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21.平乱 ...
老六虽走得蹊跷,好在两年间抓紧整顿吏治,锐意革除弊病,选拔了一匹可用之人。
偏偏留下一个最棘手的平秦王来不及料理。
夜深,高孝瑜想着如何劝诫皇帝不要留宿宫外,惹人话柄。
好在皇帝只是敦促医官给河南王上药敷眼,见一切打理妥当,便要摆驾回宫,这才令河南王稍稍松了口气。
高湛原本就要起身,见他如此,有些不满:“你好像巴不得我赶紧走。”
孝瑜眼睛上缠了纱布,看不见九叔的表情,但也听出他语气不善,挣扎着起身,干笑:“哪里敢。”
皇帝冷哼,把他摁回椅子上:“不必假惺惺。”
他双手撑着椅背,将人圈在怀里似的,俯身贴着孝瑜的耳朵小声道:“留在邺城。”
河南王微微愣神,随即明白过来,这是皇帝要对平秦王下手,让自己留守邺城的意思,一时说不上什么滋味。
皇帝看他不舍担忧又不敢直说的样子,才觉得欢喜,语气不觉温柔,低语道:“等我料理了高归彦,就接你回晋阳。”
待几位弟弟各自回封地后,皇帝也要带领百官迁回晋阳,然后随行的官员名单中,并不见河南王高孝瑜。
好事者纷纷揣测,河南王这是失宠了。
邺城南,酒楼内,二人对坐,门外层层把守,门内酒席上,和士开正在为赵王斟酒。
“侍中大人这是何意?”高睿端着酒杯,也不急着喝,细细打量着眼前的黄门侍中。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把美艳用在一个男子身上。比之俊秀矫健的河南王,眼前在的绿眸胡人更有嬖臣的潜质。
换作从前,他绝不会与这样的人对坐。只是,时移世易。
和士开十分恭敬,眸若秋波,举止竟有几份中原名士的风流姿态,温酒,斟酒,落座一气呵成,才说:“赵王,可愿赏脸,品一品下官特意备下的西域美酒。”
高睿不愿与他交恶,现下河南王奉命留驻邺城,谁知以后皇帝面前的红人会不会是面前的和士开呢……他小酌一口,不由道:“果然好酒,侍中大人有心。”比之宮宴,竟毫不逊色。
和士开哈哈大笑:“非是下官有心,这酒,是平秦王府中珍藏的。”
赵王挑眉,等他的下文。
和士开又说:“赵王久居高位,岂会不知,平秦王的用度,已远超郡王的规格。”
赵王也不与他打哑谜,直来直去:“高归彦这是在找死。”
和士开见他坦荡,也不绕圈子:“赵王高见,皇帝容不下平秦王,只是小人不才,皇帝摆平了平秦王之后,下一个又会是谁呢?”
高睿握紧酒樽,警惕地看着他,不语。
和士开见他有所触动,继续道:“赵王这些年为国尽忠,旰食宵衣。却不知在有些人口中,又是另一幅形容。”
赵王料想此人初入宫闱,常常伴皇帝左右,必然是看到听到什么,半信半疑地叹道:“圣上竟对我起疑。”
和士开惋惜地摇着头:“皇帝英明,奈何有人容不下赵王您啊。”
高睿不敢全信,敷衍道:“本王一片丹心,是非对错,自有公论。”
和士开觉得今日目的已达成,故意只说一半:“下官也只是钦佩赵王高义,特来提醒一二,还望赵王体察。”
不过半日,就有定州地方官,上奏朝廷,参安德王高延宗以囚试刀,验其利钝,骄纵多不法。
邺城宫内,尚未完成部署的皇帝看罢奏章,揉着额头,一个爹生下来的,为什么孝瑜和其他四个都靠谱周正,偏偏一个高延宗,时不时地就给闹幺蛾子。从前是蒸猪糁和人粪以饲左右,被六哥杖刑斥责。现在又拿活人试刀,简直就像个疯子……
随即,高湛想起什么不快的往事,有些厌恶地骂了句:“高洋养出来的,能是什么正常人。”
他御笔一挥,令使者挞之,想了想,上次六哥打得那么狠,也没见高延宗消停,但如果这次真往死里打……孝瑜又要难受,麻烦……
皇帝传来执行的使者,吩咐道:“安德王年轻肉厚,打他做个样子就好。定然是左右混入奸佞之辈,把那几个挑唆的揪出来杀了便是。”
于是使者奉旨,杀其昵近九人,把安德王给整怕了,跪地深自改悔。
与此同时,皇帝出手,任命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宰,外放冀州刺史,并传敕令给宫门侍卫,不准高归彦入宫觐见。
平秦王还在家中宴饮达旦,幻想着右丞相的高位,沉迷于酒色犬马中,等到酒醒想要入早朝时,被禁军拦在宫外,才发觉自己被外派的消息早已传达各处。
皇帝敕令他立即开赴冀州,别赐钱帛、鼓吹、医药,事事周备。又敕武职督将悉送至青阳宫,拜而退,莫敢共语。
高归彦在武将的冷淡监视之下,愤愤离去。
仲春的郊野风光大好,却抚不平他内心的怒火。当年高演尚且对自己恭敬有加,高湛小儿算什么东西!
他想起高洋酒后的戏言:你侍奉常山不得反,事长广得反,反时,将此角吓汉!
那就反吧!长广小儿,等我打下邺城,你可别被我吓的气症发作才好!
