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过招 ...

  •   正式工作的第二天,老板娘于老师在把学生情况给路遥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在下午学生们到教室之后,把路遥正式介绍给了她的学生们。

      当孩子们几乎都从放学的兴奋中稳定下来的时候,于老师大跨步的带着略显羞涩的路遥往四年级的教室走去,并在路上告诉路遥以后这个班的孩子们就由路遥来带了,并告诉路遥班里其中几个孩子挺皮的,让路遥好好约束一下这些孩子们。而路遥也很受教的冲于老师点着头。

      来到教室,看到孩子们的刹那,路遥脑补了一下自己通过努力与孩子们完成一片,并想象着最后孩子们都学有所成,成绩斐然,然后自己很自豪的站在讲台说孩子们表现的很好,而孩子也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敦敦教诲。路遥仿佛感觉那一张张鲜红的奖状正在向自己招手的画面。再看看整齐坐在教室里面,一个个睁着兴奋探究的双眼打量着自己但还是按捺住心中的兴奋而规矩的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们,作为老师的神圣感在路遥的心里油然而生。

      在于老师的引导下,路遥向孩子们打了招呼,然后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正式通知孩子们自己就是他们的新老师,以后可以称呼自己李老师,并按照于老师之前的嘱咐,告诉孩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必须再找一个小本子把学校布置的作业都认真的记在上面,放学到这里以后,一定要把做完的作业交给我来检查,并且把记作业的小本子拿给我,只有我打了对号的并签完名之后,才算完成了作业,才可以收拾书包回家,同学们,都知道了吗?”这之后,路遥听到了整齐划一而且洪亮异常的声音:“听到了”。感觉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了,于老师就微笑着离开了,走之前还不忘回头叮嘱这些孩子们要听新老师的话。

      当看着于老师的身影消失在二楼的拐角处的时候,路遥之前脑补的一切美好画面都在瞬间崩塌,因为路遥所供职的学校有规定孩子在放学正式上课之前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是孩子们的间餐时间,为了防止孩子太饿,所以学校给提供一包牛奶,两个蛋黄派或者是一包干脆面,一根火腿之类的食物让他们在正式晚餐之前先垫垫。由于还没到上课时间,孩子们就蜂拥的跑到了路遥的跟前。

      正当路遥转过身来,准备和孩子交流一番的时候,路遥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和她的学生们斗智斗勇的相处模式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时,路遥只见一个长得很白净的小男孩脸上堆满笑容的恨不得一步三跳高的冲路遥走了过来。然后教室里面大多数孩子也零散的跟着他一起走了过来,剩下的一两个虽然坐在座位上,但眼睛也不约而同的往路遥这边看来,神经大条的路遥虽然有种动物园的大熊猫被围观的感觉,但作为老师的职业感还是让她感觉受宠若惊。所以她便也挂着招牌式如春风般的笑容迎接着孩子的到来。可是当听到那个白净男孩开口说话之后,路遥那招牌的微笑感觉一下子从春风拂面过度到了大雪纷飞,不言而喻,脸部肌肉瞬时僵硬了,因为路遥的感觉就像在经历了李老师那温柔的基本授课能力的面试之后,她又经历了一次极具挑战性的二轮面试。

      只听到那孩子面带微笑的问路遥:“老师,你知道三十六计吗?”

      路遥很不自然的回答了俩字“知道”

      白净小男孩继续穷追不舍,“那老师你知道背水一战吗?”

      路遥很是不自然的接着回答了两字“知道”。

      那老师你知道“背水一战”说的是谁吗?。

      路遥舒了一口气回答说是“韩信”。

      自以为已经过关的路遥被严正的反驳道“不是,老师,背水一战说的是田忌”

      然后路遥用自己尽量不带颤音的语调告诉孩子,“不是,田忌是田忌赛马的主人公,而背水一战说的是韩信的故事”。

      白净孩子显然对路遥的回答不是很满意,带着疑惑点着头,同时旁边的孩子也适时地咯咯的笑起来。笑得路遥心里直发毛。

      接着又有几个孩子用了一些“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问题砸向路遥,路遥感觉要眩晕了,心里想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新新人类,路遥当时很苦逼的在心理呐喊“谁来救救我呀,这些孩子怎么知道这么多呢?我不会被问到不会的内容,然后下不来台吧?”

