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皇恩 ...

  •   不知道齐承平葫芦里究竟到底装的什么药,一时想不通宋昭清只好将这份疑问藏在心底,暗中开始留意起都察院的动静。

      太和帝下了最后通牒,章家的事情很快有了结果。

      章志行被控结党营私,在内阁期间多次运用手中权力为己谋私,侵占百姓房产,按律当判革职抄家。太和帝念其年事已高,且曾有功在身,且其子章琦对此并无所知,最终准其卸任返乡。

      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太和帝雷霆手段将章家收拾地服服帖帖。

      同时,太和帝还下了另外一道令众人意外的旨意。

      他将公主与章琦的婚事从明年六月提到了今年十二月。一时间众说纷纭猜什么的都有,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当属礼部尚书陶凯。

      公主的婚礼仪仗准备不是小事,隔年六月已经是堪堪够用,再提前半年是非要把他这把老骨头给折腾坏了。

      陶凯的激烈反抗并不能改变太和帝的想法,他心意已决。不仅如此,他还下令礼部提高婚礼的规格,务必重视不许出任何差错。

      这可苦了礼部那群老骨头,一把年纪了还要为太和帝宠女儿东奔西走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呆在大理寺的宋昭清并没有实感,这件事还是任诚午饭时当笑话讲给他听的。这么些天,宋昭清多少猜出了点太和帝此举的意思。

      扳倒章家,只留下一个无依无靠、能干事的章琦入赘皇家,不就是赵乐菱未来最好的后盾吗?

      说什么皇恩浩荡,但这皇恩,又有几人能消受?

      宋昭清一边看案卷一边问任诚:“最近京里可还有什么趣事?”

      “趣事?哪敢哟。”任诚想着打了个哆嗦,说道:“都察院那群御史最近跟打了鸡血似的,逮着人就记,谁敢在这关头去触他们霉头。”

      “也是。”宋昭清翻了个页,感叹道:“齐大人上任后,都察院真是越来越严了。”

      “真不愧是铁面阎罗。”任诚小声嘟囔,被宋昭清拿手戳了戳。

      “小心点,等会儿被人听见记你一笔。”

      任诚捂着嘴,面露不满:“他们不是刚来过吗?”

      “谁知道呢,他们都神出鬼没的。”宋昭清笑着耸了耸肩,合上案卷问任诚:“我去问问曾大人有没有要跑的案子,你去吗?”

      “去!”任诚起身,率先起身往外走,“呆闷了,哥带你出去散散心。”

      曾青崖正在屋里写公文,听到他们的来意头也不抬地说:“我就猜到你们会来找我。”

      任诚谄媚地凑上前给曾青崖用手扇风:“大人神机妙算。”

      曾青崖从桌上翻出一卷案宗递给他们,没好气地说:“收起你那谄媚劲。”

      曾青崖手点点,让他们坐下看。

      “一个小案子,你们两个看看谁去办。”

      两人互相传阅看完案宗,确实不是什么棘手的案子,只是需要人去现场跑一趟。

      宋昭清看向任诚询问他的意见,她自己倒是还好,提出一起来找曾青崖也是不想看任诚整天呆在大理寺里无聊罢了。

      任诚握着案宗犹豫了半晌还是推给了宋昭清,说道:“还是韫玉去吧,你还没一个人出去过呢,正好锻炼锻炼。”

      “好。”宋昭清接过案宗,“那我等会儿就收拾下准备出发。”

      曾青崖搁下笔擦了擦手,对宋昭清说:“不必着急,此去路途遥远收拾好了再出发也行。你第一次出公务,凡事小心些。”

      “是,大人放心。”

      这案子虽不难处理,路上却要花费五六天的时间,算上在当地的时间,宋昭清日夜兼程地赶路也花了快十天的时间。

      带着写好的结案文书回京时宋昭清还在想:怪不得这案子没人接,没什么好处还要浪费这么长的时间。宋昭清倒不觉得浪费时间,离开京城后许多之前没想清的、想不清的事都明晰了不少。

      宋昭清将证明自己身份的堪合递给城门口的士兵,士兵核验无误后才放她进去。

      时间还早,宋昭清不急着回大理寺向曾青崖复命,慢悠悠骑着马从南城走到内城。

      一进内城,宋昭清敏锐察觉到气氛的变化,路上人皆步履匆匆,不知道的还以为快宵禁了呢。

      宋昭清心下觉得不对劲,夹紧马腹快马加鞭往大理寺赶去。

      入大理寺内,宋昭清走了半天没见到人,想先去值房见任诚也扑了个空。宋昭清无奈,只好去找曾青崖,这才算见到了人影。

      曾青崖身边的小厮见到是她,叫她等一等,自己先进去通报一声。

      宋昭清没等多久就被迎了进去,曾青崖似乎刚见完人,面前还摆了一套热气未消的茶具。

      有下人上来重新换了套茶具,给宋昭清倒了杯茶。

      宋昭清低头接过,将结案文书递给曾青崖,简单讲了讲案子的起因经过与处理结果。这案子处理起来不棘手,曾青崖相信宋昭清的办事能力简单地听了听便结束了这个话题。

      宋昭清环顾了下四周没发现什么疑点,见曾青崖没有开口的意思她便主动问道:“方才我回来时没见到任诚,大人派他出去做事了?”

