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倒打一耙 ...

  •   唐宛继续装昏迷,躺在里屋静养。唐睦把院门锁了,独自去集市买了五颗鸡蛋、两小块红糖,和两颗老姜。

      陈文彦给的荷包转眼就少了小半。

      家中没什么余钱,五十几个铜子儿再怎么俭省也没多大意义。加上阿姊才落过水,身子骨受了寒,喝一碗甜甜辣辣、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水,再吃一碗嫩滑的蛋羹,能让身子舒服些。

      唐睦这么盘算着,花用起来也就不心疼。

      他们家人口简单,没什么君子远庖厨的酸规,回到家后,唐睦就直接在院内的灶上生起火,忙活起来。

      唐宛毕竟有些虚弱,在炕上躺了一会儿竟真的睡过去。被叫醒时,先是闻到一股很浓郁的姜味,定睛一看,唐睦不知摆上了炕桌,上头放着一大碗姜糖水,以及一碗冒着热气的嫩滑蛋羹。

      唐睦怕外头听见动静,很小声地说:“阿姊,起来趁热吃吧。”

      唐宛一时有些发怔,问道:“这都是你做的?”

      唐睦点了点头。

      他今年才十岁,实际看起来更小,若是搁那个时代,才上小学三年级。便是其他军户人家,这样的孩子也多还在享受父母的关心爱护。

      可他们家却不同,从前是祖父与他们姐弟俩相依为命,祖父过世后,更多时候却是唐睦这个弟弟在关心照顾自己这个阿姊。

      唐宛不禁感到庆幸,还好自己又穿回来了。不然留下一个十岁的孩子,便是他再怎么懂事能干,又得吃多少苦头呢?

      她坐起来,接过碗,问唐睦:“你的呢?”

      “我不饿,阿姊吃就好。”唐睦一如既往地贴心道。

      话是这么说,唐宛注意到睦哥儿的喉头动了动,眼睛却往别处看,视线根本不接触那碗。

      半大的孩子怎会不馋?

      唐宛最清楚家里的情况,虽然只是普通的鸡蛋,平时只有过生日或年节才有得吃,最多一人一个。睦哥儿对她这个阿姊最是大方,看碗里的份量起码放了五六颗鸡蛋,满满一碗,堪称奢侈。

      唐宛不跟他争辩,只吩咐道:“你再去拿个碗来。”

      唐睦一愣,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阿姊,你吃吧,灶上还煮着碴子粥,和半个糙面饼。”

      “一起吃。”唐宛坚持地看着他。

      唐睦望了望阿姊,终是乖乖转身取了碗过来。

      唐宛用木勺将碗里一半的蛋羹拨过去,推到弟弟面前。

      唐睦抿了抿唇,在唐宛坚定地动作中没再推让,低头接过去,侧坐在炕上,姐弟俩分吃那一碗嫩滑的蛋羹。

      许久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鸡蛋,唐睦吃得很珍惜,一勺一勺送进口里,终是没忍住对着唐宛甜甜一笑,低声说:“阿姊,蛋羹真好吃!”

      唐宛笑着说:“好吃明儿再买。”

      唐睦悄悄摸了摸衣兜里的钱袋子,心里却涌出一丝忧虑。

      他放下勺,低声道:“阿姊,苗婶子可不好说话。明天,他们真的会还钱吗?”

      眼下是三月,马上就是春耕,他们家名下的军田是佃给别人去种的,可种子、农具和耕牛样样都需要花钱。

      祖父过世之后,家里情况变得越发艰难,原本姐弟俩想找陈家商量怎么办,没想到对方竟打算悔婚另娶。唐宛去找陈文彦对质,说法没要到,却被一把推进了河里。

      这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姐弟俩还没抽出时间来商量。

      倘若真的能如计划那般,陈家老老实实退钱,家里还有一丝转圜的余地。可若对方耍赖不认账,接下来将会面临什么,唐睦都不敢细想。

      说起这个,就连嫩滑的蛋羹吃起来似乎都没那么香了。

      唐宛也思忖起来。

      记忆里,苗桂枝确实是个十分难缠的妇人,可能是年轻时吃了不少苦,穷怕了,出了名的爱占便宜,只进不出。

      “没关系,他们有把柄在我们这,不敢太硬气。”

      唐睦愣了一下,疑惑道:“什么把柄?”

