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梁山伯与祝英台 ...
-
1.祝府 日内
偌大的祝府今天分外的安静,只有书房里传来闷闷的板子声,祝大老爷拿着板子重起轻放的打着他唯一的宝贝女儿祝英台。
祝员外:“你这妮子,就没有一天安生的,竟敢出去烧了月老庙,早晚把你嫁出去,到了别人家里,看你有罪受吗?”
祝英台:“爹,女儿错了,只是女儿已经不小了,也在家里学过四书五经,却不懂其道,所以不能理解父亲的心意,做事也经常行差踏错,您看,您把我送到学堂里,跟那些读书人放在一起,每日钻研学问,必定有所收获。我也懂事了,爹您不是也放心了吗?”
祝员外:“你胆子越发大了!平时出去玩儿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竟然还想要去书院,与男子同读!成何体统!”
祝英台:“爹,我女扮男装,没有人会知道我是女的,您就让我去吧,回来以后,我肯定什么都听你的,绝无二话!爹,求求你了嘛。”
祝员外始终是不能对这个唯一的女儿狠下心的,再荒唐,也只能由着她来了,只是千叮咛万嘱咐,一万个不放心,恨不能也跟着去了。
2.山路日外
祝英台和丫鬟带着父母打包的一堆东西正在赶路,碰到了同样赶路的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在路边的草桥亭便结拜为兄弟。
祝英台:“我看兄台行色匆匆,是有急事?”
梁山伯:“在下正要赶往杭州尼山书院”
祝英台:“那太有缘了,在下也是,不如结伴同行?”
梁山伯:“如此甚好。”
3.尼山书院夜 内
祝英台看着书院分好的房间,不知所措,在家里时怎么没有想到书院里是要两人一间房,与人同寝呢?祝英台无奈又焦急的看着梁山伯,可对方却似乎一无所知,铺好被子就准备睡觉。
梁山伯躺下后,看着祝英台一动不动,不由问道:“贤弟怎么不睡?哦,我忘了问,贤弟是喜欢睡里面还是外面,我都可以的。”
祝英台:“呵呵,不用这么客气,我睡外面就行。你随意、你随意”
来到书院的第一晚,祝英台辗转反侧,一夜都昏昏沉沉,而梁山伯却红光满面,似乎休息的极好。慢慢的,祝英台不得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只要睡觉姿势安分,倒没什么大事。
4.尼山书院日内
祝英台看着眼前风流倜傥却自负诗书的马文才,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马文才老是跟自己和梁山伯做对。
祝英台:“马文才,你又挡在我和山伯兄前做什么?你一天都没有事情可以做的吗?”
马文才:“哼!我最瞧不起你们这两个了,一个娘们儿兮兮的,一个又蠢又穷,果然是人以群分。”
梁山伯:“文才兄,我确实家境贫寒,诗书也不如你,但是祝贤弟却不是你所说的那样,可谓是温润君子,你怎能这样说他。”
马文才绕着祝英台打量了一番:“温润君子?我可没看出来,小娘子倒是差不多。哈哈哈哈”
梁山伯看着马文才一伙人笑着走开,准备安慰祝英台,没想到却被祝英台一瞪,只留下自己一个人转身走了。
5.尼山书院夜 内
一晃,已在尼山书院呆了快一年,祝英台家中传来书信,说是父亲母亲极其挂念自己,希望能早日归家。祝英台放下家书,看着烛火下看书的梁山伯,心里生气,马文才能看得出她是女人,自己和他一间房住了将近一年,这个人却毫无所察,真的是蠢笨如猪了。祝英台看着梁山伯,胸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祝英台:“梁兄,我家中来信催我回去,可能过段时间就要离开了。”
梁山伯:“看你年岁还小,出来久了想必家里担心,回去看看也好。”
祝英台:“我这次回家就不会再出来了,梁兄,你会...你会想我吗?”
梁山伯:“有机会我定回去看望贤弟的,贤弟放心。”
祝英台:“我家里有个妹妹,长得很是漂亮,与你也般配,我想把她说与你做妻可好?”
