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4、黑云压城早 ...

  •   近来文璟和爱玲经常吵架,婉凝作为爱玲的闺蜜,已经参与了“战局”,而文琮则是时不时陪着文璟喝酒的“难弟”。刘太太掐指一算,大概是因为文璟和爱玲的七年之痒快到了。而“置身其中”的婉凝和文琮却各有各的理解。近来东北战事吃紧,连救济社收留的东北难民都日见增多,一些小众报刊和新闻电台的报道更是情形甚重,近似“魔窟火海”,文璟此时赴东北,恐怕陷入危局,或许性命堪忧,爱玲不愿文璟只身犯险,名为争吵,实为担忧。而文琮则从政治角度理解,文璟答应何老总调研张氏军阀的东北空军,猜想不日将其纳入中央空军,在日本军队进犯之际,总有内讧之嫌;而爱玲,大概是支持先一致对外的一派的。夫妻难得争吵背后的是不同政治主张的碰撞。
      当然,“知子莫若父”,刘老爷知道无论他们如何劝说,文璟都要走这一遭,于是早早给能嘱托的东北人脉一一派了电报,又叮嘱了文璟,办完事便早回。
      社会局势,向来是牵一发动全身,虽然刘家和救济社都在租界内,却也能透过旁的是感受东北局势的紧张。
      某日一早,婉凝正与刘太太、静怡吃早饭,佣人便来传话,“三少奶奶,救济社的电话。”
      先前在李顺记作账房的林先生,现今是共济社的行政副总管,电话是他打来的。
      “顾小姐,从过年到现在,救济社丢了四位老人,我们找了十几天不见踪影,我想请示您,是否报警?”
      “自然是要报警。”婉凝端着电话,颇为自责,今年家里事多,她竟有十几天没到救济社处理公事,走失老人这样大的事她竟不清楚,“你们立刻报警,我这就过来。”
      “这四位老人,分属于一社和二社,一社属于法租界,二社属于公共租界,这两处的华警,顾小姐是否要先沟通沟通?”
      婉凝顿时明白了,租界外籍巡捕多为租界权贵谋利,拥有高度自治权的法租界巡捕尤甚,福利院内走丢的无固定户籍的老人的案子,恐怕只有真正有正义感或拿了颇大人情的华警才会抬手管管。这种年代,真正有正义感的也要先填饱肚子再说,所以所谓“沟通沟通”,毋宁说是先“打点打点”。当然,这也是老人丢失二十天后才选择报警的真正原因。
      电话那头的林先生大抵在婉凝的停顿中听出了年轻东家的为难,他于是又补充道,“今早社里几个壮年出门找人时,正好遇上来送年货的杜家人,现在杜家的一些小兄弟也在帮忙寻找,这事,恐怕惊动了小杜先生。。。”
      事情闹大了。
      婉凝又请林先生大概说了事情经过,四位老师的基本情况,才道,“我就来。”婉凝自觉没时间迟疑推敲了,放下电话,来不及跟刘太太解释许多,只说社里有事,连声道歉便上楼拿外套和提包。
      刘太太倒难得理解,等婉凝往外走时,已经安排了家里的车子在门口等,“如今天气冷,坐黄包车会着凉的,让家里车子送你去吧。”
      一通安排利落连贯,确是没给静怡任何插话的机会。
      婉凝先去了位于法租界的一社,她到达时,小杜的得力助手何勇已经在会客间喝茶了,见婉凝走进来,便行了礼,又客气道,“顾小姐节哀,一社的两位老人已经仙逝了。”
      婉凝一路过来,已经预料了最不好的结局,消息亦算是“意料之中”,“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国民政府有哀民政策,临近年关了,收留流民的福利机构可以按照人头予以贴补过冬费。”林老先生先道,“有些不法之徒把老张老王拐走又卖给小福利院,报人头赚钱。”
      林老先生一边念叨鼻头就酸了,那是两条人命啊,说没就没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小福利院,不过是拐骗了一些难民的大杂院,凭着人头领政府的救济粮,领了钱,便把人做掉了。”
      婉凝也没注意到自己正扣着手,她略缓缓,道,“还是何先生有办法,不知为什么共济社打探消息十几日都没有回声,何先生才用了半天便破了案。”
      何勇想,这闺门大小姐到底不知江湖事,却也直言不讳解释道,“原因亦很简单,都是些弄堂里混的小赤佬做的龌龊事,自然是相互帮着隐瞒的,阿拉小兄弟使些法子便一供十了。”