      唐宛放低了声音,与他耳语了几句。

      “明日还是你去,倘若他们推诿,你就照我说的做。”

      院外夜色渐浓,风吹过巷口,带着一丝刺骨寒意。

      唐家小屋里,姐弟低声商议,气氛虽有些凝重,倒也和乐融融;巷尾陈家,气氛却是剑拔弩张。

      苗桂枝一听说唐家要清账,还让还钱,顿时拉下脸来,尖声嚷起来:“这都哪年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谁还专门记着?当时说好的白给我们,现在又算起帐来了?就没这个理儿!”

      陈文彦心里一沉,他早料到母亲会是这个态度,眼下只能硬着头皮规劝。

      苗桂枝没好气地啐他:“你今天吃错药了?总为他们说话。”

      陈文彦原本还想瞒着,横竖怎么也说不通,心里一阵烦躁,只好低声说出了实情。

      “宛娘……是我推下水的。这个事儿不答应他们,我怕她把当时的情况说出来。娘,她要是真说出这事儿,我这辈子就全完了!”

      说完,屋里一片寂静。

      苗桂枝没料到事实竟然是这样,难怪儿子今天一反常态,对那丫头那么关心。

      她并不认为自己儿子这事儿做得有什么不对,有了周家的亲事,唐宛娘的存在在她看来就非常碍眼,可人竟然没死,这事儿却是变得棘手起来。

      唐宛落水这事儿对她而言根本不算事儿,可一想到自己可能因此要出一大笔钱,却止不住地肉疼起来。

      虽说没算过细账,也说不准具体数额,可苗桂枝心里却明镜一样,这些年从唐家连吃带拿,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且不说他们家里拿不拿得出这么一笔钱,就算拿得出,她也不愿意给。

      都已经进了她的腰包,再拿出来,跟要她性命、剜她血肉没什么区别了。

      “娘,钱财是身外之物。若是儿子出了事,往后我如何在军中立身?周家那边,也说不好要出什么变数……”

      道理,苗桂枝自然是知道的。可让她掏钱,却是根本不可能。

      “没用的东西!都推下去了还能让人爬起来。”

      忽然,苗桂枝眼里闪过一丝精光,问道:“你刚才说,那丫头为什么没醒?大夫说过什么?”

      陈文彦不明白她为什么问这个,便把当时在唐家看到的情况说了。

      “也就是说,大夫觉得她早该醒了,可她偏偏没醒?”

      陈文彦点了点头:“大夫说可能神魂受惊,还要再养养。”

      “神魂受惊?”苗桂枝冷笑一声,便道:“你放心吧,她不会那么容易醒的。”

      陈文彦不明白。

      “要是能醒早就醒了。”苗桂枝道,“依我看,她就是故意装虚弱,好让街坊同情他们,这是在逼咱家表态呢。她若是好端端的,谁愿意为她奔走?”

      陈文彦悚然一惊:“如果她是装的,那不是随时能醒来吗?那……”

      那不是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推她下水的事情说出去吗?

      苗桂枝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她为什么不说,不就是没证据吗?现在不说,醒来再说也没用。”

      说到这里,她眼里掠过一丝狠厉,低声道:“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陈文彦一凛:“娘,您……想做什么?”

      苗桂枝瞧他一眼,沉声道:“明天你别说话了,都交给我。”

      次日一大早,老沈头和葛三娘应唐睦之托,三人一同前往陈家,打算算清旧账、了结亲事。

      没成想,苗桂枝这次连院门都不让进。

      一开口,便拉高了嗓门,声音嚷得半个巷子的人都能听见。

      “退亲不是两家早就说好的事吗?现在又说是我家亏了他家?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冷不丁的说辞,出乎所有人意料,街巷里暗自关注的人都愣住了,老沈头和葛三娘也是一怔,就连在旁观望的陈文彦都不免呆了呆。

      唐睦虽说早有准备,知道此行不易,还是被苗桂枝的倒打一耙砸得头晕眼花。

      “什么早就说好了?谁跟你说过?什么时候说的?凭什么说是说好了?”