      不要意外路遥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在一个小学时候的学习内容仅限课本,拿着一本只背下十几首诗的《唐诗三百首》就到处嘚瑟,向那帮父辈们在泥土里刨生计的孩子们炫耀自己的博学,至于诗里面的意思,以当时的智商,并不知道;初中时候在被窝里偷偷看完《三十部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等中考会涉及的名著,优越感强烈爆棚;高中三年奉职于理科,唯一和文学相关的就是课本和试卷上的语文基础知识;大学四年和文学绝缘;工作后第一次真正开始教学生,希望自己可以一次树立威信的路遥来说,这些城里孩子的知识面真的是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路遥似乎感觉到之后的教学是多么的困难。(当然,刚刚开始接手孩子们的路遥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高深莫测“的小屁孩们知道的高深的知识也只有那么几个,在路遥第一天到来的时候,全都一股脑的奉献了出来。)

      “铃铃铃,铃铃铃。。。。。”学校的铃声在路遥就要接近奔走的时候救了路遥一命,孩子们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那天孩子们的作业相对来说比较少,在加上于老师让一个老员工不时地到路遥所在的教室巡视。帮忙,孩子们的作业很快就做完并且检查完了,因为离七点孩子们的家长来接他们的时间还早,于老师就让路遥自己看着给孩子们布置一些任务,防止孩子们没事干乱闹。

      秉持着心理学人员的专业性加上“十八岁天空”中古越涛对的熏陶,路遥认为首先应该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才可以踏实的去学习,所以,路遥从一贯坚持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老板娘那里磨叽出了几张彩色的A4纸,然后让孩子们自己挑选喜欢的颜色然后开始作画,为了秉持与孩子们保持统一战线的教学方针和教学理念,路遥自己挑选了一张碧绿色的A4纸,然后在上面郑重的写下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和不得不做的事情,不管值不值得”,当时看到十四爷和若曦的这段对话,自己被深深的感动了,于是很文艺的写下这句话激励自己。写完字后路遥为了展示一下那份清高很是自信的画了一个简易版的荷花在上面。荷花是路遥初中的时候学到的一门技能,经过多年的锻炼,路遥已经把荷花的绘画技巧练得炉火纯青。就算别人不懂得欣赏,路遥也还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实实际的原因是现在只要想到,大学办集体社报的时候,宿舍里面的姐妹们挥毫泼墨,而路遥却因为之前被判定为小学生水平的绘画能力而被舍友们无情的赶到一边去拿着剪刀剪包装袋上图案,虽然最后社报得了学院第一名也很难感到自豪的时候,路遥就再也没有勇气画下其他的图案了。

      画画的间隙路遥走下讲台去看孩子们的绘画,孩子们可能是第一次在上课的时候做这件事情,他们显得异常兴奋,不断询问同学和路遥这个应该怎么弄,如果画这个张画好不好看,并且用半成品的画作向同学们进行炫耀。一堂课就在这样虽然有些嘈杂但还算融洽的氛围中度过了。

      最后看着孩子们差不多完成的画作,路遥瞬时找到了一种悠然于上的存在感,感觉他们的智商和思维水平和那个年代的自己还是存在相似性的,也还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因为由于知识面和接触圈的限制班里面的四个女生写下的愿望是那么惊人的一样,都是“老师”,只是相应的画面有所不同罢了。相对应的男生们的愿望就丰富一些。一个写下的是“艺术家”,一个写下的是“科学家”,一个写下的是“画家”,还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写下的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天下第一天才、帅哥!”虽然看到之后路遥在心里憋了一口老血,但是感觉今后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和他们一起分享,让他们去学习的。由于时间的限制孩子们的绘画创作在下课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因此路遥让他们回去继续创作,等到第二天过来的时候把最后的成品交给自己,然后老师会帮他们贴到墙上。

      就这样,路遥第二天的工作在新奇、忙碌与几丝生涩中结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