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总序 ...
-
诗曰:
正似宸阳,楼叹始皇;
景落西轩,瑞鹤临江。
剑慕青城,鱼涌龙门;
宝阁承天,海聚舟山。
观风拂袖,西岭千秋;
一线夹山,天妒王屋。
水榭宁心,谷犹万寿;
道法齐云,佛念应朝。
白云依山,方寸博远;
黄天与尊,俱应蓼风。
此开卷第一笔也!吾乃宸阳君。是年正逢吾行加冠之礼,有此愿未就,特来讲一他人不知之事,虽不及撼天动地之神话,亦是吾心中之真言。此间情话,非一时一日可言尽,故成书于此,以照后人。
岁在辛卯
江湖之大,总有争强好胜之事。这几日你欲征服与我,过几日我便要征服与你。是以千年纷争,从未间断。
原来天下武林,本分五部。
山河之北尽属北天,古语称极北为天。此间大小门派,皆是圣教宸阳宫统一管辖,时刻虎视南方。
山河以南中原之地,应朝寺、龙门各占一方,领众门派对峙中原,正邪两派对战中原,彼此互不相服。
东边滨海蛮荒之地,属东滨武林,舟山派雄踞海上,率领各小门派外御倭寇,内安一方。
南国丽山秀水,沃土丰饶。东有江西白府和湘南方府互相对峙,剑拔弩张;西有青城剑派隐匿江湖多年,山上山下比较安宁,实力不可小觑。
尽西边属于西域武林,可谓是最为神秘的一部分,此地武功至高,中原、北天、东滨、南国皆不是对手。西轩、承天阁两大派领军西域,企图伺机窥测神器,威霸半边天。
话说舟山众岛之间,普陀群山之内,有一门派,名曰舟山。虽不及泰山北斗之称,亦是武林中一显赫门派。每日来此拜师之人往往不绝。。。
“在下白依山,久闻舟山大名,今日得此机会,特前来拜会徐掌门,万望收留!”一翩翩少年向另一少年拱手作揖。
“阁下可是白府中人?”另一少年问道。只见他穿金带玉,百般华贵模样,便是朝中一般官员也不会这般炫耀。
“正是。江湖中的制器神家白老爷子便是家父。两家结盟,定可使舟山白府称霸天下。”白依山答道。人言舟山新任徐掌门喜好颜面,故白欲借此身份讨好徐掌门。
那徐掌门心中思量:白府日渐强大,今次派人前来,定要将我舟山蚕食鲸吞,万不可令其加入,毁我祖宗基业。于是言道:“既是白家公子,可继承白府基业,安生度日,独步武林。我舟山树大引风,不是太平之地,望白公子慎重。”
那白依山自觉失算,暗忖:我乃诚心加入,他反倒不理会我,是何道理?于是又道:“实话说,在下潜心而来,只想得道修仙,从不指望那万贯基业,功名利禄。在下只想为贵派贡献微力。难道贵派不需要这种人么?”
徐掌门道:“愚兄替白公子贤弟考虑,阁下却不领情,舟山地小,容不下白府大驾。白公子请便吧!”
那白依山怒道:“打扰了,告辞!”言罢愤而离去。
徐掌门拱手,轻轻松了口气。
白依山愤而下山,看到拜师人群,更加生气,便绕道而行,至一密林之中,四下无人,正思那徐掌门方才无礼之事,忽听大吼一声,白环视四周,见两大虫窜将出来,一公一母,冲向白。白拔出随身宝剑,与之较量。无奈力道不足,加之武功低浅,连吃败仗,被大虫咬得浑身是伤,那情景危急十分。眼看白将送命,兀自密林中闪出一人,只见那人动作极快,无人可当。白熟视之,此人身着道服,人到中年,手持拂尘,冲将上来,左旋右转,直奔猛虎而去。公大虫扑过来,直取那道人脖颈,道人闪过,反手一掌将那大虫劈下山崖,只听那猛虎惨叫一声,母大虫听了,拼命而来。那道人见状,自地上拾起白府宝剑,砍伤大虫。大虫伤得不能动弹,那道人却不赶尽杀绝,只弃了宝剑,不再杀虎。那大虫会意,缓缓挪下山去,渐渐逝于密林深处。
白见状,拜伏道人于地,道:“晚辈白依山,拜谢前辈救命之恩!”
只见那道人闻之大惊,忙扶起白。问道:“公子快快请起,贫道有礼。既是白府公子怎会孤身犯险?”
白道:“不瞒恩公,晚辈厌倦那安逸生活,已逃出家门,本想拜入舟山派寻仙问道,晚辈听闻他喜好颜面,知晓晚辈身份定会欣然同意。不想那徐明烈掌门听闻晚辈乃白府中人,一口回绝,不留余地。不想我白府大公子,抛弃家业潜心入他舟山,却落得如此下场!今番得蒙相救,定要苦练武功,改日重回舟山,教他徐明烈好看!”
