

      来人声音温和,身着青灰色布衣,袖口沾着些许草叶,正是木系的苍禾长老。他目光落在砚羽身上,带着几分好奇的打量。

      清砚长老侧身介绍:“小羽,这位是苍禾长老,擅木灵之术。”

      砚羽连忙躬身行礼:“见过苍禾长老。”

      苍禾长老笑着摆手,将手中竹篮往前递了递,里面盛着叶片莹润的灵草:“不必多礼。我刚在药圃听闻有新弟子练水灵颇有悟性,想来便是你了。正好今日我也要教你木灵基础,随我来吧。”

      砚羽跟着苍禾长老来到灵修院后的药圃,这里种满了各色灵植,有的叶片会发光,有的花朵能吐雾。

      微风拂过,成片的灵草轻轻摇曳,像是在无声地欢迎她的到来。

      “木灵与生灵最是亲近。”

      苍禾长老摘下一片香叶,递到砚羽面前,

      “你先闭上眼睛,用灵息去感受它的生机——每株灵植都有自己的‘呼吸’,就像人的心跳,快慢强弱各有不同。”

      砚羽依言闭上眼,将灵息探向那片香叶。

      起初,她只闻到淡淡的清香;但随着灵息渐渐放柔,竟真的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律动,像婴儿的呼吸般轻柔,带着蓬勃的生长之力。

      “这是‘醒神草’,能安抚躁动的灵息。”

      苍禾长老的声音温和,

      “你试着用木灵息与它呼应,就像跟朋友打招呼。”

      砚羽凝神,引动灵质空间里的木灵。

      那些翠绿色的光点顺着她的指尖涌出,轻轻落在香叶上。

      奇妙的是,那香叶竟微微颤动起来,边缘泛起更鲜亮的绿意,连周围的空气都清新了几分。

      “果然有天赋。”

      苍禾长老笑道,

      “木灵不重强攻,重的是感应与共生。你待它们如友,它们便会为你所用。明日带你来学催生之术,让你看看一粒种子如何在木灵息中破土而出。”

      苍禾长老见砚羽已能感受到醒神草的呼吸,便从药圃角落搬来一张矮木桌,桌上摆着三个陶盆,分别栽着刚冒芽的青禾、结着细小花苞的铃兰,还有一盆叶片边缘带着锯齿的墨叶草。

      “方才你触到了醒神草的生机,现在试着‘听’它们的需求。”

      长老指着青禾苗,

      “这青禾喜润,却怕涝。你用灵息探进土里,若感觉到土下三分处发涩,就引些水汽裹着木灵送过去——记住,要像春雨渗土,别一股脑灌。”

      砚羽蹲下身,指尖轻触青禾旁的泥土,灵息缓缓沉入。

      果然,土下三寸处的灵力带着几分干硬,青禾的根须在那里蜷着,像渴极了却不敢伸手的孩子。

      她凝神调动周围的水汽,让它们凝成细密的水丝,再裹上一层淡淡的木灵息,顺着灵息的轨迹慢慢渗下去。

      不过片刻,青禾的嫩芽便微微挺直,叶尖上还凝出了一点晶莹的露珠。

      “很好。”

      长老又指向铃兰,

      “这铃兰憋着股劲要开花,却缺了点‘舒展’的气。你用木灵息顺着花茎往上捋,到花苞处就打个小圈,像替它松松筋骨——别太急,它害羞。”

      砚羽依言将灵息探向铃兰的花茎,能感觉到里面有股跃动的力量被紧紧裹着。

      她放缓灵息,像用指尖轻轻抚摸般顺着花茎游走,到了花苞处,灵息便柔和地打了个旋。

      一开始花苞没动静,过了一会儿,竟真的微微胀开些,露出一点点乳白的花瓣尖,像是偷偷探了个脑袋。

      最后是那盆墨叶草,叶片看着精神,根须却有些发蔫。

      长老说:“这墨叶草性子倔,受了点伤就憋着气。你用木灵息在它根须旁转三圈,每圈都留一丝暖意——就像跟它说‘没事了’。”

      砚羽照做时,灵息刚触到根须,就感觉到一股抗拒的力道。

      她没退缩,只是让灵息保持着温和的暖意,一圈圈慢慢转着。

      转第三圈时,那股抗拒渐渐松了,墨叶草的根须轻轻晃了晃,像是舒了口气,叶片也亮堂了些。

      “木灵的感应,从来不只是‘懂’,更是‘应’。”

      长老在旁看着,

      “它们不会说话,却会用叶片的卷舒、根须的动静告诉你想要什么。你今日能顺着它们的性子回应,这‘通感’的门,算是真的摸着了。”

      日头已斜斜挂在西天,药圃里的灵植被染上层暖融融的金边。

      砚羽指尖的木灵息带着午后草木晒透的清香,灵质空间里的翠色光点也更沉稳了些,像一群在暖阳里打滚后渐渐安静下来的孩子,透着满足的光晕。

      傍晚时分,砚羽准备前往雷系练灵场,远远便听见沉闷的雷声,伴着金石交击般的脆响。

      走近了才见场中央站着位红衣老者,周身紫电缭绕,每挥一拳,空中便炸起一团电光,正是雷系的震川长老。

      “你便是砚羽?”

