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挨打 ...
-
5
魏钊上辈子是出了车祸,没钱交医药费。家人把他轰出来了,刚结婚三个月的老婆也跑了,魏钊最后一点求生的希望也就熄灭了,这才想不开跳了楼。
一早儿,魏钊拿出个魏光用过的注音本,和一个铅笔头儿。在本子背面工工整整的写上:2011年12月24日,不要出门。然后把注音本和铅笔藏在小家的空地上。那是他上辈子出车祸的日子......
魏钊爸的哥们儿昨天来找他了,俩人商量了一下午,今儿一早魏钊爸就去了市里。魏钊妈在家一句话也不说,魏光在小屋写作业,魏钊怕他妈撒火,拎着魏明去了大伯母家。
大伯今天也在家,这就立冬了也没什么事儿了。大伯母在炕上纺线,小纺车儿吱呦吱呦的转的飞快。魏明喜欢看纺车儿,专注的盯着,大伯摸摸魏钊“二儿,你妈说没说啥时候上学?”魏钊说“说了,我妈说明年开学再去,今年去了也跟不上,费钱。”一旁自己玩儿的魏明突然搭了话儿“不是,嗯嗯,妈说,二儿上学,抻几年,岁数儿大了,就不用去了。”
大伯母的纺车一下子停了。大伯扔了旱烟,骂了句“俩混蛋玩意儿。”其实魏钊真不知道他妈说过这话,估计是晚上睡觉跟他爸说的,叫魏明记住了,小孩子听不懂好赖话儿,就学嘴给他哥听了。大伯把魏明抱起来,问他“三儿真聪明,妈说啥都记得住,那三儿知不知道你爸说啥了?”
小孩一听夸,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儿,乐呵呵的把他爸妈的话学给他大伯“爸说,爸说抻不了,主任过年还得来找。妈说让二哥住姥家去。”魏钊抿抿嘴,他没想到原来他爸妈压根儿就没想让他上学。上辈子他很少出去串门儿,魏明也没给他学过这话。
大伯把孩子放在炕上转头出去了。
等晌午魏钊回了家,才知道大伯原来上家里找他爸妈来了。他妈拉着脸子抱过魏明,抄起烧火棍子就打在魏钊身上“出息了你个妨家玩意儿,还知道找靠山,啊,我让你找,让你找。”魏钊不躲不动的任她打。魏明吓得哇哇大哭,边喊“不打,妈不打,哥哥。”魏光在门后趴着,他妈打魏钊一下,他缩一下头。
农村烧火的棍子都是木头的,有成年男人拇指粗,魏钊妈又是下了狠手,木棍打在身上是真疼。可魏钊没躲,他就是这么个傻子,不分时候的范倔,常常找不到重点,重感情,也有点小心眼儿。
等他妈打够了,甩了烧火棍子去哄魏明,魏钊才一瘸一瘸的拐进后院,在小棚子里坐下,脑袋轰轰的。两辈子,他也没躲过挨打挨骂的命,真不知道他再活一遍是干啥。想进自己的小家,又怕被人看见。只能躲在这放杂物的小破棚子里等着疼痛过去。
其实上辈子魏钊每次挨了打就会去老房子。是他老太(太奶奶)那会的土坯房,老太死了以后那房子就没人住了,不是不想住,而是不敢住。
那房子据说很邪乎,老太活了92岁,比他爷爷活的还长。死的那天本来已经进气多出气少的老人突然就坐了起来,跟站在地上吓呆了的魏钊爸和大伯还有奶奶说:“你爷来接我来了,我到时候了,我走了以后你们就分家吧,老二家的生了二小子就叫魏钊吧。”刚说完窗户根儿下就刮来一阵黑旋风,老太太就没气儿了。
从那以后,村里人都说那房子邪乎,因为那年魏钊妈真的生了魏钊。那年头农村还没有啥做B超看是男女的,所以这孩子生下来,村里原本不信的也觉得那老房子邪行了。
后来奶奶做主,就取老太给的名儿。可那房子却是死活没人敢接手了。魏钊大了以后也听他奶奶讲过这事儿,可他不怕,因为他见过那个已经死去的老太,可是他跟他爸妈说的时候,两口子骂了他一顿,说他撒冷战(梦游)了。
可魏钊真的见过那个老人,他五岁的时候去那院子里玩儿,天黑了也没人找他,院子里的老太太说“魏钊哇,还不回家,你妈该找你了。”魏钊就回了家。回家问他爸院子里的奶奶是谁,把两口子吓得一宿没睡觉。之后就把那院子的拍子(用树或者玉米秸秆扎的一人高的栅栏,类似院墙的作用)锁了。
这回魏钊是实在疼得厉害了,只好挪到后院小棚子里躲着。
等晚上魏钊大伯来找他爸,没看见魏钊,魏光才说“二儿在小棚子里,我看见他晌午进去了。”魏钊大伯进去一看,魏钊躺在地上,脸通红。魏钊大伯气的抱起他就往外跑,只丢给两口子一句“回来再找你算账!”
魏钊他爸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听媳妇儿叨咕完也没说话,出去找自己大哥。大伯抱着魏钊一路跑了八里多地,到了医院大夫给量体温,已经烧到40度了,赶紧找来值班的所有大夫急救。等天亮了魏钊烧退下去些,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么小的孩子,这么个烧法,不死也得傻啊。再看看小孩那一身紫印子,这父母心也忒狠了。这是把孩子往死里打啊。
大伯看到魏钊身上的伤痕,一天没吃饭,等孩子烧退了,裹着自己的棉袄抱回家,就去镇上老三那把魏钊奶奶接了回来。
魏钊在炕上睡的迷迷糊糊的,身上暖和了,就是还有点疼。听见大伯说话,屋里好像人还挺多。
魏钊大伯抽着烟,半天才开了口,“妈,今儿把您老接回来,是有事儿说,老二家里三个小子,日子过的紧吧,本来二儿我是想自己过过来养着,可家里也没力负担了。魏国十八了,该说媳妇儿了,房子得盖。魏佳上初中住校也得花,去年老姑就说想过继二儿给她养老送终,那时候老二不同意,我也觉得自家孩子不能给别人,没答应。可今儿这么看,这主,我做了。二儿过给老姑,以后等老二两口子百年了,也回来送终。其他的,就按着亲戚过儿(方式)走动,您看行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