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21章 ...

  •   鹿肉原本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吃食,由于这些年宫延用度排场渐渐向民间普及,街市上连商人都穿起紫色衣衫,鹿肉也就摆上了餐桌。

      连华夹起肉片,吹两口:“我反客为主了,子孝兄,趁热吃。”

      周子孝道:“你在东宫住的是菡苑,什么好吃的没有尝过,寒舍这些饭菜平淡无奇,只别伤着你的肠胃便好。”

      连华握着筷子,空咽了一口。

      前面那几句则矣,到这句若还装作闻不到酸那也过于迟钝。他想周子孝还能酸什么呢,无非是他二十六岁的年纪就出人头地,一介寒门庶子无功无名如今却家财万贯又得皇家器重,比那些在官署之中庸庸碌碌虚度光阴的官吏好得多。

      可是正如周子孝对他说过的那样,有些事情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当他在幽暗洞穴里看到一星光亮,知道浊世之外还有清明,就再也无法止步。

      哪怕此行注定受尽非议。

      连华放下碗,对周子孝笑道:“殿下早晚都送玉糁羹来,还请宫里的医官为我调理身体,这两个月,没见气色都红润不少。”

      周子孝听着,脸色越来越苍白。

      “可人生在世,活的是一个明白。”连华拎起小酒壶,往二人面前的瓷杯里倒酒,“我拿了他的好,就要替他办事,哪比得上在子孝兄这里安稳舒心。”

      周子孝的眼神回暖几分:“真的?”

      连华举杯,指尖勾着杯口晃了晃。

      周子孝见状,念起这六品官职、这宅子和这些年富足的生活都是连华给的,而自己还说风凉话实在是不应该,连忙伸出手端起杯子。

      两只白瓷杯叮地碰了一下,声如玉磬。

      “方才是我失言。”周子孝温和道,“公子刚说一定要做的事,是什么?”

      连华道:“我要在国子监办一场考试。”

      周子孝道:“考生徒吗?”

      连华道:“不,考各学院执教的博士。”

      周子孝道:“这……平时都是他们考别人,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被考,恐怕要选一个德高望重的考官才能压得住他们。”

      连华道:“我主考,你看如问?”

      “你?”周子孝啧了一声,微皱眉头,“你的才学是高,但那都是台面下他们才会承认,要摆到台面上,他们是万万不会服气的。”

      “逗你的。”连华笑道,“太子殿下主考,萧柱国监察,潘东阳出题,韩双宏监考,黄启鹤阅卷,这个阵容可还行?”

      周子孝想了想,道:“这估计还能行。”

      连华道:“我想交代子孝兄的就是三件事,别看事小,关乎全局成败。”

      周子孝道:“说吧,我做司业五六年,凡教具教材之事多少都孰悉一些。”

      连华道:“一来,烦请子孝兄负责印这次的考卷,先印一份假的,柯大人不是来打探消息么,大可放出声去,等钓到鱼之后我们再印真的。”

      周子孝道:“这容易,我时刻盯着。”

      连华道:“二来,记得松竹书局每个月都会收集泰阳学派的文章编成《竹谈》,只在本派学子之中流传而不传授他人,想请子孝兄整理成册备用。”

      周子孝思忖片刻,道:“我有书局的关系,疏通疏通不难。”

      连华道:“好,这第三件事,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面试放在麓院,另安排五六十名生徒观试,要找平时敢说话的不要闷葫芦,你,亲自办。”

      周子孝道:“明白了。”

      连华道:“若遇到困难,随时与我联系,我有太子印信。”

      周子孝道:“公子放心,不会出差错。”

      *

      谈完正事,桌上的酒菜渐渐温凉。
      周子孝让厨娘再热一遍。
      连华道不必,漱口饮茶之后便起身。

      二人走出厅堂。

      天井宁静,阶前洒着银色月光。

      周子孝道:“公子以后都住东宫?”

      “当然。”连华道,“那么好的住处,不住可惜。”

      周子孝道:“那咱们以后不再跟裴相,对吗?”

      连华一笑,内心五味杂陈。

      周子孝扶着连华登上马车,思忖良久,终于撩开窗帘,小声问道:“公子,事如果办得顺利,可否在殿下面前……”

      连华侧过脸,回以微笑:“他知道你的名字,比知道我的还要早。”

      周子孝立在晚风中,目送连华的马车消失在巷口。

      *

      连华回到菡苑,结束了一天的劳碌奔波。

      菡苑夏曰清凉。
      玉铃在风中轻响。
      竹林的清新气息充盈屋内。

      “公子。”阿悦抱来一个盛满热水的木桶,放在地上,“泡会儿脚。”

      连华脱下足衣,露出两只白皙如玉的脚。

      足弓因为多走了几步而被磨得微红,放到水里倍觉舒适。

      他想到周子孝问他还跟不跟裴剑的情形,不禁有一二分感慨,原以为自己永远都过不去那一坎,没想只是泡一泡脚,心就已经释然。

      *

      一周之后,周子孝把《竹谈》集录送到东宫。

      连华把自己关在书房,仔细阅读揣摩。

      其实这些文章他先前读过一些,但这次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默记文字。

      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下笔的文气是不同的,或是迎合当时的风尚,或是展示自己的才情,亦或是与对手争斗辩论——看这人交往的人,看这人办过的事,最后再看这个人写的文字,就能发现软肋和伤口。

      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律学等诸多学院机构,其中以太学最为鼎盛,内外考生足有二千有余。

      连华这次选中的一篇文章,就出自国子监太学博士肖立冈之手。

      肖立冈,国子监中主张泰阳学的头一号人物,曾在六年前上士桥下的画舫中与他一起拨转过红木鱼雕。

      连华放下书簿,见窗外天已明。

      “阿悦。”连华剪掉灯芯,没有掩饰心迹,“去探一探文山院。”

      阿悦碎步跑进来,低头笑道:“公子看是谁来了。”

      连华站起来,看到窗下石桥走过一袭朱明衣。

      在他想见李契的时候,李契走进菡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21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