      婉凝微微点头,何勇话头精简,可她又如何不懂。
      只听何勇又道,“公共租界那边的情况,阿拉兄弟也去问了,要晚些有消息,顾小姐先稍安勿躁罢。不过,只怕也不是好消息。”
      婉凝先谢道,“无论如何,有劳何先生了。”
      何勇怕她真忘了谢正主,这时摆摆手笑道,“顾小姐莫要折煞我了,侬知道的,我们都是按吩咐办事。”
      “替我谢谢小杜先生照拂。”婉凝这时才补充道。
      “顾小姐宽心罢,小杜先生已经打过招呼了,这些不懂事的新人以后也不敢坏了规矩了。”何勇这时就要告辞,“今早本是受了小杜先生命令,来给共济社送年货,年货已转交林先生。小杜先生让在下带话,顾小姐过年好,等过了年,杜宅唱堂会,请顾小姐务必赏光。”
      “有劳何先生,替我问候小杜先生。”婉凝也微微颔首,却没应允堂会赏光之事。
      何勇离开救济社便直回三鑫公司复命,小杜听了何勇一五一十地陈述现场发生的事,又对旁边的景然道,“侬这下放心了,顾小姐的事又顺利解决了。”
      景然笑笑喝茶也不说话。
      何勇曾在无人时请教过小杜,为何那么替赵先生操心他心上人的事。
      小杜只回他,“子非鱼,安知鱼之盘算。”
      小杜自然不是只看在景然面子上才如此关心婉凝之事,但他不介意让景然和众人都觉得他是看在景然面子上才对婉凝的事无求自应的。
      婉凝从救济社回来给爱玲打了通电话转述这一通事情,少不得感叹,如今的世道怎么风向诡异,似乎少了“地头蛇”的帮扶,即便是有政府支持的福利院都生存艰难。
      爱玲却意外地“识时务”,点拨婉凝,“小杜先生的父亲前年便是法租界公董局的董事了,去年蒋公还亲自会见过杜先生,如今政府有多少事都要靠其斡旋,救济社有事情劳烦到三鑫公司的人,倒真是稀疏平常。”
      婉凝沉吟不语,总觉得身上和心里,哪里有些不爽利。
      好在这一风波过去,救济社又回复往常,年前刘老太太赠予的店铺里开始销售共济社出品的药皂,来回运输之事也委给共济社内青壮的劳力,社里的好些人,终于有了稳定的自食其力的收入。
      刚出了正月,便是COZY公寓的开盘售卖典礼,这一两年沪上流行中产公寓,这番生意,除去拼时髦、拼品位,更重要的是拼时效,COZY从设计到建造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但选料优质,装潢品位极高,加上民国21年底边开始紧锣密鼓地宣传,贝先生又在贺岁档的电影中植入含有“COZY Apartment”的台词,还未正式开盘售卖,便早有各路买家通过各方关系,请贝麟好心为其留房。
      开盘典礼更是各路达官新贵和当红明星云集,隔壁售房处则是还未开售便已由达官新贵们委托的代理人们排起了长队。
      贝麟这日穿了一身英格兰格子西服,配灰色丝绒领结,手上戴着贝家族徽的袖扣,梳着大背头,端着酒杯款款从人群中走来,文琮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淡定着看着他,心想,他真是找了个极为互补的好合伙人。
      贝麟这时坐到文琮身边,文琮则跟贝麟碰杯,道,“Congratulations!”
      贝麟笑道,“叔父这样的金主,是可遇不可求的。”
      文琮很是赞同贝麟的说法,贝润生叱咤商场三十多年,向来强势有主张,这间公寓的项目周期又很短,但在整个公寓的设计、用材用料方面很愿意尊重设计方,项目的执行也没有因为周期短而放水,执行的完成度非常高。这样的金主,确实百年难得一见。
      文琮赞美贝麟道,“还是你有眼光。”
      “侬这是情场得意,得了便宜又卖乖。”贝麟道。
      文琮哈哈一笑,“真夸你眼光好。”
      贝麟知道,中产公寓这种快捷商业项目并非文琮心头好,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工业建筑项目,最珍视的还是在建两年多的虹桥疗养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