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登月台秘事 ...

  •   青州。
      偌大的楼阁坐落在崇阳县境内的西子湖旁。巍巍而立,俯瞰着这一帘山水。
      就是当初晏太宗遣人修建的。至于是为谁而建,这就不得不提及一段往事了。
      晏太宗是一个痴情种,这份痴情在遇见晏国第一任男皇后岑清许后,展现的淋漓尽致,即使最终未得善果。
      岑清许是崇阳县的县令公子。崇阳县令是一个两袖清风,公正廉明的好官,深受县民们的爱戴。
      而作为县令独子的岑清许也被崇阳县令培养的极为出众,才华横溢,世称明清公子。
      及冠的岑清许熟读五经,六艺俱通,尤其是那张脸,貌若潘安。
      因为其父崇阳县县令和其母长相皆为上乘,能生出岑清许这样相貌的孩子,倒也不奇怪。
      岑清许自小便是温润如玉,待人谦恭有礼。这样的人若是为官,也定是个有作为的。因为深受其父的影响,岑清许选择了仕途。
      当时的岑清许还很年轻,第一次去参加乡试,落榜了,于是便苦心钻研学道,在第二次乡试中得了头名。
      崇阳县也属青州。初春的柳叶旺盛,因为中了头名,岑清许心情不错,便邀了三两好友一同去游湖。
      当时的晏太宗并非嫡长子,按顺序,继承人的身份落不到他头上,于是平日里也不受什么拘束,便养成了喜好游山玩水的性子。
      听人说青州的水景堪称一绝,尤其是崇阳县的西子湖。每至初春,柳叶拂堤,文人墨客三两结伴租上一艘小船,游湖吟诗,好不快哉。
      曾经名动天下的《西子湖七绝》就是文坛大家墨玄子在西子湖上写出来的。
      初次相遇,便是误了半生。
      两艘船擦肩而过。当时的晏太宗一眼便看见了船对面,一身青衣的明清公子。
      后来跟同行的人打听,才知道了姓名,便无端生了几分好奇,下了船便主动前去拜访。
      晏太宗在见到岑清许的时候,便被这人的相貌惊艳了,说了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暗自唾骂自己没出息,也怕再丢人,就匆匆告辞了。
      但告辞之后,晏太宗脑海中浮现的不是那西子湖碧水连天的美景,而是那片淡青色的衣角。
      后来经人引荐,两人结为好友。
      晏太宗在遇见岑清许之前已经游历过了许多山河,而岑清许也恰好对他口中那些美景很是感兴趣,两人一度无话不谈,抵足而眠亦是常事。
      岑清许终归还是走上仕途,甚至成了殿前三甲之一 。
      而晏太宗一直隐瞒着身份,与岑清许相伴。
      岑清许挑灯夜读,他便在一旁守着;岑清许生病了,他比旁人都着急,衣不解带的照顾;岑清许受人刁难,他便悄悄替人出头。
      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岑清许官至三品。
      原本以为就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可原太子却无故薨逝了。
      晏太宗身为嫡次子,便承袭了帝位。
      登基那日,百官朝拜。也是到了这一日,岑清许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至交好友竟是先皇嫡次子,如今的皇帝陛下。
      此后,岑清许仕途一帆风顺,盛宠不衰。有不少人都看的眼红,也就传出了岑清许以身侍君的谣言来。
      岑父不忍心儿子被这般污蔑,传信给岑清许让他回乡娶一门亲。
      晏太宗收到岑清许要告假返乡的折子后,派人去查了一下,知道原委,当天就宣了岑清许入宫。
      第二天就下了封后的旨意。
      连朝臣都震惊了,纷纷上奏,全被晏太宗压了下去。几个老臣觉得晏太宗还年轻,新鲜劲上来了才会下这样的决定,说不定过几个月就反悔了。
      封后的典礼举办的很是低调,很多繁杂的过程都省略了。
      岑清许回乡娶亲的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但回崇阳县探亲还是回了,晏太宗亲自带着岑清许回的,还遣人在崇阳县动工修建登月台。
      当时晏国国库还算充裕,皇帝私库修建一座登月台绰绰有余。
      到底还是有着五六年的情谊。岑清许违抗不了皇命,也看不懂自己的心,依旧和往日那般同晏太宗相伴,只是多了一层皇后身份。
      岑县令虽有苦难言,但也不敢和当今皇帝作对,便放任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岑清许相伴的这两年,晏太宗于政务上多有裨益,只是终究好景不长。
      自从岑清许被封后的后一年。晏太宗对其宠爱依旧不减,宗室的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劝皇帝废后纳妃。可晏太宗并不愿意,痴情皇帝大抵便是如此了。
      岑清许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心有触动的同时又忍不住替晏太宗担忧,于是便自行离去,还编了个谎,说自己有相好的在老家,甚至还伪造了往来的书信。
      晏太宗还真就信了,第二年废了后。
      在晏太宗将要逝世时,还特地让人将岑清许的画像和物品当做随葬物,一同葬入皇陵。
      据野史记载。
      回了老家崇阳县的岑清许一生未娶,最爱做的事便是租一艘画坊,独自一人在西子湖上游玩。
      往往一盏茶,便是一个下午。倚靠在栏上,看着岸边垂柳,他似乎能看到当初那个第一次和自己说话紧张的脸憋红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匆匆跑掉的少年。
      登月台这段旧事是一个帝王对心上面人最清晰的告白,无论这样一段情会不会被世俗所接受,都改变不了这段往事。
      如今,世事变幻,山河变迁,而这座登月台却始终屹立于西子湖边,朝廷也常常派人来修缮,成了崇林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登月台平日里都是向寻常百姓开放的,也曾见证过许多成对的才子佳人,甚至到现在都很少有人知道这登月台的由来。只道若是来游西子湖,定要上这登月台,才不枉来这一趟。
      而一日前来到崇阳县的萧还如今也上了这登月台,据说岑清许酷爱柳树,所以这月台上刻的花纹大多都是垂柳的模样,迎着湖上清风,水天一色。绿波之上,偶有画舫漂过。
      萧还望着湖上的景色,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下属来传信……
      自从萧还知道朝廷派了晏兰亭为钦差来青州,他就暗自派了人在暗中随行。现在那边的人传信过来说,再有几日晏兰亭就要抵达临水县。
      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怀疑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按理来说,晏兰亭出不出事都与自己没关系,甚至如果晏兰亭死了,他要在长公主府找东西还容易些,到时候随便安插几个人,说不定就找到了。
      而且就算找不到也没关系,左右不过被罚几两俸禄。再处理一些安插在暗使司的眼线。
      玄隐皇室对暗使司早就忌惮已久,这次让萧还寻找南将符,不过是为了方便下手罢了。
      想罢,他从胸口的衣襟拿出一块玉佩来。玉的一面雕刻着精致的君子兰花纹,另一面雕刻着兰亭二字。君子如玉,每每动人心弦,软人心肠。
      殿下,若我跟你坦白了一切。你可会接受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