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8、死而复生 ...

  •   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率兵逼宫,缢杀隋炀帝杨广,李慧跟何必趁乱在皇宫中搜刮了一番,又趁机将柳琼花带出宫去,李慧提前在扬州城外,按柳琼花的意思打点了一处不知名的道观,出家人的一切证明都已办好,从皇宫中出来后,柳琼花便换了道袍,隐在道观中,从此做个闲云野鹤不问尘俗之事。
      李慧在何必的提醒下,早就修了穿越来时在洞中得到的道法,觉得颇有益处,于是便选择了导引之术教给柳琼花,一方面让她修养身心,一方面也是让她聊以解闷,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手机、电视打发时间。
      安顿好柳琼花后,李慧跟何必这才往岭南方向行去,岭南在古代未经开发,还属于流放人的烟瘴之地,因湿气和毒虫较多,人员大多聚集在城市之中,总体来说,人员数量不如中原多,但广州却属于朝廷极为看重的城邑,除物产丰富外,朝中大臣们所需的昆仑奴大多来自此处,《旧唐书?南蛮传》中说“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林邑(古国名,即象林之邑,相当于现如今的越南中部地区)这个地方南面,大都是卷发、黑皮肤,因此才有了昆仑这个名号。
      宋代地理学家,大学士周去非就在《岭外代答》中记载过这样一段话:
      “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接连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卷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这些黑奴都会先送到广州来,再往中原转运,除东南亚皮肤黢黑的原住民外,印度的黑人和非洲的黑人则属于比较稀有的昆仑奴,尤其以非洲黑人为贵。
      贵人们喜欢买卖昆仑奴其中原因,则有两点。其一,昆仑奴人高马大,力量超常,不论是干活还是作为保镖都是一种极好的选择。其二,昆仑奴还未开化,不通世事,踏实肯干。既有能力,而且听话,自然受到了当时皇家贵胄的追捧。
      隋末天下大乱,昆仑奴的贩卖基本上就停滞了,偶有一些运到中原的,则价格贵出天际,即使如此还是有价无市,不过李慧跟何必去往广州,并非想要贩卖昆仑奴,毕竟黑人在现代社会不算什么稀奇,而且现代的广州就有大量的黑人聚集,都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李慧去广州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觉得龙虾和石斑鱼在向她招手,荔枝、龙眼这些热带水果都在召唤她。
      何必跟李慧两人自从穿越过来后就没有来过广州,在现代社会,虽然有去过岭南多地,不过也都是飞机来,飞机去,哪像现在这般,两人骑着骡马,优哉游哉的一路缓缓行来,沿途风景尽看在眼里,别是一番滋味。
      岭南之地淫祀颇多,在岭南,有这样的风俗:家里有人生病了,先杀鸡鹅等进行祭祀,祈福;如果不见病情好转,随即杀狗猪进行祭祀;还不见病情好转,随即再杀大牛进行祭祀;如果仍然不见好转,那就是命了。于是,便不再祭祀。人死之后,就在堂前打鼓鸣钟做道场,一直等到埋葬完毕。刚死的时候,只是一边走一边哭喊而已。
      这日何必跟李慧路过一淫祀,但见堂前打鼓鸣钟做道场,知道是有人死了,一般这种情况下除亲朋好友外,其他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粘了晦气,而这淫祀外却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甚至就连官府的轿子都停在了庙外。
      李慧起了好奇心,便拉着何必去看是怎么回事,如何死了个人如此热闹,挤到人群中这么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县令在此是来办案的。听了这话,李慧更加好奇,往前挤去,想看看县令在此是办的什么案子。
      只见庙中空地上停着口棺椁,棺盖还没有关,一位白衣素服的妙龄女子正趴在棺材上哭泣,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这女子浑身缟素,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装饰,脸上也没施一点脂粉,但被白衣一衬,却显得娇俏无比,正应了要想俏一身孝的说法。
      棺木周围还有两对中年夫妻在暗自垂泪,县大爷在跟其中一人说着什么,像是在安慰,李慧忙问旁边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便听到了一个故事。
