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中国分类 ...

  •   中国分类

      当宅文化流传到中国之后,与其原本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宅人”都算御宅——尽管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宅”已经慢慢演变成一种文化,就像所有的文化都有各自的派系特点一样,宅文化也分成主要的几大类。下面简单说明一下宅文化在中国所衍生出的各种不同种类的宅类型。
      纯宅
      俗称家里蹲,在除工作、必要购物、旅行以及其他必要的出门以外,平日不喜欢外出,也很少串门,多半有狂热的特殊爱好却与ACG没有多大关联的人群,当中很多人对人多的地方具有抵触心理。
      虚无宅
      这是很容易同“纯宅”混淆的类型,虚无宅的主要特点是:不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也没什么朋友,整天浑浑噩噩不愿出门,不了解社会甚至不了解自己。虚无宅没有太多的上进心,看起来对什么都感兴趣,实际上什么都没兴趣。虚无宅同纯宅的区别在于:纯宅多半是有工作、有固定爱好、生活态度较为正面的人群,而虚无宅往往与之相反,大多都是由大学刚毕业的啃老族组成。这一类型的宅通常也被叫做“尼特族”。
      二次元宅
      二次元宅是指对二次元世界(也就是常说的“二维平面世界”,如动画片、电影、漫画、摄影、小说等等)抱有狂热爱好的宅类型,由于其对自身爱好的狂热性而导致忽略了现实中的人或事,由于在中国并不是人人都了解二次元世界的内涵,甚至是相地当排斥,所以这类人群时常被当作怪人对待。
      萌宅(ACG宅)
      萌宅可以算所是由“二次元宅”派生出的亚种。萌宅的起源要归于“萌文化”(详情请参看“宅文化”词条)的崛起。萌宅的诞生通常是由于对萌文化的喜爱而导致的,萌宅是目前最常见的宅属性之一,也是最为大众熟知的宅属性。萌宅不一定非要宅在家里,实际上任何能使萌宅者心动的场地都行得通。
      由于萌文化与ACG存在极深的关联性,所以萌宅也被划归为“ACG宅”。
      电脑宅
      电脑宅是指那些对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当精通、平时宁愿呆在电脑前而不愿出门的人群。这类人往往拥有超常的智力和低下的自制力,是一种矛盾的存在。
      技术宅
      电脑宅的引申品种,专指喜欢钻研各种知识和技术因而导致忽略了社交的人群,这些人通常对二次元世界不感兴趣,而一心专注于自己的知识领域。
      技术宅是与“家里蹲”无直接关系的宅类型,他们的领地通常包括:学校、图书馆、公司等地点。是非常特殊的类型。
      当然,也存在着很多其他类型的宅,由于其人数只占很小的部分,因此就不再累牍。
      编辑本段
      最初用法

      上世纪80年代初,御宅一词尚未流行的时候,人们常用“ビョーキ”(即日语病気的谐音)及“二次コン”(二次コンプレックス的缩写,complex,劣等感)来称呼这一类人。
      其中,ビョーキ主要指对动画及同人漫画感兴趣的群体,另外还特别暗指萝莉控一族,常见于当时的各种动画杂志和同人作品中。在动漫题材中则多出现在以低年龄少女为主角的作品中。(不愧为萝莉控)
      首次将御宅用在对人称呼(御宅一词在日语中原本用法相当于贵府的意思)上的是先前提到过的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12月在《漫画ブリッコ》连载的《御宅的研究》。在文中,御宅被用作第二人称来称呼动漫爱好者等,由此发展为了对人用词语。当时社会上对这个词得认知度非常低,正巧出现了两件当时比较引起轰动的事件。一件发生在北海道原野,一名脚上有伤的男子因被一块坠落的铁臂阿童木模型砸中而不幸身亡。还有一件是发生在一周后所谓“宫崎勤事件”,即发生在东京,崎玉等地的连环幼女杀人事件。各大媒体均使用了御宅来指称疑犯宫崎勤。一时间御宅一词给普通民众中间传播开来,当然是非常负面的影响。
      此外,从最初开始,媒体即把御宅一族视为和”竹之子一族”以及”太阳族”同类的群体而进行宣传报道。也因此给普通民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编辑本段
      历史变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