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钢琴教师 ...

  •   治疗变态者——欢迎光临池塘诊所

      —钢琴教 师—

      欢迎光临池塘诊所!
      我是一位心理医生,在伦敦老城区的一条偏僻小街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开业五年,生意不是很好,但也不算太坏。
      关于我的第一位病人,这是个值得留心的有趣人物。
      他第一次到我的诊所时还不到十五岁。
      这个脸色苍白目光古怪的瘦小少年在一个下着细雨的黄昏推开了我的诊所那扇老旧的木板门。
      “我需要帮助,医生……我想,我的心理大概有点变态。”这就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下面就是这几年他与我交谈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

      ——车祸——
      “车祸!医生,你知道……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死刑。可怕之处在于这刑期没有一个可宣布的确切时间,而受刑者又大多数都不是罪犯,至少不是被我们那可敬的法律定案的在押犯。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死状大都过份凄惨——凄惨到你若亲眼目睹过一场车祸,你会在整整两年里都逃不开那片腥红的恶梦!
      “我就看过这样一场车祸。我父亲就仰面躺在象红毯子一般黏稠的鲜血中,脑浆迸裂,淌着些黄黄白白的东西……你一定认为我这样的叙述作为儿子来说是太过不敬了。然而,医生,我要说的只是一个事实,在我十三岁的夏天发生的一件真事,它没有发生在女王身上,没有发生在我的邻居乔尼身上,也没有发生在你身上……所以,你恐怕是无法理解我为什么到现在连父亲脏污嘴唇边的冷漠笑容依然历历在目的原因……”

      ——诗人——
      “人们发明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一部份人读了很多书,博古通今,也有一部份人我敢打赌他们必然是中学文法也未学习过的低能儿,当然,我并不想诋毁任何艺术家。我也读过一些诗歌,但我总认为人们与其说是在阅读诗歌,不如说是在批评家的指导下进行思维混乱的大考验。对我来说诗人就是一群不肯好好说话的人。诗歌中只有情诗尚有一点现实用处,那就是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愣小子们歪歪斜斜地抄誊上情信,让大字不识几个的低能女孩投入他们的怀抱……对不起,扯得太远了,这样说吧,我并不是反感所有的诗人,也不是说诗歌不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我只是想告诉你,如果你家里就养了这么一群高谈阔论,斜眼看人,花天酒地,风花雪月的闲人的话,你也一定会忍不住想对他们大叫‘滚出我的家’的!”

      ——贫穷——
      “这是瘟疫!医生……足以致命。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守在一幢摇摇欲坠的古老大房子里,看一群穿着破旧制服的人不停地从你家里搬出家俱,餐桌,钢琴,油画,甚至吊灯,摆放在早就无人修剪,已经像荒郊般的庭院草坪上。再由一些皱着眉头,掩着鼻子,扇着灰尘的时髦主妇们评头品足。估价,杀价,带着一脸幸灾乐祸的怜悯付钱,抬上屁股冒烟的小货车扬长而去……他们搬空了我的家!那一群忙碌的搬运工人,将他们身上那贫穷的瘟疫象馈赠般丢在了我们那空荡荡的大客厅里。我望着一身黑衣的妈妈,她背对着我坐在木楼梯的最下面一层,她双肩抖动,象可怜的小动物般无声地哭泣着——这是我的父亲车祸去世后,半年内的事。虽然这瘟疫早在父亲尚活着时便潜伏在我家那不流动的空气里,但却在他死后才无情发作。”

      ——钢琴家——
      “你听说过诺兰•富克林吗?医生……哦,你当然应该知道,他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天才钢琴家。他九岁获得国际大奖,不到十五岁已经是响誉世界的著名钢琴大师了,曾被女王多次接见,封授爵位。
      “不过你一定不知道,他在二十五岁的时侯成了我的家庭教师,那时我七岁。他不仅才华绝伦,而且风度翩翩,美丽非凡。他给我的见面礼便是送给我一台钢琴,那是他九岁获奖时使用的钢琴。他花费大价钱从赞助商的收购物中买回来的。然后,我便在那台钢琴前和那个天才男人共度了我漫长童年几乎所有的课余时光……一直到他三十一岁时因车祸去世。”

