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札记 ...

  •   这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了《来自新世界》原著,想法比较杂乱,先简要录一个粗略版的笔记。

      (一)完成度

      《来自新世界》的完成度很高。所谓的完成度主要是指作者对作品世界观的整体把握,清楚每一处设定和情节在整体架构中的位置和作用。比如《红楼梦》尽管残缺,但却是完成度极高的作品。

      个人认为,检验一部作品的完成度是不是够高,有两个方法:

      ①在作品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读者是否可以根据现有内容之中的伏笔和线索,合理推断出后文必然会出现的重要情节。

      【按照百分制,我目前给自己打50分。】

      ②如果读者就设定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是在文本之中找到解释,还是需要另写一段文字来解释。

      通常说来,如果一篇作品要靠作者在文本之外进行大量额外解释才能基本达到逻辑自洽,那么作品的完成度一般不太高。

      【我目前给自己打30分_(:_」∠)_】

      特殊类型的作品不在此列。例如历史题材的作品。因为历史资料属于公开信息,作者不一定需要在文本中给出过多介绍。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两种提升完成度的方法:

      ①前后呼应,前小后大。

      在前文中布下一些看似闲笔的小细节,在很遥远的后文中以重要情节与之呼应。(《来自新世界》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我”和瞬划夜舟的时候,河面倒映着星空,这一幕在后文中东京地下洞窟里被呼应。)

      ②使用谶言、预言等形式,适度预告后文情节。

      就我个人而言,这两种方法其实可以算是强迫自己提高作品完成度的手段。用得好的话,可以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

      不过用在网文写作上有一定的风险,万一没想好,可能会卡文卡得很狂乱,或者修文修得很心酸。(っ╥╯﹏╰╥c)

      (二)思维量

      一个相似的核心创意,“好”与“平庸”甚至“差”的区别不是想到了什么,而是想到了什么层次。

      比如,“不同群体之间如何维持均衡”这个问题,《来自新世界》里是攻击抑制、愧死机关、旧人类改造,《三体》里是黑暗森林法则,我的文里是所有人的鸵鸟心态,幻想“我不打人,人不打我”。

      【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到这里多说一句,作为科幻小说的点子,“愧死机关”和“黑暗森林法则”并不算惊世骇俗。因此也有人说,它们的思维含量并不高。

      我个人觉得,这有点像那个“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结论固然简单,但在此结论出现之前,其实有一道很难跨越的思维门槛。另外,想出一个点子,与“用一部世界观完整的作品诠释这个点子”,难度不在一个级别。

      不仅如此,《来自新世界》里对于“为何人类需要攻击抑制和愧死机关”有充分的说明。至少是在作者给定的世界观框架内,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演化结果。)

      思维量是一点一点训练出来的。一个差的创意未必不能变铁为金,很可能只是差在临门一脚。

      保持思考的习惯,每一篇作品都比前一篇想深一点点就可以了。不必等到想法完全成熟才写,否则的话,以网文写作而言,成本太高。(※这里所说的【想法】仅指一般性的、作为训练用的点子,通常是在大众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独特而宝贵的点子不在此列。保护自己的灵感和创意。最宝贵的点子,一定要有最完美的实现。)

      (三)风格

      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古风与科幻的混搭,《来自新世界》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