      这县里有一户人家,十分富裕,家里有个独生儿子,平日里娇生惯养着,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摔了。孩子长大,常到市场游逛,看到有个卖粉的女子长相美丽,便一下爱上了她,但又腼腆不好意思向对方表达,便假讬买粉,天天去市场,买完粉就走。开头谁也不说什么,时间久了,那女子便起了疑心再来时,她便问道:\"公子买了这许多粉,要往什么地方用,可是家中妻妾众多?\"
      公子怕女子误会,忙急促的回道:\"我…..我还没有娶妻,只因心里喜爱你,却不敢说;但又总想见到你,所以借着买粉的机会天天来看你的好模样儿而已。\"
      女子听了很不好意思,脸上一红,但心里很受感动,于是私下相许,说定明晚相会。那天夜晚,男的睡在正屋,耐心等待女的到来。女的果然到了,男的不胜欢悦,他抓住女子的胳臂说:\"我多日的愿望如今终于实现了!\"狂欢,激动,还未及行云雨之事,便昏死了过去。女子极为惶恐,不知所措,惊慌之下便悄悄跑回了粉店。
      吃早饭的时候,父母见儿子迟迟没有过来,感到奇怪,过去一看,人已经死了,两人伤心不已,忙命人准备后事,入敛的时候,在儿子的一只箱子里发现了一百余包粉,每包的大小都一样,母亲便起来疑,说:\"一定是这些粉杀死了我儿子!\"于是到市场上逐个店铺地买粉,买到这个女儿家时,拿来一比照,与儿子买的粉包装完全一样,于是不管不顾的抓着她道:\"你为什么杀了我儿子?\"
      女子听了,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并把真实经过叙说了一遍。但男子的父母不相信她的话,便把此事告到了官府。公堂对审时,女子说:\"郎君既然已经死了,我难道还舍不得一死吗?只求让我到尸首前,能尽尽哀悼之情。\"
      县令答应了她的请求,这才领着女子来到了死者面前。李慧听了这个故事不胜唏嘘,正待再问,只听那女子抚摸着尸体放声恸哭道:\"段郎,想不到你竟有如此的不幸!如果死魂有灵,知道我不曾害你,我死了有什么遗憾呢!\"
      说着猛然站了起来,作势就要往棺椁上撞去,既是要一头撞死在当场。众人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幸亏县令反应的快,一把将女子拦住,女子这才没有撞成,女子的妈一下扑了过来,抱着女子大哭道:“我的闺女啊,你这是何苦呢!”
      男子的父母则悻悻的瞅着女子,女子大哭出声。李慧悄悄拉了下何必的衣袖道:“那男的是假死,你出手救一下吧。”
      “啊,你怎么知道?隔得这么远你都看出来了。”何必有些不信。
      李慧白了眼何必道:“你忘了我是干嘛的了,我要是死人活人都看不出来,我也不干这一行了。”
      “哦,那也是。”何必听李慧这么一讲,便向前走了过去,嘴里道:“大家且慢,这棺材里的公子实际上还没有死。”|
      此话一出,众皆哗然,县令道:“哪里来的狂徒在这里哗众取宠,此子都死了两日了。如何还说他是活的。”
      公子的母亲则扑了上来,拉着何必的胳膊就如拉着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道:“真的!?那还请大夫快快施以援手。”
      何必点了点头,拍了拍她的手道:“我既然说公子他是活的,自然会将他救转过来,现场这么多人在看,众目睽睽之下难道我还会说假话不成?”
      县令本来都想喊衙役将何必赶出去,听何必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理,便耐住了性子,看何必如何施救。
      何必道:“还请将公子抬到户外空旷处,将身上的衣服除去,只保留亵衣,五米之内不得围观。”
      众人听了忙将人抬了出去,并按何必吩咐将公子身上穿得一层层衣服褪去。急救知识何必是学过的,便用一只手将公子的头微微抬高,另一只手则按在公子的人中穴上,按了好几次,仍不见醒,何必蹙眉,假装从袖中取出一绿色小瓶,打开瓶盖后在公子鼻端一晃,没用多久那死去的公子豁然苏醒过来。
      “神医啊,神医啊!”周围一片赞叹之声,何必微微有些得意的收了瓶子,何必使用的非他物,是欧洲古代专门用来唤醒昏死的特效药嗅盐。
      嗅盐最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记载,在Pliny的著作里,它被称为“Hammonicus sal”。到了13世纪,有很多证据表明,炼金术士也使用嗅盐,它被称为“sal ammoniac”。到了17世纪,人们从鹿角刨片中蒸馏出了氨水溶液,因此,嗅盐也获得了一个别称“鹿角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8章 死而复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