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4、15 ...
-
仙凤姑娘盲目地行走在漆黑的田塍上,一阵清风吹过,使她头脑清醒了许多,不由得扪心自问:自己此次下山目的何在,难道说只是在江湖上招惹是非,百般呈强,姐姐们不就是前车之鉴吗,既然自己决心脱离五毒教,就应该一改往日禀性,善待人生。仙凤姑娘深深地吐纳了一口气,感到胸中轻松了许多,她抬头向四处瞭望,见北方三二里处有一星点火光,于是便加快了步子朝亮光处而去。
等仙凤姑娘来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个小镇,镇上有家客栈,门前挑着灯笼。仙凤姑娘信步走进客栈,但见客栈里还坐着不少人,正专心致致地听一个江湖艺人口沫飞溅地说书,仙凤姑娘找了个角落坐下,早有店小二递上香茗,且听那艺人娓娓道来。
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相传这年中秋佳节,皇宫庭内喜气洋洋、热闹非常,宫娥彩女忙忙碌碌,正在为娘娘、公主准备盛宴,以备赏月。
天近二更,正当娘娘、公主兴趣正浓,忽见皇宫内院刮起一阵黑风,扇灭了擎天烛,吹灭了宝莲灯。等黑风过后,宫庭里唯独不见了公主千岁,宫娥彩女大呼小叫乱作一团。
后来惊动了万岁皇爷,一道圣旨颁布天下,要是谁能探得公主下落救得还宫,愿招为驸马,永享富贵荣华。这么一来可真是轰动了天下。
却说终南山下有户人家,家中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取名二楞,是个忠厚老实人。且说八月十五这日,二楞为了给母亲治病,上山砍柴卖钱抓药。只因路途遥远,山道难行,等他砍得两捆柴,天已交二更,正当二楞肩挑柴担行至半山坡时,突见迎面卷来一片黑雾。二楞听老人言讲这种雾大多都是妖雾。二楞心中发慌,便急忙放下柴担,从背后抽出利斧,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黑雾狠命掷出。说来奇怪,那股黑雾被二楞投了一斧,竟改了方向,经直地朝那厢绝壁间一个山洞里扑去,霎时间消失。二楞四处寻找自己的斧子,却怎么也找不到,正当二楞为失去斧子犯愁时,突然眼前一亮,竟发现不远处有只精巧别致的绣鞋,只见上面镶金嵌玉,十分珍贵。他赶忙拾起揣在怀里,哪里还顾得斧子,挑起柴担兴冲冲赶回家去。
二楞回到家中,拿出绣鞋,将事情的经过对娘亲说了一回,老人为二楞因祸得福而欢欣。后来,当二楞得知公主千岁失踪,皇帝颁下圣旨,不论朝中官员或是黎民百姓,只要知道公主下落,救得公主还宫,便招为驸马。这才怀揣绣鞋进了京城。二楞接了皇榜,被带到金銮殿面君。二楞呈上绣鞋让皇上辨认,不妨正是公主之物,万岁皇爷令严虎将军率领五千人马,跟随二楞前去寻觅公主下落。
队伍浩浩荡荡,展纛擎戈,一路往终南山而来。二楞骑着高头大马,身佩镇妖宝剑,众拥之下,也显得八面威风。
一行之众来到终南山顶,二楞令人取来绳索系在自己腰间,从崖顶上缓缓攀下。二楞进得山洞,四下察寻,果然见公主千岁被囚禁在洞中,二楞从公主千岁口中得知,劫她到此者乃千年猿猴,此猿猴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通人性,能飞行。这孽障劫持公主千岁的目的,是想与公主成其百年好合。看来孽障倘有攀龙驸凤之心,何况世俗之人。
当二楞问及那猿猴下落,且听公主道:“劫我那日途中,不知被何人伤了一斧,至今伤口未愈,此时大概是寻噬草药去了。若不是那孽障受伤,恐怕我早已不保贞洁了。”
二楞道:“趁那孽障不在我们还是即早逃离此地,若等那孽障回来就麻烦啦。”
公主道:“相公哪里知晓,那孽障神通广大,就算是今日逃去,明日它还会把我劫来。”
二楞道:“如此说来,只有先设法除掉它。”
公主道:“单凭相公一人谈何容易,定然危机重重。”
二楞道:“为救公主千岁能出火海,小民纵然是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不过,看来此事须得公主配合。”说着便贴近公主耳旁如此这般交待了一番,公主连连点头。
