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绍兴十一年 ...

  •   绍兴十一年,邓州。

      去年时,为了避免宋与金再征战不休、刀戟相向。宋高宗赵构和秦桧怕在收复关中六州之时,有碍宋金议和,便以论功名赏为事,将诸多大将召回京城,褪下其官职,时任枢密使。

      同时,秦桧又暗中拉拢张俊、打击韩世忠、岳飞等身怀赤胆忠心的将领,甚至不惜用卑劣手段,冤假错案并肩而行。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天地日夜渐寒,偶尔还会下纷纷大雪。

      她和魏良臣算是熟识。

      朝廷派魏良臣前去金国谋求议和,路过邓州时,魏良臣不妨前去邓州州府内,和她对见一面。

      行色匆匆,她也令厨房安排了膳食。吃饱喝足后,便是茶余饭后的闲谈了。

      「明日须得和金贼和议。」魏良臣看着盘中的残羹剩饭,转移话锋,又道,「下次让厨房做少点儿。」

      她喝了口热茶,道:「宋金一战,整整打了十年之久了……京城附近的州府不知道,至少身为边境州府现在的财政税收真是一日不如一日。今日这些饭,费了州府不少经费口粮,恐怕又得饿几日了。」

      「其实从某一方面来看,介甫的改革变法是对的。」魏良臣淡淡道,「现如今宋迁都南下,倒是对太祖的东西找用不误。只是这宋廷恐怕已经愚蠢到不知『制度』一事,要与时俱进。」

      她默声,思索良久,欲要张口,却把一肚子的话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便改口道:「亏这里是邓州,不是天子脚下。不然你是忠是奸,别说是我了,就连高宗也无法定夺。」

      魏良臣歪头,目光有些涣散,看来是有些疲惫了。

      「我是忠是奸……」魏良臣揉皱着眉头。灯火葳蕤,他的脸色乍明乍暗,抿着唇半天不语。

      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奸在魏良臣确实有卖国求和的嫌疑,忠在魏良臣只是在救国报国的路上,采取了更加智慧、缓和的策略。(这也奠定了南宋中兴的基础。)

      他站起身,撩起袍袂,踱步走到庭院。几时雪花纷飞,寒风凛冽,夜色暗涌。

      魏良臣的声音揉杂在风中,倒是分外清晰,一字一句地顺着风势,吹进了她的耳畔里。

      「我的得与失、功与过都刻在了青史之上,至于是忠是奸——或许我并不晓得,但后人自有凭说。」魏良臣说罢,对她摆摆手,道,「此番过后,究竟是福是祸,依然是一团疑云。你不如明日前去榷场买点好玩意儿,搏一搏自己的乐趣。这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不枉此生。」

      她怔愣在了原地,攥紧了垂下来的衣袖。似乎这样,就可以抵御寒流的入侵。

      「你这一生,不能一直活在战乱之中。」魏良臣对她轻柔地说,「邓州也许会短暂离开,宋廷也许会继续远走,但榷场不会。永远不会。」

      ni是日夜深,灯油俱灭。她睡意不深,伏在窗前,一遍又一遍思虑着魏良臣的话。

      然权衡取舍,是非失得。
      葬身于青史,流离失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