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顾立秋压根不信五岁弟弟能有挣钱的法子,但他疼弟弟,乐意哄着他玩。
“什么办法,快告诉四哥。”
顾丰年趴在他耳边嘀嘀咕咕起来:“四哥,咱们村孩子都喜欢蟋蟀,城里头孩子肯定也喜欢,我们可以抓很多蟋蟀去卖。”
回来的路上,顾丰年就已经盘算好了。
他认定自己喜欢的,别人肯定也喜欢。
“蟋蟀不要钱,你帮我编一些小笼子装,待会儿我去求娘,让她明日进城带上我。”
“一个蟋蟀一文钱,十个就是十文钱,一百个就是一百文,好多好多钱。”
顾立秋心底叹气,不忍心打破弟弟的幻想。
这季节蟋蟀到处都是,谁家舍得花钱买。
“四哥,你说我这个主意好不好,你会帮我编小笼子吧?”
顾丰年眼睛亮晶晶,忽闪忽闪盯着自家四哥看,看得他心软说不出拒绝的话。
“你想玩的话,四哥帮你编小笼子。”
反正长溪村到处都是草和竹子,编装蟋蟀的小笼子不要钱。
“太好了,四哥,等我挣了钱分你一半,这叫入伙。”顾丰年摇头晃脑道。
顾立秋无奈的笑了。
顾丰年已经转身跑向姐姐,邀请她一起去抓蟋蟀。
“我得帮娘做饭,你喊大山几个去吧。”顾丰收不喜欢虫子,找借口不乐意去。
她口中大山是顾大哥家老大。
顾大哥大嫂生了两儿一女,老大跟龙凤胎一年生,一个年头一个年尾。
老二也已经三岁,正是活蹦乱跳的时候,女儿牡丹才一岁,刚能走路。
顾老二家也有一儿一女,也是先生了儿子取名大河,跟顾小山一样三岁,两人只差了一个月。
女儿取名顾小婷,已经两岁。
几个侄子侄女倒是很乐意捉蟋蟀,但最后只有大山小山跟着跑。
牡丹年纪太小,牛氏不放心她跟着跑,顾大河顾小婷倒是想去,赵氏不答应。
当天晚上,顾家到底没吃上肉,不过王氏知道几个儿子明天都要去码头,往锅里头多放了一碗米,盛出来是干饭。
“码头干得是体力活,你们多吃些,干的时候别卖死力气,身体要紧。”
顾满山笑了笑:“娘,我们心中有数。”
“看着点你弟弟,都是些不省心的。”对于老大,王氏是放心的,剩下几个就没那么放心。
顾满山一口答应下来。
吃完饭,顾丰年就招呼大山小山:“走,抓蟋蟀去。”
三孩子放下碗就呼啦啦跑,大河也想跟上去玩,被赵氏一把薅回来。
“家里都这样了还有心思玩,真是没心没肺。”赵氏骂了一句,也不知道在骂谁。
王氏瞥了她一眼:“闲着没事就把碗筷收拾了,别整日等着别人干。”
赵氏不敢顶撞婆婆,瞪了眼儿子就进了厨房。
没人在意这个小插曲,顾立秋吃完就坐在院子里编小笼子。
他没用竹篾,直接用了随处可见的灯心草,这种野草到处都是,门口一抓一大把,虽然不如竹篾结实,但胜在方便。
顾立秋手脚快,一会儿就编出一个小笼子,还自带绳鼻儿,穿一根灯心草就能挂着玩。
“明天得去码头,不早点睡弄这个干什么?”顾满山瞧见,走过来踢了踢弟弟。
顾立秋已经开始第二个,头也不抬解释:“小六想玩,我多弄几个哄哄他。”
“小六想要?”
顾满山听了,索性也坐下来一起编小笼子。
自家小六乖,少有张口想要什么的,但凡有一块糖都要分给兄弟姐妹吃,难得他开口,顾满山也乐意宠着。
一会儿,兄弟四个排排坐都在编小笼子,还比赛谁编得最好看最结实。
自打顾老爹出事,兄弟几个情绪都紧绷着,这会儿倒是放松许多,还能互相取笑几句。
牛氏瞧见男人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有了点笑意,自己脸色也缓和下来。
赵氏却看不顺眼,忍不住抱怨:“家里都啥样了还有心思玩,还让大哥他们编什么小笼子,小六就是被爹娘宠坏了,大嫂,你也不劝着点。”
牛氏瞥了她一眼:“从昨天起你就唠叨个没完,小六怎么得罪你了?”
