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磨合 ...
-
签约ELA后的第二天,沈别书和陆言歌就正式搬进了俱乐部基地。
手续办得异常顺利,奶茶店的老板虽然惋惜,但也理解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决心,爽快地结了工资。
基地的生活区同样舒适,每人一个单间,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配备独立卫浴。
时归知热情地帮他们搬行李,许易则在旁边叽叽喳喳地介绍基地的各种设施,比如哪个牌子的泡面最好吃,哪个角落的WiFi信号最强。
安顿好的当天下午,路真教练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时间,直接宣布:“半小时后,训练室集合,进行第一次团队合练。”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训练室里,四台顶配电脑已经准备就绪。
沈别书坐在指挥位,左边是时归知,右边是陆言歌,许易则坐在他斜后方。
戴上熟悉的耳机,调试着崭新的外设,沈别书深吸一口气,试图找回当年坐在比赛席上的感觉。
但身边陌生的队友气息,还是让他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路真教练和经理徐晚坐在后面的观察区,面前也有显示屏,可以同步看到四人的第一视角和游戏画面。
“第一场,自定义房间,对手是二队青训队员,目标:熟悉彼此的基本打法和沟通习惯,Wish,由你指挥。”路真教练的声音透过内部语音传来,平静无波。
游戏开始,航线横跨地图中心。
沈别书标记了点位:“跳P城,抢中心楼,快速搜刮,注意落点敌人。”
“收到!”许易第一个响应,声音里充满干劲。
“嗯。”时归知懒洋洋地应了一声,但操作丝毫不慢,精准地朝着目标点落去。
陆言歌则习惯性地沉默,专注于观察周围空中伞花的情况。
初期搜刮还算顺利,四人迅速武装起来。
但第一次接战,问题就暴露无遗。
沈别书通过听声辨位,报点:“东南方向,一楼脚步,两个。”
时归知立刻道:“我拉过去清!”话音未落,他操控的角色就已经如同脱缰野马般冲了出去,身法花哨,枪法刚猛,瞬间击倒一人。
“漂亮Time!”许易欢呼。
但沈别书却皱起了眉头。
时归知的个人能力确实极强,但这种不顾队形、脱离指挥视野的激进打法,风险极高。
果然,另一名敌人从侧面拉出枪线,时归知虽然反应极快地反打,但血量已残,差点被补掉,幸亏陆言歌及时一枪狙倒对方。
“Time,注意位置,不要脱节。”沈别书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冷静但带着一丝提醒。
时归知正在打药,闻言撇了撇嘴:“知道了,刚才机会好,忍不住。”语气里带着点不以为意。
沈别书没再说什么,但气氛微微有些凝滞。
接下来的转移过程中,沈别书根据圈型做出了稳健的决策,选择绕圈边进圈,避免早期不必要的交战。
“太慢了吧,Wish?”时归知看着地图上缓慢移动的标记,忍不住开口,“这个圈形,抢中心点打靶不是更爽?绕边浪费时间,还可能被卡。”
沈别书解释:“我们磨合不够,中心点压力大,容易减员,绕边更稳妥,寻找机会。”
“稳妥……”时归知小声嘀咕了一句,没再反驳,但操作明显带上了点焦躁。
陆言歌忍不住在队伍频道里说:“Time,听指挥。”
许易也弱弱地附和:“对啊Time哥,Wish神经验丰富……”
时归知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比赛继续进行,虽然凭借个人能力也拿到了几个人头,但整体的协同性很差。
时归知总想前压找人打架,沈别书则倾向于收集信息、寻找更安全的进圈路线。
陆言歌的狙击很多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输出环境,因为阵型时常脱节。
许易则像个救火队员,疲于奔命地想要跟上每个人的节奏。
最终,他们在决赛圈因为配合失误,被一支配合默契的队伍轻松团灭。
屏幕上出现“排名第三”的字样。
训练室里一片沉默。
就连最活泼的许易,也耷拉着脑袋不说话。
个人数据上,时归知的击杀数最高,但伤害转化率并不理想。
沈别书的指挥数据看起来保守,但决策评分不低。
陆言歌的输出环境受限,许易的治疗和支援数据尚可,但关键救援失败了一次。
“休息五分钟,然后复盘。”路真教练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听不出情绪。
五人(包括教练)围到战术白板前。
路真教练调出刚才比赛的录像,开始一帧一帧地分析。
“这里,”路真指着时归知第一次冲锋的画面,“Time,个人能力突出,但脱离指挥体系。如果Song的狙慢0.5秒,或者对方有第三人架枪,你必倒。倒在这个位置,救援难度极大,会导致团队前期减员。”
时归知抱着胳膊,眉头微蹙,但没反驳。
路真又指向一次转移决策点:“Wish,指挥思路清晰,避战选择正确,但是,你在做出决策后,与团队,特别是与Time的沟通不够充分,你需要让他理解你的意图,而不是简单地命令他跟随。”
沈别书点了点头,承认这一点。
他习惯了以前和陈超赢、陆言歌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确实忽略了新队友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Song,”路真看向陆言歌,“你过于依赖Wish的指挥和信息,自身的信息收集和主动报点不足。作为狙击手,你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陆言歌认真记下。
“Rain,”路真最后看向许易,“你的积极性很好,但思路不清,时刻记住你的首要职责是保证团队存活,而不是盲目跟着突击手冲锋。刚才那次救援失败,是因为你走位过于冒进。”
许易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我看Time哥冲了,就想跟上去帮忙……”
第一场复盘下来,问题远比想象的多。
每个人的打法都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像是四把锋利但形状各异的兵器,还没能熔铸成一体。
接下来的几场训练赛,情况并没有立刻好转。
时归知试图控制自己的激进,但偶尔还是会下意识地前压。
沈别书努力加强沟通,但有时面对时归知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是会感到措手不及。
陆言歌和许易也在努力适应新的团队节奏。
挫败感在累积。
又一局因为配合失误早早出局后,时归知猛地摘下耳机,语气有些冲:“这么打太憋屈了!我的风格就是找机会打开突破口,一味求稳怎么打出优势?”