      ——贵族——
      “我家成为贵族的日子,大概可以追溯到我的曾曾祖父那一代。他是一个大殖民头子,在他四十七岁那年,女王亲自授爵,表彰他在国外市场开发的资本累积上为英国创下的巨大利润。从那时候起,我的家族就靠着各类股票的巨额股息过着最奢糜的上流生活,所有成年男性家庭成员都可在各种政府机关谋得闲职……
      “但是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家里经济的萧条已经显而易见,而我父亲又有着比我祖父等更加疯狂的艺术爱好——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早已外债累累,他还依然养着一大票艺术家、诗人,天天开宴会、办沙龙……我想他是遗传了家族血统中所有的享乐基因,却未能继承到任何享乐资本的最荒诞最可笑的贵族了……”

      ——妈妈——
      “你能明白‘妈妈’代表什么吗?医生。对我来说,她代表一切不可能的包容。她是一个容器,装满丈夫的所有传闻和孩子所有的无理取闹。我的妈妈是个古怪的容器,非常美丽,从不生气。在父亲去世之后,她总是会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在我看来那目光充满了感激与怜悯。她常说自己是个凶手,因为她总是习惯午睡,也因为她做了一些不好的白日梦,她并不告诉我梦的内容,我想她大概是羞于启齿。她说甚至在父亲遭遇车祸的那个中午,她也在做那些不好的梦……我想她是绝顶聪明的,也是极度痛苦的,这痛苦不止在父亲死后,也存在于父亲生前……甚至可能在父亲生前更甚。”

      ——谋杀——
      “这是个怪字眼,很恐怖,但与车祸不同的是——它是犯罪!如果一切顺利,罪犯能宣布这个人的死期。在我的生命中,这个词语却不可思议地同车祸联系在了一起……
      “你一定还记得,我对你讲过的车祸那件事吧……你知道一个罪犯如何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吗?医生,我告诉你吧——那就是让不可违逆的自然事故去杀死你的受害者,只要你的凶器没有接触到他的脖子,你就可以当个无辜者了……你或许想知道我是如何谋杀我父亲的?不必太惊奇,我可不是在向你忏悔,因为你并不是神父,不是吗?虽然我是为了得到灵魂上的救赎而来到你的诊所,但我其实并不相信你能拯救我的灵魂,这或许有点不礼貌,但是事实。我现在要讲的也只是一个事实而已,那就是——我是如何那么准确完美地谋杀掉我的父亲的。
      “这话说起来有点长,当然,关于我的一切我已经说得够多的了,只有一点还没说,那就是,我曾经有一个时期很想死,一个不算短的时期,自杀、被谋杀、意外事故……不管怎样,能让我死掉就好。我设计种种方案,但始终没有勇气去实施。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关于我的父亲、母亲、当然还有我那最最亲爱的钢琴老师……我怀着某种隐蔽的疯狂感情。我当时还只是个小孩子,当然,我现在也还不过是个孩子而已。那种感情……暂且不提吧。我只想说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逃离那些幻觉一样的痛苦,我无时无刻不受着这种欲死不能的煎熬……
      “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那是我十三岁的暑假,一个闷热到极点的午后。我躲在我家庭院出口的一棵大树后面,我躲得太久,以至于全身都变得象脑袋一般昏昏涨涨,地面的白光反射到眼睛里,有一种失明的烧灼感……我终于听到了汽车的引擎声。我知道,照惯例,父亲的车一旦驶出这个门口就会加速,用他最快的速度逃离这幢摇摇欲坠的古老院落——我就在他加速的一瞬间冲了出去,冲到大路上,冲到他飞弛着的汽车前,我等待着他的冷酷铁甲将我碾成肉泥……我就这样谋杀了他。很完美……他的车象炮弹一般撞上了围墙,我很佩服他的驾车计术,在几乎已经擦到我的衣角前,他转开了车头!我甚至到现在仍然清楚记得他混杂在尖刺的转弯刹车声中那声惨呼‘贝宁——’,我那个优雅高贵的父亲呀,就那样呼喊着我的名字,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我对自己的谋杀中。”