那道人听了哈哈大笑,道:“白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白问道:“恩公此话怎讲?”
道人笑道:“那徐明烈少侠刚刚继任舟山掌门,年轻气盛,喜好颜面自是不假,同样万事小心。不许任何门派觊觎舟山,他知晓公子身份,自然认为公子居心叵测,于是一口回绝了。”
白问道:“恩公怎知?”
那道人道:“前几日那徐明烈少侠的刎颈之交商林少侠前来找过徐明烈少侠,言说建州女真部反叛,来势汹汹,那商林少侠欲与徐少侠一同参军报效国家,可那徐少侠不答应,商少侠想那徐少侠乃是本朝开国神将徐达之后,家世显赫,便邀徐少侠在天子明堂请缨保家卫国,歼除逆党,回报圣恩。可那徐少侠以其叔父徐舜熙无子养老为由,贪恋荣华,拒不答应。商少侠约之相斗,若徐少侠败北,则主动请缨歼除逆党;否则兄弟不做。使江湖中人一片哗然。想那徐少侠这般自私,不过是想做好掌门,保守舟山,因此这几日以闭关为由,不见其他门派之人,招募人才,准备壮大舟山。徐少侠此人,资质极好,只是被凡事扰了心智啊,弄成现在这样实在可惜。若无人指点,只怕得道不成,反倒是离经叛道了。贫道此次前来,只想劝他迷途知返,就算不能为圣上分忧,也不该如此敌视各门派,如此下去,不但舟山声名扫地,只怕连江湖上也要出乱子啊!”
白道:“原来如此,晚辈一事不明,为何前辈方才不杀那大虫?”
道人道:“说来惭愧,方才与那母大虫交手时贫道看出那大虫怀有身孕,便知那两大虫有了后代,贫道实在不忍小虎胎死腹中,便放它一马。贫道仰慕白府已久,不知公子是否还想再入舟山,若公子愿意,贫道愿助公子一臂之力。贫道姓楚名河,现居齐云观。幸识公子,甚是有缘。请公子随贫道上山。”
白道:“多谢恩公好意,晚辈铭记在心。晚辈将独闯江湖,这个令牌就赠予恩公,执此令牌可随时出入白府,危急时可向白府求援,请恩公收下。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罢将一玉牌递与楚河,双手作揖,鞠躬离去。楚河拱手还礼,叹气一声,上山而去。
且说大明崇祯二年二月,皇长子朱慈烺出生;三年二月,册封皇长子朱慈烺为皇太子,娶懿安皇后;五年,皇三子朱慈炯出生;六年,皇四子朱慈炤出生;十五年,册封皇四子朱慈炤为永王;十六年,册封皇三子朱慈炯为定王。慈烺字子清,慈炯字子复,慈炤字子明。三皇子个个眉清目秀,皇帝宠爱有加。皇宫之内连添喜事,京畿之内一片和乐。皇太子年少有成,众臣喜之敬之。
与彼同时,建州女真反叛朝廷,朝廷又将何去何从?
却说那东北建州女真部落,不堪苛税重负而起义,招兵买马,士气正盛。在此危急之时,皇帝却频繁换人,防守连连失利,更不要说反击歼灭逆党之事。大明守将接连更换,屡战屡败;女真方面却是越战越勇,高歌猛进。
关外风波未平,关内风波又起。王二,张献忠,高迎祥等人各自起义,反叛朝廷。“闯王”高迎祥被朝廷正法后,其属下李自成继“闯王”位。此后势力日渐扩大,自南而北,直取京城。大明守将无人招架得住,逃也降也败也亡也,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京城内无人禀报战况,消息被切断,如此看来,大明定会受夹击而亡。皇帝猜疑过重,屡换忠臣,贻误战机,无异自毁长城。
大明即将灭亡,而吾之故事亦即将开始。
附前十回目录
第一回. 悲大明兵荒马乱终 叹皇子命途多舛亡
第二回. 知善义子清学玉露 中奸计子复闯应朝
第三回. 朱子清拜师宸阳宫 朱子复邂逅游龙厅
第四回. 巡狩北天搭救信使 返回南国传来噩耗
第五回. 当家人不识当家事 圣主人广发圣主帖
第六回. 众豪杰通天终聚首 多高人何方胜一筹
第七回. 宸阳圣主惨遭偷袭 青城剑尊大显神威
第八回. 败青城豪杰俱死难 走龙门奸贼并逃离
第九回. 讨血债终须血来还 要解铃还需系铃人
第十回. 六道失手龙门逃脱 玉冷得道瑞鹤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