沈别书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知道时归知说得有道理,过于保守确实会丧失主动权,但他更清楚,没有纪律性的激进等于自杀。
陆言歌打圆场:“慢慢来嘛,才第一天。”
许易也赶紧点头:“对啊对啊,我们已经比刚开始好一点了!”
“好一点?”时归知嗤笑,“这种程度,别说打职业了,打高端路人局都够呛!”
训练室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一直沉默观察的路真教练终于再次开口:“今天的训练就到这里。”
四人一愣,这才发现外面天已经黑了。
路真教练看着眼前四个神色各异的年轻人,语气依旧平稳:“矛盾暴露出来是好事,Wish,你的稳健是团队的基石,但需要学会引导和利用Time的锐气,而不是压制它,Time,你的冲击力是破局的关键,但必须建立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信任你的指挥和队友。”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人:“记住,你们是一个团队,不是四个个人能力突出的玩家凑在一起就能赢,磨合的过程必然痛苦,会有分歧,会有摩擦,但要想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这是必须经历的。”
“现在,去吃饭。晚上自由活动,放松一下脑子,明天继续。”
教练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时归知的火气,也让沈别书陷入了沉思。
晚餐时,气氛有些沉闷。
连最爱闹的许易都安静地扒着饭。
时归知吃得很快,吃完就一声不吭地回了自己房间。
沈别书慢慢吃着,味同嚼蜡。
他想起以前和陈超赢、齐嘉、陆言歌磨合的时候,似乎也经历过类似的阵痛,但那时候,有陈超赢温柔的调解,有齐嘉像小太阳一样活跃气氛……而现在,他是队长,是指挥,他必须承担起引领团队的责任。
饭后,沈别书没有回房间,而是独自走到了基地的天台上。
夜风微凉,吹散了些许烦闷。
城市璀璨的灯火在远处铺开,像一片星辰大海。
过了一会儿,身后传来脚步声。
沈别书没有回头,听脚步就知道是时归知。
时归知走到他旁边,靠在栏杆上,手里拿着两罐冰可乐,递了一罐给沈别书。
“谢了。”沈别书接过,打开,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醒。
“喂,”时归知看着远处的灯火,声音有些闷,“我是不是……太急了?”
沈别书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这个张扬得像个小炮仗似的少年,竟然会主动示弱?
“有点。”沈别书实话实说,“但你的想法没错,进攻确实能创造机会。”
时归知转过头,眼睛在夜色里显得很亮:“那你说怎么办?我觉得你的指挥太稳了,稳得让人……提不起劲。”
沈别书思考了一下,说:“我的稳,是为了保证团队的下限,你的猛,是为了拔高团队的上限,我们需要的不是谁服从谁,而是找到那个平衡点。”
他顿了顿,继续道:“比如,下次你想前压的时候,可以提前告诉我你的目标和大概路线,我来评估风险,并让Song和Rain给你提供必要的支援。而不是突然行动,让大家措手不及。”
时归知认真听着,若有所思,他喝了一大口可乐,冰得龇了龇牙:“行,我试试,但是你也得答应我,有机会的时候,别太犹豫,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
沈别书看着时归知眼中毫不掩饰的信任和期待,心中微微一动。他点了点头:“好。”
两人在天台上吹着风,喝着可乐,没有再多说什么,但那种针锋相对的感觉,似乎消散了不少。
回到训练室,沈别书打开电脑,调出了今天训练赛的录像,特别是时归知几次精彩操作和冒进失误的片段,仔细研究起来。
过了一会儿,时归知也溜达了进来,默默地坐在他旁边,一起看着屏幕。
陆言歌和许易路过训练室,看到里面的灯光和两个并肩而坐的身影,互相看了一眼,会心一笑。
磨合期的火花虽然刺眼,但也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至少,他们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地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