      ——音乐——
      “这是一件最不可捉摸的物事,只是音符与时间的游戏,却产生不可思议的千变万化。人们跳舞要音乐,求爱要情歌,甚至葬礼也少不了乐队……我一直在想音乐源于何方,去往何处?我的钢琴老师诺兰告诉我,‘音乐源于耳,止于心’——来自乐器,止于虚无。
      “我学了六年钢琴,每天练习在三小时以上,我不算是太有天赋的学生,不过诺兰老师却始终没有放弃我。而对我来说,在这一天天枯燥单调又辛苦的练习中,没有放弃的原因大概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每天练习结束的黄昏后,这个天才的音乐家总会即兴地为我弹奏一两首曲子,我可以听见他所有的快乐和忧愁,甚至偶而也有一些愤怒的感情……我如痴如醉地看着他优雅跃动的细长手指,享受着这个对我的心来说最大的满足感。”

      ——同性恋者——
      “你看过美国电影《费城故事》吗?医生……你相信一次背叛就被判了死刑的同性恋者吗?当然,关于艾滋病治愈同性恋……那是胡说!我是说,同性恋是无法治愈的,绝症不能,死亡不能,连上帝都不能!你恐怕也不能吧,医生,那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疾病——但患者并不是病人!
      “我想,我在以前的谈话中已经告诉过你关于我的钢琴老师诺兰•富克林的一些故事了,但我现在要补充说的是——他在我的家庭中是唯一一个受到所有家庭成员欢迎的艺术家。
      “关于他会到我家来做我的老师这件事,想起来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玄谜。首先,他不是一个出身寒微有才无财的艺术家,他是一个大家族的继承人;其次我不是一个有绝世天赋的可造之材,他没必要花精力来培养我这么愚笨的接班人;还有,他不是一个喜爱浮华享受的花花公子,他一直在大学攻读学位……他唯一频繁出入于我家的理由便只剩下了一个——他爱上了我的父亲!
      “我想我从未说过我父亲是一个年老色衰毫无魅力的无用贵族吧。正相反,他是那种不管女人还是男人都会受他吸引的超级魅力男人——四十岁,苍白、清瘦、高贵、优雅、机敏、睿智、善良而宽容……我不能说是什么事件让我觉察了他与诺兰的私情,只能说,如果他们某一天离家再也没回来的话,我和妈妈一定都明白是什么原因……”

      结局。
      “我得为我的故事告诉你一个结局了。当然,医生,你知道我现在的情况,妈妈把我送到了她的哥哥家里寄养,她卖掉了老宅,搬到乡下寡居去了,有关我童年生活的所有印记亦全部消灭干净了。我大学毕业后打算把妈妈接回城里,不过那还得等好几年呢。
      “我今年就要考大学,所以短期内我不会再来诊所,但是医生,我想告诉你一些情况,那就是——我是一个真正的患者,我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失眠症。这一切当然得归罪于夏天那场谋杀,我杀死的三个人——你不明白是三个人?噢,对了,我可能忘了告诉你,那一天,我父亲并不是一个人出门,他的车上还有另一位乘客,那就是我的钢琴老师诺兰•富克林……,至于另外一个人,那是十三岁的我。”

      ——记录就到此为止。
      关于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令人质疑。因为这少年说话的口气太过沉稳世故,而他幽蓝的眼睛也太过冷静了。
      只有一点我能证实的,那就是著名的钢琴家诺兰•富克林的确死于一场离奇车祸,那是当年夏天所有报刊的头版头条。

      ——END——
      2002、6、27
      Pool于苏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钢琴教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