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欣儿的秘密  ...
            
                
                
                    - 
                          初春,北村的柳树冒出了芽,是含苞待放的翠绿,是温文尔雅的含蓄。绯红的夕阳晕染了西边的大片,正是放学时刻。那时的北村,还没有黄河大坝。他们都住在黄河岸边,这时的“地上河”还不是人们的灾难。
  那里的人们习惯了在名字后面加个“呢”字,如叫欣儿的时候就叫她“欣儿呢”,秀儿也被叫成“秀儿呢”。这样的叫法又土又有特色,以至于多年后我出生,人们依旧执着于这样的名字。我实在是搞不懂……
  正如小序所说,秀儿是欣儿的姐姐,排家中老二,当李翠英上地干活时,秀儿也顶起了家中的半边天。
  休息日的清晨,高远早已爬上了山坡锄地。  “ 秀儿呢,领你妹子去拾柴火的!”李翠英的声音传来。
  “这就去。”高秀儿一边在鸡圈里赶着鸡,一边应和着。
  另一边的欣儿正用手摸着头发编螃蟹辫儿,正欣欣自得中,那乌黑瓦亮的头发上闪着油光,却正是十几岁少女心中所追寻的模样。听到母亲的干活安排,好一阵恼火。
  “咋又拾柴火?昨个拾了半框,就用的这么快?”欣儿扯着嗓子喊道。欣儿的声音也独有特色,像刚学会叫的鸭子,每句话都是用喊的,每句话中都带有她独有的倔强。
  “叫你干活就这么费劲呢?咱家人多用的不就多吗?别叨叨叨了,跟你姐去干活。”
  说罢,李秀英便领着年幼的小民也淹没在了土地的另一头。
  欣儿也依旧不情愿地提着篮子,跟在秀儿身后。“姐,咱比赛,看谁拾得多”
  秀儿无奈道:
  “就你事儿多,我能拾不过你?”
  说罢,两姐妹的一场非正式此外就此展开。
  秀儿是村里公认的干活好手,才十几岁,拾柴烧火样样干的利索。看着秀儿一起一伏,拾的木柴也都是根根分明,摆在篮子里也不得让人夸一声精巧。
  欣儿瞧见,不由得心急。她虽已尽力,也是吃了年纪小的亏,很快就体力不支,坐在地上干干着急。忽的,不知她忙起了什么…
  此时的另一边,高远和李秀英双双忙在地里,汗珠浸透了衣裳,劳累穿透的筋骨,可他们却忙的有希望,来年,又是一地的粮食。而土地边的树荫下,一个瘦小的男孩用地里的沙土堆成了一个个小屋,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自娱自乐,纵然阳光凛冽,他似乎已经习惯,不哭不闹,等待母亲的收工。
  当太阳高高挂起,初春的嫩叶抵不住太阳的热情,光铺在了黄河的波光粼粼上,笼在了高远的一家人身上。
  秀儿领着欣儿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她一边提着半满的篮子,一边皱着眉头看看欣儿满的快要溢出的柴火,又看看欣儿止不住的笑脸,郁闷着,刚刚还见她连半满篮子的柴火都没拾满,咋眨眼的功夫就这么满当……
  “妈,俺回来了,拾柴火回来了!”欣儿忍不住大喊道,声音里的激动像是要侵满天地。
  李秀英从柴火灶下探出头,笑着说:
  “哎呦我的孩儿孩儿嘞,真能干。”定睛一看欣儿满满当当的篮子,心中更是欣喜。
  “欣儿呢这次表现不错,秀儿也不孬,拾了这么多。快,都去屋里歇歇,凉快凉快的。”
  说着,接过了两篮子柴火倒到了柴火垛里……
  事情过去了多年,当欣儿年过半百的时候,每每回忆起这天,总忍不住笑道:
  “我哪有姐干的活多啊,瞧见她马上就要赢了,我着急啊。就用几根柴火在篮子里插起个洞,把拾来的柴火都垒上去,看着是满当,那篮子下面,其实啥也没有,是空的!”说完,她又笑了。
  而这个秘密,秀儿到如今仍然不知道。那篮子看似满满当当的柴火永远留在了四十年前的那堆柴火垛里,李秀英不知道,秀儿更不知道,因为这是欣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