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如果末日 ...
-
如果地球死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假设地球有一天老去,就像枓星一样,整个地球消失在宇宙中,那地球内部会发生什么?或者说最后一根导火索会是什么?
首先,肯定不再适宜居住,然后不再生态循环。不,写错了,应该是不再生态循环,然后不再宜居。生态循环奔溃的标志是天气变化无常,一时冷一时热,一时多雨一时干旱,夏天下雪冬天暖阳,这样一来,农作物受灾严重就有理由了,即使我们想尽办法,还是会导致农作物不再结果,这时人们就会想尽办法增加产量。由于气候恶劣,人们使用方法越来越多,最后反而导致生物大泛滥,由此创造新物种。新物种的到来意味着人类该接受历史循环。
新物种首先适应这时的气候变化,一旦适应它们就取代原有产品,原有产品一旦灭绝,人类也离灭绝不远了。新物种取代了人类后,越发肆无忌惮的发展,最后就会成为地球的新霸主,这本身不是什么大问题。
地球本就讲究物竞天择,在人类以前有多少霸主不也陨落了。可是新物种不一样,它们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根本不属于地球。于是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地球上就没有可遏制它们的生物了。随着它们抢占的地盘越来越多,地球就越来越衰弱,最后消失在宇宙中。
其实枓星就是这样消失的,枓星有六个界面,虽然都是枓星民,其实大家差别超级大,为了自己界面的发展,枓星民不停的研究怎样能统治枓星。一个界面的超级发展已经让枓星吃不消了,何况六个界面,终于有一天,在极热的天气下起了大雪,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下冰雹,第二年下小雪,第三年下暴雪,第四年龙卷风安排上,第五年整个枓星的天气系统奔溃,六个界面都受到了影响。但是那时的人们根本不关注这些破天气,他们每天都关注什么球赛,什么哪个国家要打起来了,哪个地方的人们生活比他们过得好。在他们眼里柴盐油米酱醋茶永远比一件机率很小的事情重要。
事实上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都不会造成全域影响,更不用说本就不准的天气预报了。只是后来的结果让人们感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海平面上升后,海岛沉没导致的恐慌,农作物绝收导致的恐慌,饿肚子导致的恐慌,贫富不均导致的恐慌一下让本就神经紧绷的大家爆发了。
战争越来越严重,有些国家力图置身事外,却被蠢萌友拖到了阴沟里。战争本就是常事,哪怕是世界大战,也还会有休养生息的一天,可是这一次不一样,农作物绝收,意味着现有的科研力量达不到,大家还是要饿肚子。
末日那一天是这样子的,最后一个生命在地球上消失了,新物种开始疯狂繁殖,地球的氧气越来越稀少,新物种没办法适应地球环境的恶化,因为它们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不是自己脱胎于地球。它们就像塑料一样,曾经被人类接纳,于是就成了地球上的一部分,事实上当造物主消失后,它们就不再被地球接纳,它们也没有办法适应新环境,因为它们的基因已经定型。
人类知道新物种并不是完美的,整个地球只有人类是完美的,不管是基因还是其他。
人类运用最好的就是他们的情感,别小看情感,情感是所有生物几乎都有的,比如为什么会有独狼,那是因为那只狼没办法融入狼群,这是独狼及狼群情感的体现,比如这个世界最孤独的鲸,这只鲸永远找不到同伴,因为它声音的频率与其他鲸鱼声音频率不一样,这固然是基因的原因,还有造物主的因素,这期间也隐含了造物主的情感,同时也能能深深的感受到独鲸的情感。
为什么说人类运用最好的是情感?!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心灵鸡汤,心灵鸡汤里常讲一些成功人士的创业史,虽然很多都被证实是假的,可是里面关于情感的描述是正确的。里面讲述很多穷小子怎么创业成功,成为成功人士的。除了描述怎么天时地利外,还有人和。这人和就是情感。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贵人,如果这个贵人是他老婆,那他老婆背后就会有岳家的倾力相助。
我写得太含糊了。我的意思是,地球之所以灭亡,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一开始气象系统奔溃的时候,不想着怎么弥补,而是想着别人补,后来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当亚马逊流域消失在地球上时,整个北美都成了火焰山和荒漠,因北美整个生态的变化导致南美成为湿地,南极不仅没有融化反而越发寒冷。南极的冷传到了南非,南非开始绿意盎然,成了最适宜居住的地方,整个非洲也没了沙漠,中东也不再干旱,反倒印度也被南极影响,成了温带季风气候,至于澳大利亚就成了南极圈。东南亚和印度一样,成了温带气候,东亚成了寒带气候,至于俄罗斯那里靠近北极。北极反倒暖和起来,不断的融化,使得俄罗斯的可使用面积越来越大,欧洲的北极圈国家也一样。可使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国家影响力,渐渐的,从美到欧美再到欧,这期间成了世界最讽刺小说。
或者说连小说都写不出来这些。自从中东不再干旱,中东土豪们不再以卖石油为生,而是以花存款为生,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存款可以花到一亿年后,他们再也不打战了,而是尽最大的努力打造中东旅游胜地,然后他们的存款又增加上百亿,他们躺着花,随便花都够花两亿年,一时间,中东福利成全球最好。
也许因为这样,十五年后,中东成了一片废墟,期间的故事,接下来再详写,再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