工夫不大,果然见那千年猿猴转回洞中,公主按照二楞吩咐,以改往日容颜,哄得猿猴欢欣。那猿猴要与公主行其好事,公主只得面含羞涩地劝阻道:“我现在已是你的人了,你还怕我插翅飞了不成,眼下你伤势未愈,不要图一时快乐伤了贵体。再说,我乃当朝金枝玉叶,就是成其百年之好,也得等你伤愈,举行个仪式,喝杯合卺酒,怎能如此草率敷衍。”
猿猴见公主说得头头是道,也就不再揪缠,独自躺在床上歇息,稍时酣声如雷,呼呼睡去。
二楞哪能错过这大好良机,从暗处闪将出来,悄悄地走到猿猴身边,举起宝剑向猿猴颈上砍去。
猿猴一声怪叫,身首异处,血如喷泉,横尸山洞。
二楞斩了妖孽,召唤崖顶上的官兵放下箩筐将公主救出,等把公主掺扶上轿速速送走之后,当官兵将二楞拉至半山腰时,严虎将军却令人将绳索砍断,可怜二楞身堕悬崖,十有八九难保活命。
原来这严虎将军为了贪图皇帝恩宠,好大喜功,他早与奸相生父严松合谋,设下诡计,以图横行朝野,巅覆朝政。不料苍天有眼,也算二楞命不该绝,被岩壁间伸出的小树挂住才未曾丧命。
二楞侥幸生还,前思后想实再怒气难平,这才二次进京。他凭着公主临别时相赠的信物,进了皇宫,不想正赶上严虎将军与公主结拜天地。好个二楞,在朝中忠臣的说明下,假冒太监混进宫内,大闹皇宫,将搭救公主的经过一一禀明皇上,又有公主当面作证,皇上龙颜震怒,将严家父子罢官为民,发配边疆。满朝上下无不欢欣。
等江湖艺人讲完那段故事,天已近四更。仙凤姑娘回到住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联想起自己以前在五毒教的所作所为,不免倍感愧疚。她又想起落凤岭上那惨不忍睹的一幕,同时也想起那位少年,说实话,她并不怨恨那位少年,本来吗,是四位姐姐不听劝阻,贪图人家身上的武林至宝,找上人家,才招来杀身之祸。仙凤姑娘却反过来认为那位英俊萧洒的少年,才是天下真正的男子,他那坚实宽大的胸怀,给人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能真正有这种感觉的人当然是女人,自己不也是女人吗?只可惜今生无缘,假如能与此人并驾驰骋江湖,那将是何等的快乐。仙凤姑娘想着想着朦胧中刚想入睡,不觉被房顶上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惊醒。看来这江湖上的恩恩怨怨可说是无休无止,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真可谓人在江湖,永无宁日,有道是:秋风过处花叶少;人生道上坎坷多。
少年王康熙在武林英雄大会上掌震五毒教巨魔颜素光,早有飞鸽传书到五毒教总坛,使五毒教教主金剑书生暗中震惊,他说什么也想不到江湖上何时出现这等棘手的人物,竟敢明目张胆地和五毒教作对。说实话,在最近几年里,五毒教所到之处,皆草木俱惊,人人望风而逃,生怕与五毒教结下梁子,招来杀身灭门之灾。如今难道说世道真的变啦,竟有人胆敢逆流而行。据悉,此人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尽管金剑书生不知此人是何等来历,属于哪帮哪派,但足以使这位魔中之魔大发雷霆之怒。于是,他派出教中一等一的杀手——护坛使者,沿途追杀。
这护坛使者原是江湖五怪,早在江湖上恶贯满盈,但五怪武功高强,凶残歹毒,杀人如麻,江湖上无人敢拿正眼瞧他们。
这江湖五怪的老大叫皇甫一鹤,人称怪手;老二人称怪招徐宏;老三怪腿丁松;老四怪刀关德宗;老五怪剑郑焕雄。
记得十多年前,正是中州巨豪万丙义的七十大寿,武林贴发出后,黑、白两道的知名人物都集聚中原,前来为万丙义拜寿。记得当时,只因淮南黑虎帮的少帮主寒剑生不知道江湖五怪的来历,见他们竟恃才傲物地坐在主宾席上,不过多看了五怪两眼,被五怪中的老五怪剑郑焕雄一顿喝骂。寒剑生心中不服,便与五怪发生争持,谁知一夜之间,淮南黑虎帮三百余口无端死于非命,使整个武林震惊。尽管江湖中人明知是江湖五怪所为,但也无人敢出面追纠。
十多年过去了,想不到这江湖五怪又成了五毒教的爪牙,充当了五毒教的护法使者。