      一连串质问,但没有让苗桂枝感到心虚,反倒是嘴角一扯,双手叉腰,尖刻地扬声:“自然是跟你阿姊说好了,我还能唬你不成?不信,你问你阿姊去!”

      “胡说八道!我阿姊还没醒,上哪儿跟你说去!”唐睦气不打一处来。

      “没醒?”苗桂枝拉长尾音,撇撇嘴道,“那就等她醒了再说呗。”

      她这模样,竟是摆明了不怕唐宛醒来,也不怕唐宛说出什么的态度,不仅唐睦惊讶,就连陈文彦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苗桂枝这话说得太笃定,四下看热闹的人一时竟然真的被带偏了,开始议论起来,不清楚唐宛是不是真的跟他们约好了退亲。

      准备为双方做见证的老沈头和葛三娘面面相觑,虽然心知肯定没这回事,一时间也被噎得说不出什么。

      苗桂枝见状更是得意洋洋,阴阳怪气地开口:“你们口口声声说我们毁约,可我家跟周家的婚事八字还没一撇,倒是唐宛娘,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浑身湿淋淋的,被陆家那小子抱着送回家的。这么不检点的姑娘,就是没有周家的事,我们也不要。”

      一席话顿时惹了众怒。

      老沈头气得举起了旱烟杆:“你这妇人,怎么如此颠倒黑白!人命关天,铮哥儿见义勇为,这么冷的天下水救人,行得是光明磊落之事,竟被你说成苟且?他若是真有那等龌龊心思,怎会大张旗鼓把人抬回来?”

      葛三娘也厉声开口:“今日我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恶人先告状!什么八字没一撇?要不是你俩家谈妥了,就你家这个怂儿子,能升上小旗?倒是宛娘,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被你这张脏嘴上下皮子碰一碰,竟平白被栽赃!”

      苗桂枝被人指着鼻子骂,却丝毫不虚,冷哼一声:“横竖已经告诉你们,我们两家早就退了婚事,现在两不相干,想再讹我们,没门!”

      她这没理也要搅三分的态度还真挺唬人,悄声议论的街坊还真有几个信了的。

      一旁的陈文彦,本因为害怕实情败露而惴惴不安,见亲娘一顿连珠炮般抢白,局面反倒微妙一转,意外之余,心里慢慢涌起一丝说不出的得意。

      他不禁开始联想,娘亲说得果然有道理。

      这下子就算唐宛醒了,也得先解释婚约的事情,要是她坚持说自己推她下水,完全可以说她心有怨气,随口编排。

      果然这世道,就全靠一张嘴。
      谁的嗓门大,哪怕没理也能占上三分!

      唐睦毕竟年纪尚小,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一时气得头脑空白了片刻,好半晌才想起阿姊昨晚的叮嘱。

      姐弟俩昨晚分析过,认为陈文彦极可能根本没将婚约之事如实告知周家。按理说以周家那样的家世和豪横的做派,跟陈家结亲完全是下嫁,没道理如此容忍迁就。

      为此阿姊曾经试探过,陈文彦的态度叫她有七八分笃定,认为周家根本不知道陈文彦原本有一桩婚约在身的。

      榆树巷子不大,左邻右舍的事彼此都一清二楚,可周百户家在邻县,婚事也尚未正式操办,若一时摸不清男方家底,也属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唐睦冷笑一声,陡然扬声开口:“既如此,沈爷爷、葛婶子,劳烦你们陪我走一趟肃北大营。”

      “陈家如此不要脸面,颠倒是非、欺人太甚,我倒想去问问周百户,这桩事是不是他们授意的!”

      此话一出,苗桂枝面色骤变,陈文彦甚至险些没站稳,脸色煞白。

      老沈头斜睨了母子二人一眼,一看两人的模样就知道他们心里有鬼,心中已然有数,生出几分鄙夷,淡淡应道:

      “说起来,周百户我也见过几次,打过几次交道,能说得上几句话。既是为个理儿,我老汉也要陪你去。”

      葛三娘自然也不推拒。

      眼见三人扭头要走,头也不回的样子,像是真的要去邻县,苗桂枝再也撑不住虚架子,嗓音都有些抖:“慢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倒打一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求个作者收藏!点击专栏查看预收! 《脆皮器修,科技苟命!》《同学,你得参加科举呀!》求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