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过了开业的前三天,结束了八折活动,还是有很多的顾客因为美味食肆菜品的独特和好吃的味道来光顾。

      与此同时,食肆的八折活动结束,之前拜托王安石写的故事吴茕安排了一个说书先生开始讲。

      每天夕食食肆开门过一刻钟等众人都点完菜了,说书的人就会一拍醒木开始。

      “上回书说到...”故事是一位大家闺秀锦娘跟随母亲上香,偶遇了赶考的落魄书生,回城路上小姐坐的马车车辙坏了,碰巧是这书生搭救,两人从此日久生情。

      这个故事每天都由说书先生读一部分的故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采将原本吴茕枯燥的梗概写得绘声绘色。到现在很多人不仅是来美味食肆吃饭,还是为了来听锦娘的故事的更新。

      吴茕感觉他们和现代那些吃着饭的时候爱看小说或者爱追剧的人一样着迷。

      “锦娘与这郎君日久生情,情痴至此竟开始寻死觅活。父母爱女心切,终是允了这婚事。念及爱女远嫁,父母仍忧心不已,便备下万贯嫁妆,以求她日后生活安稳无忧。”

      吃饭的也不吃了,开始窃窃私语起来,“霍,万贯嫁妆,这锦娘父母真是很疼爱这女儿了,这嫁妆在哪应该都不少了。”

      “真是,这书生可要好好对待这锦娘,不枉人情深一片。”

      说书人一拍醒木,安静下来。

      听着说书人后续各种细节描述讲着锦娘婚后的幸福日子,众人这才脸上带笑继续边听边吃,“只可惜一场意外,锦娘父母竟是双双身亡,这书生便高调地将自己的表妹接进家中,而这表妹腹中孕育已三月有余,此事除了锦娘书生家中人都已知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半个时辰过去,说书先生讲到这里停下,收拾东西准备明日再讲。

      众人还沉浸在锦娘和书生的故事中,突然一个怀孕的表妹出现,打破了之前的一片美好景象。

      这个时候,两个尖嘴猴腮的男人吃完了桌上的食物,又看着说书先生说完了今天的故事,互相对视一眼,一人快速将什么东西扔进嘴里,很快身体便朝一旁歪了过去,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食肆这个时候刚刚听完故事,正是坐着很多人讨论接下去可能发生的剧情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引起了一片哗然。

      他身旁另一个男子看到同伴开始口吐白沫,马上站起来激动高声地说“这家食肆在吃食里面下毒!我兄弟都口吐白沫了。”

      他边高声喊着边将桌上装菜的陶盘狠狠砸在地上。

      “这女子开的食肆就是不安全!”他又一声高喝。

      吴茕听到声音很快从后厨走出,她快速让吴嬷嬷从食肆后门去官府报官,芸香这个时候凑到吴茕的耳边说就是他们两人。

      原来早在几日前,这两人就已经在吴茕的美味食肆前晃悠,芸香在外面招呼客人的时候早就留意到了这两人,只不过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所以一直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现在看着他们的表现,吴茕心里有数了。

      吴嬷嬷这边,刚刚官府内报完官碰到了散职的一群人,里面正有王安石。吴嬷嬷赶紧快步上前将食肆内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吴茕食肆开起来后,王安石和他们一众人的时间不相匹配,加上王安石忙于最近忙于夏季防汛事情,忙得迟了会在寮舍歇下,所以吴嬷嬷看到王安石也是很惊喜。

      刚好此时王安石的上官韩琦跟着其他几名王安石的同僚从官署走出,听到了吴嬷嬷没有压低声音说的话,众人便决定跟着一起去食肆看看情况。

      众人到了食肆,吴茕也很意外除了差役还来了王安石等人,王安石站在吴茕的身旁询问情况,她就把自己和芸香的发现一五一十和他说了。韩琦和王安石立马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了。

      找了一个附近的郎中过来救治那个躺在地上口吐白沫的男人,韩琦作为这里职级最高的人开始审问那个叫嚣着美味食肆投毒的男子。

      那男人看到这个阵仗早就吓得两股战战,韩琦一问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交代了。

      原来是码头附近一家食肆的老板王大看着美味食肆每天客似云来,而自己店铺里面门可罗雀,便觉得是吴茕等人抢走了他的生意。

      王大的弟弟王二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王大便给了这王二一些银钱,让他盯着这美味食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食肆都是些女人,又打听到是才不久来的淮南路,便觉得是软弱可欺没有背景的外乡人。

      尤其吴茕的美味食肆菜品新奇味道好,还搞了八折活动现在又有个说书节目,遂决定要给吴茕等人一点麻烦瞧瞧。那个口吐白沫的男人就是王二找来打配合的,他们提前备好了微毒的药,就等吃下再栽赃给美味食肆。