“他是没得罪我,可家里都这样了,他咋还没心没肺的。”赵氏哼哼,她心底早就对公婆偏疼龙凤胎心怀不满。
牛氏淡淡道:“哭着笑着日子都得过,像你这样拉着脸家里也不会多一文钱。”
赵氏脸色更黑了,不敢跟牛氏对着干,转身拍了下女儿:“多大人了,就知道贪玩。”
指桑骂槐的,牛氏懒得搭理她,反正她只敢私底下骂几句,当着婆婆的面连个屁都不敢放。
顾小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哇的一声哭起来。
王氏在外头也听见了,冷哼道:“大河他娘,没有吃完饭就打孩子的,你要闲着慌就把衣服洗了。”
赵氏顿时不敢吭声。
王氏摇了摇头,这老二媳妇进门这么多年,该教都教了,依旧还是这个样。
幸好嘴巴大胆子小,顶多说几句酸话。
王氏转身进了屋,顾老爹正醒着。
昏昏沉沉的睡了两天,顾老爹精神头还是不好,说话有气无力,醒来一会儿就觉得累。
王氏检查了伤口,没红肿才放心。
“接着睡吧,大夫说了,你这是失血过多,睡觉能养气血。”
顾老爹叹气:“睡太多,脑子都是懵的。”
“老大几个要去码头吗?”他又问。
王氏没瞒着他:“他们也大了,是该撑起门户来,以前有你在前头顶着,现在正好放他们出去长长能耐。”
“四个大小伙子出门不用担心,吃亏就当长教训。”
顾老爹沉默了一下,点头说了句也好。
王氏转身在箱子里翻找起来,好一会儿才从箱底翻出一个包袱。
“你怎么把这个拿出来了?”顾老爹皱眉。
王氏将包袱放到床上,打开一看,里头是一件红嫁衣。
嫁衣上压着一块巴掌大的玉佩,颜色通透,乍一看如油脂一般细腻光滑。
这样的玉佩价值不菲,不该出现在小山村里。
顾老爹脸色一变:“不行,就算病死在床上,咱们也不能动这玉佩。”
王氏瞪了他一眼:“你把我想成啥人了?”
她轻轻抚摸玉佩,很快将它再次包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到箱子深处。
“当初只带走了这一件东西,等丰年长大懂事了,咱们就交给他,就当是个念想。”
却单独留下那件红嫁衣。
顾老爹还是皱眉:“我已经好多了,老大他们也能挣钱,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家里还不至于动你的嫁衣。”
王氏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嫁衣。
上好料子做的嫁衣,甚至还镶嵌着细碎的珠子,即使过去二十多年,嫁衣依旧鲜亮。
看着这件衣裳,王氏忍不住想起当年。
一晃眼,他们半辈子都过去了。
“他爹,你先听我说完。”
王氏握住男人的手:“丰年是早产儿,生下来只有猫大,自小体弱,咱们花了大力气才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
“但他身体就是比普通孩子弱,现在还好,再大一些能下地干活吗?”
顾老爹哑然。
那时候他没阻止老四追野猪,不也存着运气好猎到,换了银子就能送幺儿读书的念头吗?
王氏继续说:“更别提咱幺儿被文曲星看中,以后必定是有大造化的,不能因为咱们没能耐就耽误了他。”
“我听说大户人家的孩子,三岁就开始启蒙,幺儿已经五岁,多等待一日,就多耽误一日,再者,若是拿老大几个挣来的钱供老幺读书,往后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
王氏看的分明,如今几个兄长都疼弟弟,可天长日久的,他们还有自己的小家,能乐意?
深思熟虑后,王氏才将嫁衣拿出来。
“都怪我没本事。”顾老爹有些颓丧。
年轻时候的壮志豪情,这会儿都已经没了。
他自认为算个男人,带着妻儿落户置办家业,生下来的孩子全部养活了。
在长溪村,这样已经算十分不错,可也只能在长溪村。
王氏拍了拍他的手:“伯川,这些年你勤勤恳恳,将几个孩子养大成人,为他们娶妻生子,谁不夸你一句好爹。”
“我——哎——”顾老爹叹气。
王氏笑了笑,又说:“我都一把年纪的人了,留着这嫁衣还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要再穿一次不成?”
“说起来,当年还是夫人帮我置办了这一身,她总说女儿家一辈子只能穿一次嫁衣,不能马虎,特意让人给我做的。”
“我们欠老爷夫人的恩情,这辈子都还不完,不如卖了这衣裳,送幺儿读书。”
王氏怕他想不开,笑着说:“神仙保佑,等幺儿将来高中状元,我就能穿上诰命服,哪里还稀罕这衣裳。”
她心底对神仙还有戒备,但听着那意思,自家幺儿读书一本万利,多读几本书先把他爹治好也是好的。
再者,神仙喜欢让幺儿背书,幺儿要是没去读书,没法背书,神仙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惩罚?
无论看哪一点,王氏是一定要送孩子去读书的。
顾老爹这才勉强笑了笑,心底还是怪自己不争气。
“娘——”
王氏手快的将嫁衣收好,下一刻顾丰年就跑进来,直接钻进她怀中。
“我有挣钱的办法,明天你带我一起去吧!”
顾丰年抓了好多蟋蟀,分别一只只装进笼子,装好才想到最重要的事情没办成。
从小到大,他因为年纪太小,还没去过县城。
原本顾老爹答应了,今年会带着他去赶集,哪知道顾老爹受了伤。
王氏一听就不答应:“不行,带着你娘还得分心照看你。”
“丰年乖,留在家里陪爹说说话,等爹好了带你去。”顾老爹也安慰。
顾丰年不乐意,搂着王氏的腰撒娇:“娘,我想把蟋蟀带去卖,卖了就能挣钱,挣了钱给爹娘买肉吃。”
“幺儿真孝顺。”王氏被他哄得心软,但还是拒绝,“挣钱的事情交给娘和哥哥,你喜欢蟋蟀的话就留着自己玩。”
也是不信虫子能换钱。
顾丰年好说歹说,王氏就是不答应。
闹久了,顾老爹故意咳嗽一声:“丰年,爹累了。”
“今天还住你大哥大嫂屋,别吵着你爹休息。”王氏推着他出去,摸了摸小脑袋就把他塞进隔壁。
顾丰年顿时苦了脸。
千算万算,没想到娘不答应带他去县城。
不去县城他还怎么做生意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