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向一朗喜欢宋宇阳 ...
-
凌晨1:06
嘀咚!嘀咚!
铃声并不大,但宋宇阳睡得浅,睡眼惺忪中他拿起手机。
果不其然是向一朗。
“真有些精神。”轻叹一声,宋宇阳侧过身查看手机消息。
向:明天天就要离开你了,今天天不出来给哥哥送行合适吗臭宝
向:[扔屎]
向:[扔屎]
向:[小宝贝在吗]
一天的时间准备旅行的衣物和用品绰绰有余,可……
过去和向一朗鬼混的片段在宋宇阳脑中一一闪现。
宋宇阳犹豫了一阵子,手指在屏幕上敲出字来。
SONGYU阳;今天不行
SONGYU阳:我今天收拾行李
SONGYU阳:[对不起]
向一朗作为好朋友确实有些过分入侵他的生活,以至于与他分离的时候,自己一时间对剩下的假期没了打算。
或许他应该试着自己调剂一下,渐渐习惯作为独立个体的状态,也好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向:你收拾啥
向;一块上学?
向:我同意,欢迎你跟朗子哥一起接受法律的熏陶
向:[飞吻][飞吻]
SONGYU阳:没有,你走了之后没人烦我,我总算可以正式开始暑假了
向:真伤人[委屈]
向:什么时候走
SONGYU阳:后天
向:酒店订好了?
SONGYU阳:没订,我爸妈有套房子在那
向:[壕无人性]
向:这么说,今天以后,我俩挺长一段时间见不着了呗
宋宇阳翻了一下身子,继续打字。
SONGYU阳:不会,我们两个学校距离挺近的
SONGYU阳:上学可以再聚
向:行吧,我睡了
SONGYU阳:晚安
向:[晚安]
小区花坛的蛐蛐叫声不绝如缕,却打不破夜晚的安静,宋宇阳关了手机,在24度的空调房里缓缓睡去。
暑假是旅行的高峰期,机场里人来人往喧闹无比。
距登机还有一个多小时,宋宇阳闲着无聊,坐在椅子上翻看机场的杂志。
嘀咚!
他掏出手机。
向:你在哪?
SONGYU阳:我在候机厅
向:出来一下?
SONGYU阳:?
他觉得奇怪,给向一朗打了个语音电话。
向:【已拒绝】
向:不用打了,我在大厅
SONGYU阳:??
宋宇阳摘下耳机,快步向大厅走去。
“这儿!这儿!”
溯着声音,宋宇阳的视线穿过人与人的间隙,抓到埋在远处的半个紫色脑袋。他走近了,才看见背着黑色斜挎包、朝着他挥来挥去的向一朗。
“怎么过来了,不是要开学吗?”宋宇阳边走近边说,声音低低的,带着疑问和责怪。
他在向一朗面前停下脚步,淡淡德看着他。
“这儿离我们学校挺近的,打车四十分钟就到了。”向一朗咧开嘴,露出尖尖的牙齿。他刚从三十六度的室外进来,脖子晒得很红,脸上也渗出薄汗。
“你挺能跑的。”宋宇阳掏出纸巾递给他,示意他擦汗。
“那个啥,呃,我妈让我来的。”向一朗表情有点尴尬,“她知道你要出国,非让我来送送你。”
说着,向一朗从包里掏一本书塞到他手里,说:“我想,你坐飞机这么长时间,得无聊死。”他贱笑着说:“感受感受书籍的力量……”
“和你向哥哥的一片好心。”
宋宇阳日常无视向一朗犯贱,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书,说“雪落香杉树?”
“这个我看过。”“那就再看一遍。”
向一朗踹了他一脚,宋宇阳就结结实实地受了一脚。
“衣服新买的?”
“好眼力,帅吧。”朗子哥得意极了。
“别动。”宋宇阳突然伸过手去,把手绕到了向一朗颈后,以半环绕的姿势在其后背摸索一通。
“你干嘛,耍流氓也要注意场合!”向一朗双手抱胸,一脸吃了狗谢特的表情。
“别给自己脸上贴金。”
宋宇阳自他身后揪出一长条,“吊牌都没剪,”他看着向一朗吃瘪的表情,龙心大悦,“打从刚才就看见朗子哥后面吊着个东西,我还以为朗子哥在赶潮流。”
他特地放慢了语速,普通话一字一顿咬的特别清楚。
向一朗被他阴阳,罕见地憋的说不出话。
哈哈,尬极了。
这件t恤是他旅游时在一家小众网红店买的,造型与众不同,花色时髦,连吊牌也做的比普通衣服夸张且大。向一朗就这样,从家赶来机场的一路都走的自信且嚣张,他拒绝用辩证唯物眼光看问题,每过十米就要偷偷找个车窗研究今日的他比昨日的他帅在哪里。
“靠,我说今早怎么穿衣服这么刺挠。”
宋宇阳看着他极力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窘态,勾起嘴角,说:“今天是不是觉得自己要帅裂了。”
“别笑了。快点,给…给我塞回去。”
向一朗不否认宋宇阳笑起来挺帅,但是他现在手心为什么这么刺挠,这么想抽他呢?
宋宇阳发现了向一朗的棕眼睛里蒙上一层又一层想抽他的欲望,于是马上回归了端庄肃穆、不苟言笑的状态。
“别动,我给你扯断。”宋宇阳一用力,摘了下来。
他摊开掌心,三四张姿态各异、花里胡哨的牌子在他手里张牙舞爪,“挺好看的,还有个十字架,要不你留着?”
向一朗突然一点也不想看见宋宇阳,照着他的脸颊挥了一拳,被躲过后,木着脸,头也不回的走了。
“你自己留着用吧,爷要go to school了。”
“走了。”
宋宇阳闻言浅笑一下,朝他挥挥手,走向了安检处。
“宋宇阳!”
宋宇阳回过头去,勉强能看到大门处的向一朗。
烈日蛮横无理,淋了向一朗半个身子的光。向一朗自己先愣住了一下,随后露出一个比烈日更过分的笑容。
“常联系!”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