      韩琦一声令下,衙役就去王大的食肆抓捕这个幕后策划者,刚巧王大已经察觉事情不妙,收拾行李准备离开避避风头,被堵在了自家后门处。另外的王二和郎中开药解毒后的男人也被一并带去关押。

      事情解决了,原本已经吃完的客人看完了这一场大戏,也陆陆续续离开,互相约好明日再来听那锦娘故事的后续。

      韩琦等人原本就是下值后打算吃些东西的,现在既然来到了吴茕开的食肆,便决定今晚就在食肆内解决。王安石只在开业前来看过一次,写了牌匾、墙上挂着的字和菜品价格,后来官署事情变多便没再来过。

      他和其他人一样稀奇这独特的点菜模式,吴茕站出来说“今天多谢各位大人相助,同时也感恩各位大人平常对官人的照顾,全场消费我包了。”

      原本与王安石不甚熟悉的人此时揶揄地望向他,只见一张原本白皙的面庞慢慢变得涨红。

      韩琦此时说“夫人开食肆不容易,最近大家公务完成地很好,我做主就用公使钱犒劳大家。”

      话音落,一阵欢呼声响起。

      吴茕没再争执,只和吴嬷嬷说按照八折结算便回了厨房准备众人点的吃食。

      一道道菜热气腾腾上桌,韩琦举起奶茶杯子,“诸位近日辛苦,不必拘礼。来,请满饮此杯!”

      等众人都喝了这新奇的奶茶之后。“来,诸君举箸。”韩琦率先动了筷子,大家才跟着夹起自己想吃的菜肴。

      原本还记得在领导面前的矜持谦让,慢慢地随着桌上的菜越来越少也忘记了,下箸如飞。

      结束完这次的聚餐,众人招呼着离去,韩琦等人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将王安石拉到一边,语重心长说“介甫,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年轻人正是大有作为之时,应当勤勉职事,千万不要荒废学业,耽误前程啊。”

      原是最近王安石公务繁忙但还是会看书看到很晚,连续多日点卯踩着点,眼睛里面有着红血丝,白天状态没那么好,北宋年轻官员狎妓冶游很正常,作为上官的韩琦以为王安石精神状态不好和踩点也是因为这个,所以今天看着吴茕在食肆里面忙碌,才想着点一点这位器重的后辈。

      吴茕刚好走到了门口准备看看为什么王安石人出去了还没回来,准备一起打烊回家就听到了这番话。

      吴茕想起来之前回家看到王安石在纸上做着关于井田制和土地管理、经济结构的笔记,还有《史记》《资治通鉴》中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在相处的这些日子里面,吴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在历史那严谨客观的史书记载背后,一个想要救国的人在背后默默地探索,什么方式能救北宋,还有他不为人知的努力和钻研。她好像透过书桌前的身影看到了从古至今无数华夏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总有硬骨头想在王朝快要咽气的时候挽救。

      王安石看着像听到这番话怔愣了一会,想说些什么但又嗫嚅着没开口,只是微点了一下头。

      回去路上,吴茕站在王安石旁边问“你上官刚刚那样说你,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解释一两句呢?”

      “他还不了解我,名实相符,批评才可以罪人,所以没必要解释,后面多相处他了解我,自然就明白了。”

      月光清冷冷照在地上,原本孤寂的影子因为两道并行也显得不再孤单。

      几日后,王大和王二被自己的夫人从官署里面交了一大笔赎物后赎救出来。三人一起来到了吴茕的美味食肆向吴茕道歉,吴茕一眼看出了他们眼中满是对自己没有调查清楚就行动的懊恼。

      “我不会接受你们的道歉,你们只是因为看到了我这个外乡来的女子有些背景而妥协,本质上还是瞧不起女人开的店,所以我不接受不真诚的道歉。”说完将三人关在了门外。

      后来,再听说就是王大的食肆生意不好,关店搬走了,至于搬去了哪里就无从得知也无人关心了。

      锦娘的故事也说到了末尾,锦娘发现了书生和表妹的故事,还知道了原来一开始坏了的车辙还有自己父母意外离世都和这两人有关,随即去州府申请和离并要求书生一家归还嫁妆,并将自己暗中收集的证据呈上,状告书生杀害了岳父岳母,最终书生和表妹被判刑,锦娘恢复了自由身。

      锦娘的故事随着来食肆的客人被传得很远,众人纷纷感叹书生一家的处心积虑,也为深受其害的锦娘一家惋惜难过,一时间来美味食肆吃过饭家中有女儿都被告诫要多警惕不要识人不清,真的碰上了也要及时止损。里面的一句话被广泛传播“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连着被传播的还有美味食肆的名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