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一次出国 ...
-
2004年2月,任冉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德国法兰克福市参加产品展销会,同时在会议结束后,公司老板要走访一家机械厂---H公司,公司计划进口一台该厂的设备提高产能。
那是一次十分难忘的旅行。
经过漫长的飞行后到达法兰克福机场。走出机场,任冉畅快的呼吸清新空气。那是一个雪后初晴的傍晚,周遭显得无比宁静透彻。德国,这个在二战中被重创,被称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却到处是树,满眼望不尽的绿色。法兰克福的空气似乎要把人的肺也浸绿了。中国的公路两侧多是农田,但德国却宁肯从邻国波兰进口粮食,也不侵占绿地。
当乘坐大巴车驶向宾馆的时候,任冉看到马路两边停着很多小型汽车,住宅楼旁边,路边,一排排,一辆辆。领队介绍说作为汽车技术的领跑者,虽然德国的人口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大省的人口数量,但很多家庭都拥有两辆车,造成停车位特别紧张。当时的中国社会,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还不多,尤其在任冉所生活的北方城市,很少看到到处停满车的情况!不
过中国的发展速度超快,几年后,当任冉兴奋地拥有第一辆自用车的时候,才发现找个停车位相当困难,无处停车已经是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了!
按照出国参展条例规定,任冉一行入住的是一家五星级标准酒店。但德国的五星级酒店远远逊色于中国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一楼大厅似乎只有三十多平方米面积,电梯也只能站几个人,空间狭小。在酒店大门外的墙体上,任冉却看到了四个汉字“禁止吐痰”。汉字,只有中国人看懂的汉字,出现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外墙上!!!不知道到过此地的同胞作何感想?每出国的一个中国人,都该好好反思,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长途飞行后,大家都很疲惫,早早入睡。任冉并未感受到时差的强烈折磨!
法兰克福展览会规模很大,聚集了世界各地厂商,他们主要来自欧洲各国和中国。中国企业被专门安排在一个展馆里。当然那里也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地方。几十年的发展,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享誉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出口业的竞争早已不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而是中国企业之间的互相挤压。这次展览会效果也不错,毕竟出国参展的同行远远少于广交会,他们收获了近十份订单,几家同行业大采购商也对任冉所在的佳维公司感兴趣,愿意进一步洽谈合作!
短短五天展览会飞逝而过。展览会结束第二天,H公司的司机准时到达宾馆,载着任冉和老板奔向坐落于德国一个小镇的H公司。司机是个十八岁的帅小伙。他属于半工半读。学业完成之余就作为H公司的员工兼司机。小伙驾驶技术娴熟,举止也绅士得体,远没有十八岁楞小伙的浮躁鲁莽之气。
这就是德国享誉世界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成果。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一切以实践为核心,德国劳动者高素质,产品高品质。德国学生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也不会将大学宝贵的时光浪费在风花雪月之中,任冉还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求职时候的情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一次次碰壁。德国学生的经验早在校园学习中就已经积累丰厚,而且做中学,学习的效果更好!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任重道远,时间漫长。但孩子成长只有一次,有些问题不能只抱怨政府,抱怨体制,其实为人父母者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而不是一味的呵护他们,甚至出现大学生毕业几年都不工作,依然依靠父母生活的情况。
H公司的作风体现了德国人的特点,严谨加一点木讷。公司机械设备精良,工人严格按规则操作。比如扭动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中国人多是凭感觉将螺丝拧紧,拧不动为止。但德国机器制造的时候,会在每颗螺丝帽上刻一条小竖线,机器上拧螺丝的部位也有。工人在操作时候,即使人手的力气已经拧不动螺丝了,还是要想办法,借助更多工具再拧一点,螺丝帽和机器上的刻度线必须对齐才可以。小小细节,可以看出德国机械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H公司车间十分整洁,可能是德国人工贵的原因,操作工人很少。车间里除去机器律动的声音,完全没有国内车间热火朝天的喧闹景象。德国工人不急不躁,按部就班的仔细完成每一道工序步骤。
当大家走出车间的时候,刚好有辆集装箱车到仓库前装货物。在H公司仓库门前,居然有个下水井,发货物的时候,集装箱车轮会反复碾压井盖!当然集装箱压过的时候不会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因为这个井盖和地面严丝合缝,跟压在普通地面上一样!
任冉好奇的问H公司销售经理麦克,“为什么你们不把仓库门改动一点,避免车压到井盖上呢?”
