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文竹奇遇 ...

  •   归德府,宋太祖发迹之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大宋管辖期名为南京 ,元军攻陷后,更名为归德府。归德府是汝阳王王保保的属地,王保保是正经的蒙古人,到也不曾轻视汉人,是以治下还算清明,比起来别的地方典妻卖女,老百姓倒也能勉强度日。
      六月底了,大雨小雨不停的一连下了四天,今天好容易放了晴,外祖父沙良带些吃食,玩意儿送到黄家。沙良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一身黑色粗布短葛,微黑的脸上有一双戏虐的小眼睛。满脸笑容赶着驴车进了门,一进门就发现七岁的外孙女黄文竹坐在鸡圈旁呆怔怔发愣,先伸手摸头,没发热。拉过小手号脉。竟是惊吓之证。
      小老头儿赶紧把小外孙抱在怀里,仔细询问。文竹将祖父带到柴房,悄悄言道:“姥爷,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拉着外祖父的手就进入了陨石空间。沙良只觉眼前一花,就转换了景象。沙姥爷也觉得呼吸困难起来。这,这,这,是福还是祸?终归沙姥爷见多识广,幼儿抱赤金。怎可行于闹市。握着孙女肩膀,郑重叮嘱:“小妮子,你现在记住喽,这个东西再不可说与第三人知晓,不然祸事不远啦。”看着丫头点头,沙良暗自思衬:”我这外孙虽有仙缘,古来奇人异事没几个是有好下场的。谨慎小心些吧,她父母虽也爱她,可终归为人父母,难免更多为儿子想。万一起了把宝物留在黄家的心,稍有争执,必定泄露出去,我这小妮子恐有闪失,罢罢罢 我且多活几年,护着她安稳长大吧。
      文竹也是着急:“不能说与姐姐,娘亲么,这里有许多粮食。娘就不用辛苦织布了。”沙良心里一片酸软:”好孩子,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姥爷想办法,尽可能多拿出粮食,万万不可被人发现。世上精明人多,一但有心人盯上,可能会害了全家性命.到时候纵是吃穿不愁,亲人丁点损伤也是后悔不尽!”
      文竹多聪明,忙不迭点头:“我假装没有它,不能害了全家。想拿东西就去姥爷家,说姥爷给的。”沙姥爷点头:“现在什么都不用你拿,姥爷有银子,千万千万莫动一针一线,等姥爷安排好再说”
      沙姥爷带着文竹回到主屋,沙母已经做好了午饭,连日大雨,家中存粮不多,不过是高粱米面混着白面杂粮馒头,几碗糙米粥,一碟自家腌的雪里蕻,一碟老爹带来的豆腐仔细的炖了端上来,单给沙姥爷和黄根生下酒。矮桌放在堂屋地上。等到全家到齐,独缺了张氏,转脸要叫,就看见兴林满脸焦急从厢房过来:‘娘,您叫我姥爷看看,她嫂子一直吐。’
      沙氏和姥爷对视一眼,心中了然。沙氏脸露笑意:“我去看看,你莫急,你媳妇怕是有孕了。”姥爷也笑向黄根生:“我又涨一个辈分,能看见第四辈人了。”黄根生没有兄弟,一直羡慕别人家的三兄四弟。如今自然儿子多生几个才好:“我也做了爷爷,可得多赚些银钱,供我孙子读书。”
      不一会,沙氏也满脸喜色回来:‘果真是怀上了!我去给儿媳妇做碗酸汤面。”转身就出去了,当真来去如风。文竹不明白沙氏何故欢喜,不乐意:“娘,你不疼我了,我也要。”沙氏竟是没听见。
      沙姥爷看着文竹,心中酸楚,:“只是刚开头就是这样了,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总是有长有短。”
      嘴上却是不能说的,:“你娘还能少了你的,你嫂嫂要给你生个白白胖胖的小侄子,到时候你就有伴玩了。”文竹很是欢喜:“我喜欢小娃娃,我带他出去玩,肯定没人敢欺负他。”文英抿嘴乐,哥哥兴林也高兴:“以后你侄子就跟你混了。”一时都笑起来。
      沙姥爷转身出来,到灶间看到沙氏揉面,一身蓝布衣裙,身形消瘦。沙姥爷心中微酸,掏了了一张十贯钞放在盆边,低头烧火,轻声说:“别太苦了自己个,爹还能挣,你过得好爹才放心。”沙母愧疚“自寻得爹爹,不曾享的女儿福,处处要爹爹贴补”
      沙姥爷看着女儿曾经秀丽的脸如今也带着细纹,心里俱是女儿幼时撒欢畅快时的模样:“我自己亲生的女儿,莫说这些客气话,我时时能看见你们在眼前,孩儿们和我也亲热,哪一日不是享福。”
      沙氏红了眼圈:“爹,您可得好好的,别累坏了,我还年轻呢,好日子在后头呢。”
      因着沙姥爷在,到底做了一人一碗的酸汤面,只张氏和沙姥爷的面多些,其余不过几根面条也就尝个味,沙氏自己不过酸汤一碗。沙姥爷心疼也只做不见,沙姥爷转身都挑给了文竹,还遮掩呢:“我就不喜欢吃面条子。”众人无语,嘁!谁不知道您偏袒这小妮子!
      吃过饭,姐姐文英带着文竹收拾碗筷去洗碗,沙姥爷看向黄父:“如今与你们商议,我那城里的院子,前个后邻要卖,我也买下了,如今是两进的院子,我住的一进,我年纪也有了,有今儿没明儿的,文竹是学医的好料子,我想正经教上几年,哪怕只给妇人看病,好歹将来不愁吃穿,”
      黄父真个更疼儿子,但也知道岳父也是认真教过的,只是不开窍,也就罢了,黄父想姑娘学会以后再教自己孙子也是一样。
      沙母还有些不愿意:“一个丫头家家的,几年就嫁人了,就怕讲究人家不喜女孩抛头露面,找不到好婚事,岂不耽搁了。”沙姥爷不舍得呵斥女儿,却也声音重了起来:”真是糊涂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你是没伺候过婆婆,讲究人家的媳妇就那么好当了,受气,挨饿,伺候着婆婆,凭他有千万两白银,媳妇饿死的也不少。”怕女儿脸上过不去又软下声来哄着女儿:“南边已经乱了,我听说安庆赋税又涨了两成,北边黄河豁了口子,已经有卖儿卖女的了。咱们这边虽说安稳,今年又天时不正,这一秋的粮食怕是又打不出来了,粮价还得涨,学点保命的本事吧。不成就过继到我名下,招个上门女婿也使得。”沙母也只得应了。
      沙姥爷继续说:“我想带文英和文竹去城里和我住,我之前在老家收的一个小徒弟,叫张德胜,是个心地良善的,对父母也孝顺,前个我听说父母都没了,我已经捎信回去让他来找我。年岁与文林相仿,等来了,你两口子参详,合适呢,就定给文英,文英就留在我身边和文竹就留在我身边,帮我照看医馆,不成我就当徒弟另给聘个媳妇。”
      沙氏夫妻点头应下,快七月七了,文英是个能干的,平日里放下捻杆就是梭子,父母也心疼这个能干的姑娘,等文英收拾完灶间进屋来,沙氏挥手:“你和妹妹去城里住几天,也松散几日。”文英自是欢喜,却也担心活计:“嫂子有了身子,我去了城里,娘一个人忙不过来。”沙氏看着花朵似的大闺女,:“有你爹呢,天也不好,路也不好走,你爹出不了门,就在家帮忙。”文英才欢喜和妹妹去收拾衣物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