      曾青崖揉了揉眉心,低声道:“京里这些时日出了些事,你刚回来没人和你说,等任诚回来你问问他。”

      “好。”宋昭清察觉曾青崖心情不大好便不再追问,识趣地退了出去。

      临走前,曾青崖还补充了一句:“任诚被都察院的人带走了,估计等会儿就回来了,不用急。”

      曾青崖说的果真没错,宋昭清等了不出一个时辰,任诚就回来了,只是一副蔫吧样,一坐到椅子上就大呼:“累死我了。”

      “怎么了?”

      任诚似乎没看到屋里还有人,被宋昭清骤然出声吓了一大跳。等看清是谁后,才拍了拍胸口说:“是你啊韫玉,吓死我了。”

      “是我。”宋昭清为任诚倒水,坐到他身边问道:“任诚兄,近日京里可是有事发生,我怎么瞧着不大对劲呢?”

      “你可别提了。”任诚猛灌了两碗水后,才对宋昭清讲起这几天发生的事:“铁面阎罗翻了桩大案旧案出来查,闹得京城人仰马翻的。”

      宋昭清催任诚讲详细点,他顿了顿从头讲起。

      事情发生在宋昭清离开后第三天,太和帝每月两次的大朝会上。

      不知是谁在朝会上提出太子与五皇子都大了,可以逐渐开始接触政事了。此话一出,得到了太子党与五皇子党一致同意,纷纷上前表态,暗示皇帝:可以历练历练皇子们了。

      太和帝冷眼看着下面团结一心的臣子们却不表态,大殿逐渐安静下来,站在首位提出建议的大臣感受着上首传来的威压,汗流浃背。不少方才搭腔的臣子也有些后怕,他们怎么忘了如今坐在龙椅上这位的性子,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染指他的权力。

      太和帝并未为难,而是点到刚才一直没出声的齐承平,问他的意见。

      齐承平不开口则已,此时出列慢悠悠一段话掷出,如平地惊雷打得在场所有人措手不及。

      他竟要求重审先太子一案,更惊奇的是,太和帝竟然同意了!

      殿中资历尚浅的还在疑惑,几位资历深厚的老臣已经将太和帝此举在心里反复过了几遍,思考用意。

      要知道,当初先太子被废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罪名,什么赈灾不力、不敬君上不过都是说给后来人的说辞而已。当时,先太子被废禁足在宗人府,不出半月便因火灾意外身亡。太和帝下令不许任何人再谈论先太子相关,因此很少人再提起当时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传闻:先太子并非太和帝亲生。

      皇家秘辛,哪怕是谣言也足够杀人,说先太子被废没有这个谣言的原因谁也不信。只是如今齐承平主动提出要重审此案,审的究竟是赈灾不力、不敬君上,还是父子关系?这就不得而知了。

      重审先太子案不是件小事,太和帝将此事全权交给了齐承平与都察院,命他们两月内查清,给自己一个结果。

      查旧案,齐承平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伸向了之前负责审案的大理寺与刑部,只要是参与过先太子一案的,无论如今在何处任职都要被带过去审问。先前宋昭清回大理寺没见到人,就是因为他们都被都察院的人带走了。

      齐承平这一举动可谓犯了众怒,太子案子的内情自然不是谁都有可能接触的,齐承平偏要将所有人带过去问一遍,翻来覆去就是那些问题时不时还要突击审问,闹得人心晃晃的。不少人向太和帝控诉,却只得到了六个字:朕知道了,随他。

      宋昭清听完,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不对啊,不是说齐大人找的都是之前参与过的,怎么你和大理寺其他人也被找过去了?”

      任诚叹了口气,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齐大人说你们都察寺与刑部的人一定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案卷,把我们都拉过去了。”

      宋昭清听得咋舌,惊道:“照他这个查法,得审多少人。”

      “可不是吗?要我说就是无用功,也不知道废这么大劲是要做什么。”

      “那我是不是也得去一趟?”

      “对哦。”任诚看向宋昭清,摸着下巴思考:“不用担心,他们估计还不知道你回来,等他们找上门再说。”

      “嗯。”宋昭清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要是能早点走一遭都察院问问就好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存稿充足,恢复稳定更新中!!! 隔日更,晚19:00准时和大家见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