“为什么要改动仓库门呢?这个井盖已经存在三十多年了,几十吨的货车每天都会压过去,井盖依然完好。根本没必要避开啊!”麦克还纳闷这个中国姑娘怎么有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眼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路上有下水井,下水井有井盖,井盖在路面上,车当然可以压过去。
但是,那是拉着机器的几十吨货车,三十年每天都在压这个井盖,在来自中国的任冉眼里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要知道国内的道路上维修最多的就是下水井盖,而且人踩在下水井盖上发生意外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其实H公司的办公楼也已经存在五十多年了。但在任冉眼里这楼好新啊,整洁坚固,完全没有岁月的痕迹。想到家乡三十多年的楼房都很少见了,即使有也破败不堪。房龄在二十多年的房子就已面临被拆迁的命运!
总之一句话,德国的东西质量就是好,特别好。他们用最好的材料,做最好的的产品。一劳永逸,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他方面,人民受益,没有资源浪费,国家自然发展强大!
参观到中午,H公司安排午餐,麦克特意载着任冉他们去了当地一家华人餐馆。德国人不懂中国菜,征求任冉老板点餐意见。老板这些天吃腻了西餐,很想吃吃面条,德国人也不谦让。结果真正的主随客便,麦克为H公司的大买主安排了一碗面条作为午餐。既然客人想吃面条,那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物吧,那就都吃面条吧,没有其他任何配菜!各位惊讶吧,与中国天壤之别的饮食文化啊!国内公司招待客户从来都是大饭店,满桌子菜,酒杯不干不下桌。不管你客户什么意见,反正那么多菜,爱吃什么你吃什么,总有一样适合你。你要是吃的少,喝的不到胃,那就是没吃好。主人一定使出浑身解数将你灌倒。这样的饭局也真够恐怖。
吃过午饭,双方继续商谈价格。H公司只给了很少的折扣就坚决不再让步。不做价格拉锯战。擅长砍价的任冉老板赵梅一点也没有发挥空间。机器质量实在是好,老板最后也就接受了!
中国人比德国人灵活许多,但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归程
当任冉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降落省城机场后,第一次感觉到家乡空气的干燥刺喉。德国的空气净化了任冉的肺,回到家乡反而不适应了。
曾经有一位意大利客户来工厂参观,见到任冉第一句话就问“你们这里的空气怎么了?”,当时任冉还奇怪,没怎么呀,空气好好的,很正常啊。现在任冉才深有体会。而且在去工厂的路上,到处可以看到建楼修路,意大利客户又是很奇怪“我去越南也是看到到处都在建设,怎么你们都在建房子修路?”在欧洲国家,很少看到建设的场景。太复杂的问题了,任冉也解释不清楚,只好说“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发展建设吧!”
中国的发展,何时可以不再是重复建设,不再以牺牲环境与能源为代价呢?
每年国内国外的展会提升了佳维公司的知名度,公司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订单像雪片般飞来。老板赵梅善于把握机遇,不断学习和提高,凭借过硬的技术,值得信赖的产品品质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佳维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几年时间,公司已经享誉国内外同行业之中。这其中,任冉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销售主力,公司近三分之二销售订单是由任冉完成的。任冉虚心好学,聪慧朴实,从最初不谙世事的毕业生,经过几年时间的历练,不断成长提高,已经成为工作上得心应手,处理问题游刃有余的业务骨干!
因公司发展需要,佳维公司新建了厂区。白色的办公楼,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车间里已经全部安装了德国进口设备),生产好的货品整整齐齐的堆在干净的仓库里,又很快被集装箱车拉走……,工厂里一片忙忙碌碌,红红火火的景象。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老板赵梅夫妇却离婚了!曾经恩爱二十年,风雨同舟的夫妇,在公司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差距也越来越大。赵梅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可谓满腔热情,呕心沥血!同时她善于学习和提高,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佳维公司能发展壮大,全是倚靠赵梅的胆识与魄力!而王志刚本身是技术人员出身,他对销售管理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有赵梅在,他更是落得清闲。在赵梅为了企业发展而四处奔波之时,王志刚却开始贪图安逸和享乐,有钱有闲的他甚至搞起了婚外情。这是赵梅万万不能容忍的,而王志刚也嫌赵梅无趣,像个钢铁人一样每天只有订单,生产……经历过无数次翻天覆地的争吵,在孩子的哭喊声中,最后他们不得不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