      震川长老收拳转身,紫电在他掌心骤然敛去,目光如惊雷般落在砚羽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砚羽想起炎帝提起过这位长老性子刚直,连忙上前行礼:“弟子砚羽,见过震川长老。”

      “炎帝说你能容万灵,”

      震川长老眉头微挑,指了指场边的青石,

      “雷灵最烈,先试试引动它。能在这石头上留下道电痕,便算入了门。”

      砚羽试着引动灵质空间里那团怯懦的雷灵,却发现它们比火灵更难驯服,刚一现身就想四处乱窜。

      她想起炎帝教她凝练火灵时的法子,用灵息温柔地裹住雷灵,像安抚受惊的小动物。

      渐渐地,那些紫色的光点不再躁动,在她掌心聚成一小团电光。

      “不错,能稳住雷灵已是难得。”

      震川长老难得夸了一句,

      “记住,对雷灵要刚柔并济——既要有压制它的决心,也要有容纳它的胸怀。”

      震川长老指了指场边立着的九根玄铁柱,柱身布满细密的凹痕,显然是常年被雷电击中留下的痕迹。

      “雷灵最忌拖泥带水,引则必发,发则必中。”

      他说着扬手一劈,一道紫电如长鞭甩向最左侧的铁柱,“啪”的一声脆响,柱身当即燎起一缕青烟,焦黑的痕迹恰是个规整的“雷”字。

      “你先学‘定雷’。”

      震川长老从怀中摸出块巴掌大的雷纹石,石面上嵌着几粒会发光的晶簇,

      “握住它,用灵息裹住石中雷晶的躁动。什么时候这石头在你手里像块寻常顽石,再谈下一步。”

      砚羽双手接过雷纹石,刚握住就觉一股麻痒顺着掌心窜上手臂,石中的雷晶像活物般乱撞,震得她指尖发颤。

      她想起震川长老“刚柔并济”的话,忙将灵息凝成薄茧,紧紧裹住那些乱窜的雷灵——既不用蛮力压制,也不任其冲撞,像用棉絮裹住跳跃的火星。

      起初雷晶反抗得更烈,石面泛起的紫光忽明忽暗,砚羽的额角很快渗出汗珠。

      但她没有松劲,灵息茧随着雷灵的节奏微微起伏,像浪涛托着孤舟。

      约莫半个时辰后,雷纹石的震颤渐渐变缓,紫光也收敛成柔和的淡紫,握在手里竟真有了几分温润感。

      “还算稳得住。”

      震川长老接过雷纹石,屈指在柱上叩了叩,

      “看好了,雷灵要走‘锐’道——从指尖迸出时,得像锥子般聚在一点,哪怕只有发丝粗细,也能劈开千斤铁石。”

      他指尖凝出细如牛毛的电光,轻轻一点,玄铁柱竟像被利刃划过,一道深痕顺着柱身蔓延而下。

      “你试试,就瞄准柱上最浅的凹痕。”

      砚羽依言引动灵息,让雷灵在指尖凝成细光。可刚要射出,那光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歪向一旁,在柱上擦出点火星便散了。

      “力道散了。”

      震川长老皱眉,

      “雷灵认‘意’不认‘力’,你心里要先有‘必中’的念头,灵息才会跟着你的心意走。”

      砚羽深吸一口气,盯着柱上的凹痕,在心里默念“必中”。

      这一次,指尖的雷光虽仍有些晃动,却稳稳落在了凹痕上,爆出细小的火花。

      “嗯,有点意思了。”

      震川长老嘴角微扬,

      “今日就练到这,明日再来——什么时候能让雷光在凹痕里钻半寸深,我便教你‘雷步’。”

      离场时,砚羽只觉指尖还残留着麻痒感,灵质空间里的雷灵却比来时活跃了许多,像群被顺了毛的小兽,正围着她的灵息打转。

      一日课程结束,砚羽只觉浑身灵息都在雀跃。

      火的炽烈、水的柔韧、木的生机、雷的刚猛……这些原本零散的力量,在她的灵质空间里渐渐找到各自的位置,像北斗七星般,虽各有轨迹,却又相互呼应。

      炎帝在院门口等她,手里提着的食盒里,除了麦饼,还多了几颗饱满的灵果。

      “看你气色,今日收获不小。”

      炎帝笑着递过食盒,

      “灵修院的长老们都说,你是块璞玉。”

      砚羽咬了口灵果,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师父,我好像有点明白‘容纳万灵’的意思了——不是让它们互相妥协,而是让每种力量都能在合适的地方发光。”

      炎帝眼中闪过欣慰:“正是这个道理。就像这天地,有日升月落,有风雨雷电,才成其为天地。你的灵质空间,便是你的小天地,如何让这片天地欣欣向荣,全看你如何调和。”

      归途上,砚羽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觉得那绚烂的色彩,像极了她灵质空间里流转的灵光。

      她攥了攥掌心的调灵佩,能感觉到里面蕴含的力量越来越强,而她离那个找回小米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夜风拂过灵修院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一次,砚羽听出了万灵和谐的韵律,像一首正在谱写的成长之歌,每一个音符,都藏着无限的可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铜铃声(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