梁山伯:“贤弟切莫玩笑,我从未见过令妹。”
祝英台:“不用见!我是说,我那胞妹长得和我极为相似,看见我就知道我那妹妹肯定不差,我在家里等你,就这么说定了。”
梁山伯:“好吧。”
6.尼山书院日外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门口送别,依依不舍。祝英台嘱咐数次梁山伯记得来家里提亲,梁山伯也是满口应下。祝英台这才放心归家。
7.祝府 日内
祝英台看着马文才府上抬来的聘礼,百思不得其解,这马文才在书院时处处与自己作对,难道是看上自己所致?
祝英台:“马文才,你这提亲是何故?耍弄我吗?”
马文才:“在书院时,我以为你与那梁山伯是一对,所以生气,一直欺负你,但是你现在回来,我看得出,他不喜欢你,你不如嫁给我,我会真心待你。”
祝英台:“你没看错,我与梁山伯本就是一对,我不喜欢你,也不会嫁给你,你死了这条心吧。”
8.祝府 日外
接到梁山伯死讯的时候,祝英台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的,只听见马文才在她面前说什么,梁山伯是为了别的女人自杀的,她全然不信,她只是不明白,这人怎么就突然就没了呢?祝英台派人去梁山伯的家乡打探,得到的消息都是他已经死了,她甚至去坟上看过,那立着的碑上的字,仿佛不认识了似的。
9.祝府 夜 内
距离梁山伯的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祝英台觉得自己仿佛被抽了魂,整日昏沉,直到有一日她看到父母坐在一起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她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太过不孝,也许嫁给马文才也不错。
祝英台看着父亲说:“爹,女儿和马文才的亲事,你应了吧。”
10.迎亲路上 日外
祝英台坐在轿子里,手里拿着她和梁山伯曾经来往的信件,不禁泪流满面,深感对不起梁山伯,她在父母与梁山伯两方的愧疚之中几欲崩溃,终于在梁山伯的坟地附近命人停了轿子,哭坟之后,便撞碑而死。马文才站在一边,本只是想她能在成亲前彻底放下梁山伯,却怎么也没想到,祝英台竟痴情到这般田地,根本就没有任何阻止的机会。
马文才感叹着祝英台的贞烈,又想到梁山伯这个人,真的值得她这般付出吗?
11.梁山伯家日内
原来马文才之前被祝英台拒绝,回去后气愤不已,缠着他父亲去调查梁山伯,发现其家境贫寒,于是生出一计。
马文才:“梁山伯,我看你家境贫寒,可怜你,想给你一条出路,就看你走不走。”
梁山伯:“我不明白。”
马文才:“祝英台是女的,你知道吧?”
梁山伯:“我知道。”
马文才:“哼!果然,就只有那个女人蠢!我不许你去娶她!”
梁山伯:“我若娶她,她父亲或许能帮我做官发财,为什么不娶?”
马文才:“你若是要娶她,今晚,你和你娘就都活不了命。但你若不娶她,我会让我爹向朝廷举荐你,保你入仕途。况且,祝员外绝不可能让你这种穷小子娶英台的。你可别犯蠢!”
梁山伯:“既然他不会让我娶,那你还来威胁我做什么?”
马文才:“我只想让她死心。你有什么办法?”
梁山伯:“我见她,告诉她我不爱她,不会娶她不就行了?”
马文才:“这还不行,她若是执迷不悟,死缠烂打怎么办,那我不是要要等到地老天荒?”
梁山伯:“这可不由我”
马文才:“不行,你必须得死!”
梁山伯:“什么?”
马文才:“你放心,我不会杀你,我杀了你,英台更不会嫁给我了。你自己去死吧。假死,有个坟就行了,到时候她伤心有我陪着她,培养感情,然后我让祝伯父再劝劝她,她一定就跟了我了。过两天就办,你准备准备。”
12.梁府 日内
数年后,梁山伯已成一方父母官,仕途一片光明,妻妾在侧,倒是自在惬意的很。
马文才:“山伯兄,现在也是有府邸的人了,做官的感觉怎么样?”
梁山伯:“这还得谢谢文才兄的帮助啊。”
马文才:“这下年,对于英台,你可曾有过愧疚?说实话便可。”
梁山伯:“说实话,祝英台她很漂亮,又有才学,家境也好,当年我是想过娶她,让祝员外扶持我一把。但是您来找我之后,我就明白了,祝员外不可能接受我这种女婿,不如另寻他路,也容易些。当年的事,我也没想到她会闹到要自杀,性子着实太烈了些。”
马文才深深的看了梁山伯一眼,不再说话,离开了梁府,从此再无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