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离老母踏神道 ...
-
骊山之上,彩霞绕山,山中仙雾飘渺,云烟缠绵青草,松林郁郁葱葱。
黎山老母,体态丰盈,面善目慈。她一身玄金彩衣,轻轻一立,犹如腾云驾雾。她温和一笑,伸手轻抚身边这位即将离开她骊山的女子。
老母依稀记得,遇见这位少女,是在凡间山洪爆发,百姓纷纷至供奉她的庙里请求,她受百姓所托前去救百姓之难时,所收下的她。
老母领她回骊山不是因为她无依无靠,也不是因为她甚至连自己为何人都不知。而是,因为她竟然能看到老母真身。老母便知此人绝非一般。
老母曾以为她是神或是仙,可是在她身上看不到神气仙身。看清她身上,乃至脸上有坑坑洼洼的深灰色的斑点,老母也怀疑为妖魔鬼怪中一类。老母瞧这少女,也是面善目柔,即便是妖魔鬼怪一类,也能感化。老母领她回来,给其起了名,名曰——老善。教她生活,教她世事,教她读书认字,教她道德修养,乃至为她亲自研磨灵芝珍珠粉,日日涂抹她脸,让脸消去吓人的坑坑洼洼。
老母认为老善虽不属天资聪慧,但心思简单善良,如若能成个小仙也能为百姓添一份善事。于是便托东海洛神向岱舆神山尚尊要个弟子之位。
百年轮回一转眼,岱舆神山的尚尊要招收新弟子。岱舆山虽不及昆仑天山地位高,也不及蓬莱阁庞大。然而岱舆神山却是唯一一方能接纳来自魔界之气之地。尚尊天神所言,即便来自魔界之气,却非就成魔了,尤其是小魔,只要净化身上的涙气,便能成为仙神。
而尚尊天神,为上古神族之后,属上古神族,为尚尊君神。只是不欢喜天庭宫的闹腾,自便拜入岱舆神山天尊门下,称自为天神。天尊为天地之母之徒,独自隐于岱舆神山,自收尚尊这位唯一一位也是第一位徒弟之后,便开始了岱舆神山的一脉发展。
老母曾多次与洛神合力拯救凡间百姓,所以便为仙友。而洛神曾多次与尚尊赴南荒之地平息纷乱,便视为天友。老母拜托洛神之事也是十拿九稳。没几日便接到消音,让老善前往岱舆神山。
“老母,老善舍不得您。”
临别前,总少不了拖泥带水,老善撒娇般一头栽进老母怀中。
“老善,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虽在骊山只是三百年,这一生都是吾骊山之人。”老母却没有往日般心疼她,把她从怀里轻柔拉出来,无微不至为她整理脖子间的素白神蚕天丝围巾,神情自若告知老善。
这话道的是离别,却暗语告知老善,离开骊山,无论在何方,此处都望你所归。
“老母,老善去了岱舆神山,能常回来吗?”老善终是惦记这个让她有安生的地方。还有这给她安生感的老母。
老母轻轻摇头,从身上取出一个芪木所做的小盒子,轻轻一吹,盒子粉沫便不知不觉沾于老善耳朵。言道:“进了岱舆神山,便往仙家之道,仙有仙法,神有神规,此能容你随意自由行。以后一切的一切要听从尚尊天神。”
“是,老母,老善知晓。”老善也是孺子可教,性情乖巧,她清晰道着。
“老善,这灵芝珍珠粉你收好。”老母把一芪木盒子递给老善。
这灵芝珍珠粉也不是绝美的灵药,尤其对于老善这不知因果的灰色坑坑洼洼。不过,所幸还能治愈她的脸。
老母还为老善做了一条素白神蚕天丝围巾。以挡她无衣物遮挡的脖子。而耳朵,虽没有了坑坑洼洼,却是深灰色,与被灵芝珍珠粉治疗好的白皙的脸对照,很是怪异。所有老母才给老善销去灵芝珍珠粉,以用掩盖。
老善知道在骊山三百年间,老母为她治理身上怪异之像,也是事事入微。老善知道,她深灰色的耳朵,深灰色的手掌,还有全身深灰色的坑坑洼洼是无法治愈了。这灵芝珍珠粉是老母担忧她耳朵和手掌引起怪异而给她作掩饰所用。老善其实也别无所求了,所幸脸还能见人,脖子尚有老母做的神蚕天丝围巾,耳朵则有灵芝珍珠粉沫。
“若是用完,便让松子销话给你木兰姐姐。”老母悉心嘱咐。
松子是骊山松树的果子,子如米粒,老母用于通信。老善一来老母便往老善耳朵塞一颗,告知她,如果要传音,敲三下耳根便可。
老母长话短说,一小翻叮嘱,便放老善离去。
老善是第一次独自一人离开骊山。自朦胧在江河边醒来,随老母进了骊山,出行都拉着老母衣袖。
这一个小松枝编制的筛,听老母指令,把老善安然无恙送至岱舆神山。
在岱舆神山脚下,老善轻巧跳下筛,筛便自行往骊山方向离开。
覆盖老善眼内是一座比骊山还要高耸的山,只是这山光秃秃的,很是失色,比起郁郁葱葱的骊山少了几分生机盎然。
“尚尊天神,骊山老善前来求学……”老善依照老母的嘱咐,双膝跪于山前,烘手至额间,连求三声。
忽然间只见一身影出现,老善抬头。
一位翩翩少年,一身深蓝衣着打扮。
“随我来。”少年道着,便领着老善往山石里走。
老善倒是不诧异这穿石的功夫。只是穿过石头,便豁然开朗,果真是山外有山。
面前是清澈见底的江河,抬头仰望,一座座如凡间草屋的房子悬浮于空中,参次不齐,云蒸霞蔚。忽时,仙光微散,云薄生细鳞。
老善竟不知身跟这位少年何时变为年约七八岁的孩童。
童仙手一招,一株黄草便出现跟前,他站上黄草,黄草变得长而宽,他朝老善一本正经奶声奶气道:“随我上来。”
老善踏上这黄草中,一眨眼的功夫,便上至空中。
她踏上这坑坑洼洼的深灰色石头,倒是有几分熟悉感。
她眼观四周,方才在底下岸边所仰望瞧见的参次不齐,各自分开,像是断裂的草房子原来都有长廊相连。
看似普通的草房,黄草屋顶却是五光十色,青翠的藤蔓缠绵着木屋,如同镶嵌了翡翠玉石。
“随我到大殿,待第三万八千八百二十五界弟子集齐,尚尊天神便会出堂,为你们新弟子给予授训之礼。”童仙带着老善朝中央去。
只见中央是一口极其宽阔的井,井口彩烟缠绕,瞧不清世界。老善也随童仙一跃而跳,前方便出现广阔的天梯,老善紧跟童仙步调,心里还新奇般数起天梯,共一百八十八级。
天梯通往的正是大殿,大殿的顶是紫藤包裹,整所大殿为七彩奇石所盖。七彩缤纷,极其美妙,加上紫色宝顶,高雅至极。
在步履天梯之时,童仙便告知老善,大殿之后为尚尊天神寝堂,寝堂之后有一灵洞,为尚尊闭关之地。大殿正央,便是召见之所。而左侧雅堂,即与各地仙神的相议事务之所。
童仙叮嘱老善,若非召见之日,不得擅自进入大殿。其余岱舆神山种种框条架子,待尚尊天神授训礼之后,自有仙家一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