少年王康熙离开了武林英雄大会,恰巧也投宿在小镇上那家客栈,他正准备歇息,突听门外有人叫骂:“小子,你真是狗胆包天,敢与五毒教抗衡,真是螳螂挡车,活得不耐烦了。我说你还是赶快出来跪地求饶,大爷或许念苍天有好生之德,放你一马,如其不然,定让你死得难堪。”
少年王康熙知道五毒教恶名远博,不会善罢干休,但事已至此,他也绝不是怕事的种,只是没想到这些歹徒会来得这么迅速。
少年王康熙一声虎啸龙吟,破窗而出,为了不殃及鱼池,他跃上房顶,飞身向镇外驰去。
江湖五怪大喝一声:“哪里逃”便尾追而来。
少年王康熙施展脚下功夫,不多一时,早来到离镇五里外的一片小树林旁,刹身站稳。五怪旋即赶到,一字排开,双方就此摆开战场。
只见老大怪手皇甫一鹤抢步向前,一技拨云见日直取少年王康熙上路,来势凶猛足可开山碎石。少年王康熙急忙双手齐架封住来势,不想对方腋下又生出双拳,直捣少年王康熙中路,少年王康熙不免大惊失色,他从来未曾见过一人竟有四臂,且杀着同样凶狠,少年王康熙急忙收腹后退两步,仔细观瞧,对方那暗藏的双臂来得快,收得也急。功夫稍逊之人很难看出其中玄奥,难怪一些江湖好汉伤于他手,到死也不明白个中原委。
老二怪招徐宏见大哥一击不中,契身向前,怪招迭出。少年王康熙只见眼前数条臂影狂舞,根本分清哪条是虚哪条是实。他索性也不封架,一式乾坤回轮掌推出。这只不过是乾坤回轮掌中的第三式,名曰梨园摧花。也就是说在十数丈方园里一掌推出,那回轮的气浪可将周围花木尽数摧毁。怪手皇甫一鹤,怪招徐宏虽说不知此掌利害,但他们早有耳闻,就凭笑魔颜素光那份能耐,也不抵这小子一掌,他二人比起笑魔颜素光又能高明到哪里。于是,怪手皇甫一鹤,怪招徐宏不敢出掌硬接,急忙闪身朝两厢躲开。这么一来,可苦了二人身旁的怪腿丁松,怪刀关德宗,怪剑郑焕雄。三人咋觉一股强劲的气浪迎面撞来,要想躲蔽已是万万不能,急忙中三人拼尽全力出手硬接,突听一声炸响如同天崩地裂,但见三个老怪物的身子被震退五步,胸中只觉得五脏移位,血气倒流,三人急速运功调息。再说怪手皇甫一鹤和怪招徐宏虽说躲过掌锋,但却被同伴荡回的气浪迫退三步,顿感心中极闷。数好的这江湖五怪原是成名已久的角色,否则,早被少年王康熙那一技梨园摧花毁于当场。江湖五怪说啥也不相信,在对方那看上去轻描淡写的挥手间一招落败,想来还有何面目再在江湖上立足。于是,众人随着老大怪手皇甫一鹤一声呼哨,五条人影疾退若风,霎时间走得无影无踪。
双方来得快走得也急,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大地仍是一片谧静。
等少年王康熙返回客栈,天已近黎明。经过一夜的打斗奔簸,少年王康熙感到有些疲倦,想来在这光天白日里贼人不敢肆意妄行,却好静心调息。
少年王康熙正在客房内闭目养神,咋听见隔壁房屋里传来撕打声,而且还有一女子大呼救命。少年王康熙生就的侠义心肠,他岂能坐视不管。于是便冲出房门,快速来到隔壁房内一看,原来是两个劲装打扮的人,弃图对一个姑娘非礼。看那女子冰清玉洁,绝不像武林中人。那两个劲装打扮之人见少年王康熙到来,便破窗而逃。此时,那女子见两个歹徒逃窜,满脸恐惧,跌跌撞撞扑倒在少年王康熙怀中,少年王康熙半推半就,生怕对方摔倒,便搀扶她躺在床上。不料,当少年王康熙转身要走之际,躺在床上的姑娘猛然起身又向少年王康熙背上扑来,而且手中攥着一把两寸多长的金剑。少年王康熙直觉得一股寒气逼颈,便急速向前飞跨一步,接着一技回手摘星扫向那女子耳门。那女子快,少年王更快,眼看着那把巨毒金剑离少年王康熙的肌肤只差寸许,而那女子的头颅已被少年王康熙扫中,一股阴魂飘飘而去,顿时香消玉粉。
尽管说少年王康熙一技得逞,然而,当他看到那女子手中紧攥的金剑,和凶神陈天龙临终前给他的那把金剑一般无二时,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想不到这女子也是五毒教派来杀害自己的顽凶,而且还演释了一出苦肉记。由此可见,五毒教在对付自己这方面没少下功夫,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少年王康熙在心里暗暗嘱咐自己:以后处事千万不可莽撞,以免中了贼人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