高归彦打定主意,迅速奔赴冀州,暗自调兵,只等皇帝前往晋阳时,举兵攻打邺城。
皇帝还没回到晋阳,路上就接到探子来报。他毫不意外,展开密信,略微扫过便传给大帐内的一众大臣,叹道:“高归彦竟然想要起兵谋反。”
他左侧最近的是先帝重臣赵彦深,三朝老臣,资历声望尤盛,接过密信,长叹一声:“高归彦谋反,深恩尽负,陛下宜早做裁决。”
高湛深以为然,点头后,环顾大帐众人,问道:“不知哪位卿家愿领兵征讨叛臣。”
平原王段韶昨夜便已得了皇帝的密令,当下胸有成竹,出列道:“微臣愿往。”
皇帝很满意,首肯后又不无忱挚地说:“段老将军,高归彦毕竟是我六哥留下的重臣,还望将军生擒之,也算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
在场老臣纷纷感念,新帝仁德,十分欣慰赞许。
负责留驻邺城的高孝瑜原本打算以逸待劳,打高归彦一个措手不及,奈何高湛没给他表现的机会,直接请出“大齐三杰”之一的老将段韶。
段老将军从前追随渤海王东征西讨,而后率军随天保皇帝高洋攻下江淮,致使江淮安静,民皆乐业,戎马半生,加上准备充裕,直接会师围剿冀州,把高归彦困在城内,只等他出城投降。
书房内,河南王正在写信,段老将军实在厉害,他特意写信叮嘱四弟,以后多多向段老讨教,学习兵法。为将者,可不能单凭一腔孤勇。
他写完信,回头问道:“你有什么话要一并捎给四弟么。”
高孝琬在他身后的矮榻上,用小刀刻木头,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要刻的是什么,闷闷道:“有,就说三哥叮嘱的,咱大哥现在失宠了,照顾不到你,自己在军中万事小心!”
高孝瑜被他气笑了:“什么话?”
三弟依旧低头雕刻,像是秋后挨了霜的茄子,异常颓靡:“九叔刚登基,没给你加封。而今平叛,明摆着也是把你放远了,不给你立功的机会。可不就是疏远了。”
大哥想锤他的手缩了回来,觉得越解释越说不清,便故作伤感应和道:“是呀,大哥如今自身难保,还指望你们几个安分一些,别总在人前大言不惭。”
高孝琬被他激得手上动作也停了,反问道:“大哥,我怎么不安分了,真正不安分的是五弟,可你也不该真的不管不顾,任由九叔派人去折辱他。五弟的性子,那样做还不如杀了他!”
高孝瑜眉头抽搐,没再惯着他,严厉道:“惯子如杀子,这个道理,你必须要明白。放任五弟在外头胡作非为,迟早会害了他。”
高孝琬不说话,继续埋头雕刻,手中的木块隐隐可以看出形状,似乎是一只鹰。
过了一会,他才商量道:“那我去定州看看老五,总可以吧。”
高孝瑜想开口,那也得等到叛乱平定以后,廊下已传来前线的军报:冀州城破,高归彦北逃被擒,已押送邺城。
这才几天的功夫,段老将军实在厉害。
送走三弟,高孝瑜接到高湛口谕,亲往城外,迎赵王入城,审问高归彦。
论辈分,赵王还是高孝瑜的堂叔,叔侄二人同乘一车,前往大牢。
高睿自那日听了和士开一番话,对皇帝身边的几位宠臣都生了疑心,对着这位与皇帝的发小郡王,也有了些忌惮,好在他面上一贯无风无浪,与高孝瑜公事公办对话几句,二人倒也相安无事。
这个河南王,似乎不是无事生非之人。赵王暗想。
高孝瑜与他交接一番,暗想赵王人为谨慎,虽然对自己的态度不冷不淡,但胜在并无旁人谄媚亲近之意,似是是个直臣,若能得以重用,也让人放心。
他带着赵王一路下到地牢,高归彦落得阶下囚,披枷带锁,却还是骄横不已,见他二人来了并不求饶,只是冷笑。
高孝瑜与赵王相视一眼,自觉退出牢房。
狱卒恭敬地搬来太师椅,为赵王掌灯。
但见高睿一撩敝屣,从容坐定,威仪道:“高归彦,你既历三朝,盛宠优渥,何故反耶?”
高归彦自知难逃一死,想着多拉扯几人下水,于是阴狠一笑:“陛下受奸臣蛊惑,让高元海、毕义云这些黄领小儿挟制于我,我怎能不反?陛下重用的若是赵彦深,我又怎会心怀怨恨?”
还想拉赵丞相下水?高睿看他的眼神不由鄙夷,抬手,示意一旁的文书随即记录。
高归彦又说:“高睿,你又有什么好得意的,先帝器重你,若先帝不死你确实可堪大任,但偏偏天有不测风云。而今宗室郡王之中,小皇帝眼里只有他那个宝贝侄子,有河南王一日,便永无你出头之日。”
赵王立即起身,一把拿住文书速记的手,摇摇头:“高归彦眼下已然疯了,不能任由他胡乱攀咬。”
那名文书自然知晓其中轻重,哆嗦着问:“赵王,下官该如何上表?”
高睿面无表情,幽暗的牢狱之内,烛火昏暗,他的情绪也自然而然地藏匿在晦暗之中,平静道:“将前头的记下,后头的不必理会。”
段韶:就这,就这,老子碾压南梁,锤爆宇文护,手把手教兰陵王打战,这算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21.平乱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