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太阳系陷落 ...
-
秦大庆带着几分悲观的陈述:“近日收到太空传来的片段信息,最后一位太空人警告,人类逃离地球时将变异菌株带到外太空。”
“如今,太阳系内变异菌株肆虐,人类陷入绝境,太阳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银河系播撒死亡的种子。”
秦明沉默良久,目光穿过窗外飘落的雪片,仿佛望向无尽虚空:“我计划提前将现实世界制作的无菌生态舱部署到地下城,直到这边找到隔离变异菌株的办法,以防范时空通道的意外关闭。”
为祖先牌位添香后,秦明低声说:“无菌生态舱是用封闭食物材料和多种隔离技术打造的微型生态系统,装载清洁水源、空气和固态植物培养基质。”
“相当于独立封闭的小型智能农场,能在极端环境中自给自足,生产食物,并将收成安全隔离后输送到外界。”
“但部署和维护需大量资源和精密设备,尤其在当前环境下,一经激活,仅能维持秦氏家族十万人十年生存所需。”
“这是最终的火种计划,一旦启动,再无回头路。”
“准备放置空间吧,两米高,可堆放十层,每层承载百个生态舱单位,总计制造了两千个微型农场。”秦明语气沉重,这是他为灾难世界族人所能做的最后努力。
秦大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悲壮:“估计我是看不到生态舱激活那天了。”
他顿了顿,望向灰暗天际:“自去年起,秦家村实施严格食物定量分配制度,以此延长村民三倍的生存时间。加上你未来三年提供的食物,相信可以维持十到十五年。”
“若到时仍未找到解决变异菌株的办法,只能舍弃大多数人,带着核心血脉族人和知识进入生态舱所在的火种空间。”
秦明没有回答,只是缓缓闭上眼睛。
灾难世界现状是现实世界未来的缩影,当前五百万人口基数主要为现实世界积累工业品和科技储备,这也是他维持灾难世界五百万人口食物供应的原因。
至于外界的近百商贸伙伴,以及这些幸存者基地的五千万民众,已完成了他们各自的使命,换取了“充足”的食物,商贸小队也已经全面撤出这些区域,回到地下城核心区域。
当前的秦家村,已经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希望之地,也是这方天地最后的人类文明存续的火种。
他清楚,经过二十多年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对变异菌株特性有了深刻理解,这些研究成果和应对灾难的经验和有效的技术成果,已成为现实世界最宝贵财富。
为现实世界在灾难初期保障粮食安全储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秦明看着秦大庆的眼睛说:“秦氏族人的食物储备必须得到充分保障,最好的食物要留给族人和核心科研人员及战士,他们是最后的希望。”
他顿了顿:“我会在那边找到可以果腹的便宜食物来源,哪怕是一些看似无法入口的替代品,也要为灾难世界争取更多生存时间。”
秦大庆微笑:“明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这十几年来,全族上下都心怀感激。我们无法直接助你一臂之力,对抗你那边的灾难,只能靠你自己了。”
秦明轻叹,望向窗外荒芜土地:“这边还有三年,我那里还有半年,咱们各自努力,相信各自世界终会渡过难关。”
“我坚信,这就是时空穿越的意义,也是你我兄弟相逢在这个灾难世界的宿命。”
秦大庆未再说话,只是用力点头。他知道,语言有时并无意义,一如语言不能阻止生命逝去,更不能换来食物。
宇宙法则已对秦氏族人网开一面,天降“老祖”,带来的不仅是食物,还有面对百万灾民和一万武装山匪的“奇幻”力量。
依靠这种力量,秦氏族人才得以延续至今。
如果说八十个人中有一人能存活,那么放大到八十亿人,现今不足一亿人存活,这已是灭世级灾难。
秦明深知,全球范围内,尽管投入巨大的努力和针对性研究,二十余年仍未找到有效过滤变异菌株方法,这为现实世界敲响警钟。
变异菌株威胁远超想象,无畏高温、辐射,能瞬息适应各类极端环境,其近乎降维打击的特性,令人不寒而栗。
因此,在小行星到来之前,必须提前部署科学严谨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对水源和空气的全面封闭式隔离防护。
为此,受资源限制,意味着只有少数人能进入地下城或类似庇护所,无法向大众开放有效防护方案,无疑将引发巨大社会动荡和伦理灾难。
和平年代的动荡与争议尚不足为惧,但在灾难面前,任何争议都可能成为压垮文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必须谨慎对待每一个决策,甚至将地下城的封闭管理作为最高机密,直到找出解决变异菌株传播的有效方法。
与秦大庆告别后,秦明通过地下空间穿梭于灾难世界的各个关键生产设备存放地,以及主要的科研单位,收集被遗弃的设备与资源,尽力挽救那些尚未完全损毁的技术遗产。
对于黄金等贵金属,他更是毫不放过。
这并非因为这些贵金属的商品属性,而是由于它们在极端环境下仍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传导性,能够为后续的能源装置和通信设备提供不可或缺的材料支持。
穿梭在废墟之间,秦明捡拾着一个文明的最后遗产,心中充满了沉痛与惋惜。这里仿若一面镜子,映照出未来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景象。
昔日繁华都市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仿佛在无声控诉人类曾经的傲慢与短视。
如今,多数设备在长时间处于极寒环境下已无法正常运转,即便有能源供应,这些收取的设备已难以启动,需要大量的修复和调试工作。
废墟空间如今大多对这些废旧设备进行回收利用,或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零部件,重新组装成新型设备,融入智能世界的构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