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把遗憾炼成光 ...

  •   苏琪出院后的第三周,剑桥就下了第一场霜。

      她把病历塞进抽屉,像把一段阴影折叠;随后把全部精力投进实验室。

      导师说,她的课题难度足以再延一年,她却坚持一年零四个月就交卷,理由是——

      “有人在等我回去,我得快点长大。”

      她每天在图书馆坐到凌晨四点,咖啡续命,肩膀的旧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就贴一块暖宝宝继续敲代码。

      同组的印度同学惊叹:“Su,你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

      苏琪只是笑,把眼睛弯成月牙,却在转身时把情绪藏进口袋。

      她学会了用英文流利演讲,学会在论坛上把质疑一一怼回,也学会在深夜把林羡的名字反复咀嚼,再咽进肚子。

      同一时刻,江城航空学院 404实验室的灯,亮到凌晨三点。

      林羡把博士论文最后一行公式敲完,按下保存,才发觉手腕已经僵直。

      她没回宿舍,直接躺在折叠床,睁眼到天亮。

      导师老徐在答辩会上说:“林羡的论文,可以当教科书。”

      她却只问了一句:“老师,我能提前毕业吗?”

      老徐叹气:“孩子,别把自己逼太紧。”

      林羡笑,眼底却是一片荒原。

      她再没去过灯塔,也再没打开抽屉里那封未寄出的明信片。

      她把苏琪留下的金属火箭吊坠熔成了芯片外壳,嵌进了自己设计的微小卫星里。

      卫星编号:Q-X-01。

      发射日期:未知。

      春末,剑桥举行毕业典礼。

      苏琪穿着深蓝色袍,帽穗垂在一边,像一弯新月。

      她在人群里寻找,又悄悄失落——

      她知道那个人不会来。

      拨穗礼成,她抱着学位证书走出礼堂,突然听见有人喊:“苏小姐!”

      是江屿。

      他穿着便装,递来一只小小木盒:“受人之托。”

      盒子里,是一枚新的吊坠——

      玫瑰星云图案,背面刻着江城经纬度。

      江屿只说了一句:“老地方等你。”

      苏琪没问是谁托的,她把吊坠扣在掌心,像扣住最后一丝温度。

      七月初,厦门高崎机场。

      苏琪拖着 28寸行李箱,穿过人潮,远远看见母亲张椰。

      两年不见,母亲眼角多了细纹,却仍是利落的短发。

      张椰伸手抱住女儿,闻到她发梢的雨水味:“回来就好。”

      苏琪笑,声音却比记忆里沉稳:“妈,我毕业了,还带了个 offer。”

      行李最外层,塞着厚厚一沓资料——

      剑桥硕士、一篇一区 SCI、一份厦门科企的引进计划书。

      张椰拍拍她的手背:“先进家,再慢慢说。”

      老屋没变,院子里三角梅却开得比从前更盛。

      苏琪把证书放进书柜最上层,与儿时飞机模型并排。

      她拉开抽屉,旧手机静静躺着,早已没电。

      她没充电,只是把手机壳里那张褪色的便签抽出来,折好,放进钱包夹层。

      同一周,北京航天城。

      林羡穿着藏蓝色工装,胸牌上写着“总体室林羡博士”。

      入职第一天,她领到一张临时通行证和一间独立办公室。

      师兄带她参观卫星总装厂房,指着正在合拢的太阳翼说:

      “以后这就是你的战场。”

      林羡点头,目光却落在角落里一架蒙着防尘布的无人机——

      机身上,玫瑰星云图案被擦得发亮。

      她伸手,指腹停在编号“XQ-2237”上,像碰一块未愈的疤。

      晚上,她在新宿舍拆箱子,最底层是一叠未寄出的明信片。

      第一张写着:

      【剑桥的雪很厚,我还是想你。】

      林羡把明信片重新塞进抽屉,上锁。

      然后打开工作电脑,桌面是实时星轨图。

      她把光标停在北半球上空,轻声说:“苏琪,你那里几点?”

      八月,厦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苏琪作为青年代表,做 15分钟英文报告。

      台下,坐着一排来自北京航天城的评审。

      她讲到“微小卫星折叠式电缆”时,屏幕突然切进一张模拟图——

      编号 Q-X-01。

      苏琪的声音顿了一秒,很快恢复。

      会后,她收到一张名片:

      “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林羡博士”

      烫金的字体,像一把钥匙,轻轻插进锁孔。

      苏琪把名片夹进笔记本,抬头看天。

      厦门的晚霞和剑桥不同,像打翻的橘子汽水,甜而明亮。

      她想起母亲昨晚的话:“人长大了,总要自己把遗憾炼成光。”

      北京,深夜。

      林羡加班完毕,打开邮箱。

      系统自动推送一条新闻:

      《厦门人才大会 90后女硕士携“折叠电缆”项目引关注》

      配图里,苏琪穿白衬衫,站在展板前,笑得自信又从容。

      林羡把鼠标移到“关闭”按钮,却最终点了“保存”。

      她合上电脑,走到阳台。

      远处发射塔的灯光一闪一闪,像一颗固执的星。

      她低声说:“苏琪,你终于长大了。”

      风掠过发梢,带来潮热的夏夜气息。

      林羡转身回房,从抽屉里拿出那枚封存两年的吊坠。

      她把它扣在钥匙链上,金属与金属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像一声极轻的“叮”,

      又像一句迟到的“欢迎回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