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7、第二百零七章 ...

  •   苏丽珍见陈红梅处处体贴,心里真比刚才喝了冰牛奶还舒坦。

      她不禁玩笑道:“你说你们几个,好不容易这学期课少了,能放松放松,你们偏偏都要跑我这里来做白工,而且还一再要求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真不怕我变成‘周扒皮’,使劲压榨你们啊?”

      开学就是大四了,这学期学校只安排了六周学习课程,之后就开始实习了。

      六周的上课时间,课程也很少,且只是少量的专业课和一部分选修课,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天一门,最多的一天才两门课,非常轻松。

      室友们原本打算实习之前,趁着这段时间课少好好放松放松,毕竟过去三年,学习任务繁重,光是应付老师们布置下来的五花八门的作业就够让人头疼了。

      只是大家一听说苏丽珍要筹备一次跨省行业展销会,立马来了精神,嗷嗷叫着要来给她帮忙。

      苏丽珍见大家是真心想过来,自然也十分乐意。原本是想给大伙儿算工资的,谁知道一开口就被几人狠狠回绝了,张口闭口嫌她太见外。

      亲爱的室友们不但打定主意做白工,还分外用心。

      每天学校和这边两头跑,不管是谁,只要学校没课就立马过来帮忙。

      这些,苏丽珍都看在眼里。

      她心中感动,也越发想回报室友们,更打定主意等展销会结束,筹划一番,好好犒劳犒劳大家。

      陈红梅显然不这么认为:“怎么是做白工呢?你不是天天管我们饭吗?两荤一素,一天三顿不重样,地主老爷家也就这样了!”

      “而且,你不看我们大伙儿陪你一起筹备这次活动,学到了多少东西?连芳姐和明月都说,在你这里学到的经验对于她俩管理厂子有很大帮助,倒是应该给你补点学费才对。”

      苏丽珍失笑,忍不住摇头:“芳姐和明月只是谦虚,如今以她们的阅历和能力,能在我这里碰到的,她们平时也未必没机会接触。”

      “其实你们都一样,都是为了来帮我。”

      大一第一学期的寒假,吕新芳和管明月合伙一起制作、售卖拼布包,及各种布艺饰品。那个冬天,两人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卖,虽然十分辛苦,却结结实实赚了一笔。

      两人尝到甜头,越发有动力。第二年的暑假直接扩大规模,并在管父的帮助下,先租下了一个不足百平的旧库房,又从一家小型服装厂收购了二十台淘汰下来的旧缝纫机,打定主意大干一场。

      那次,她们不但增加了产品的样式种类,又听从苏丽珍的建议,没有贸然去碰“服装”这个竞争激烈、更新换代频率更高的热门品类,而是转向了当下相对偏冷门的窗帘、门帘、沙发套、椅套、桌布之类的家居用品。

      这类产品是居家过日子的必需品,却往往容易被忽略。以前布票紧张,人们自然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才更实惠。

      自从83年12月份,国家取消布票,人们买卖各种布匹、衣物不再受限,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美观大方的新式样家居用品的需求自然也日益上涨。平时可能还不会特别关注,可一旦遇见了可心的,大多数人都舍得掏这个钱。

      而对吕新芳和管明月来说,这些家具用品还有用料简单、制作更灵活的优点,不但便于控制成本,也更适配吕新芳最拿手的拼布手艺绝活,这可是低成本、高收益的典型。

      事实证明,苏丽珍的提议非常正确,两人厂子里用来试水的第一批门帘和沙发套在夜市上一经摆出,立马就被当天来逛夜市的附近小区居民抢购一空,直接来了个开门红!

      最重要的是,两人回去一算账,利润尤其可观!

      至此,吕新芳和管明月更坚定了要走这条路的决心,两人共同努力,事业也更加红火。工厂先后扩大了两次,缝纫机从一开始的二十台,到现在的八十台,在去年夏天也有了自己专属的销售门店……

      两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大背景下的时代红利,但是她们个人的眼光、魄力和努力更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所以苏丽珍是真觉得让她们俩每天过来帮忙,有点大材小用,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付学费呢!

      陈红梅也是如此。她出身海市一个大家族,单她这一脉,在海市就有两家药企,在当地知名度很高。

      刘思彤和万美君同样学业优秀,能力不俗,两次放假期间参与过商务部接待外宾的工作。据说学校预计等课程结束后,会安排她们俩进外贸部门实习。

      总之,大家都很厉害,也很真心地对待她。

      她都知道。

      陈红梅却不认同她的话,不过她不愿意好朋友在这些小事上耗费心神,便顺着她的话转移了话题。

      她想,反正大家对参与这次活动的收获心里门儿清,也都记在心里,可不是小六这个当事人不承认就行的!

      两人说着话,陈红梅估摸着苏丽珍休息得差不多了,正准备拎着她喝空的牛奶瓶下楼。

      恰好这时,窗外响起一阵汽车鸣笛声。

      接着,苏丽珍办公室的门就被员工敲响了。

      “苏总、陈老师,吕老师她们回来了!”

      苏丽珍的几个室友来帮忙,其中吕新芳和万美君负责展会的一切布置陈列;陈红梅帮忙培训接待人员;管明月和刘思彤则专门负责一些对外及宣传事宜。

      大家各司其职,且尽心尽力,虽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却也半点不露。哪怕私底下各种熬大夜泡图书馆查资料,加上四处摇人搬救兵,想尽了办法,但是明面上都一副有模有样的架势。

      这也让苏丽珍手下一众从凤城来的老员工们心服口服,背地里都说,怪不得人家能考上首都大学、和老板做室友,果然是人以类聚,都是优秀的人才啊!

      所以也不知道谁先开的头,大家就这么“老师”“老师”的叫上了。

      陈红梅负责培训工作,被叫一声“老师”也就罢了,其他人可是心虚得很,只是纠正了几次也不管用,只好硬着头皮应下了,自此做起事来更加认真,尽量不出半点差错。

      这次吕新芳和万美君因为审美好,所以主动揽过了会场的布置工作。从头顶的吊灯样式,到脚下地毯的材质,两人可谓事无巨细,还亲自动手设计了展销会配套的许多摆件用品,比如隔断、窗帘、台布、桌布、各种宣传横幅等等。

      连接待人员的工作服都没落下,绝对细致又全面!

      其中,涉及到的商务楼和展会用品,苏丽珍都全权委托给了吕新芳和管明月的工厂,让她们接下了这笔单子。

      在苏丽珍的坚持下,这笔合同完全是以市场价格签订。

      而且苏丽珍在看过两人的设计图纸后,心里就打算等东西布置好,在正式开展前,先请个摄影师过来多拍几套相关的美图,到时夹在活动当天的报道中一起发出去,说不定能为两个好朋友的厂子做一次引/流。

      不过这些就暂时不告诉两人了,她俩肯定不会同意,苏丽珍决定自己悄悄安排一下。

      说回正题,今天上午的时候,苏丽珍就接到吕新芳的电话,说是定制的展会用品已经全部做好,预计午后就能送过来。

      万美君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就急吼吼赶了过去。

      这会儿俩人终于回来了,苏丽珍也有点坐不住了,立马跟陈红梅一起下了楼。

      这次的展览会地点就是眼下她们所在的商业楼。

      说来也巧,建造现在这栋洋气的五层商业大楼的地皮,正是当年苏振东工作过的那间小杂酱厂。

      当年,杂酱厂的工人和器械被收归果脯厂后,这片地方自然也空置了下来。

      按说这里地段好,也不是没人相中过,奈何原先杂酱厂的房子实在太破旧了,连租来当库房都做不到。

      加上这一块地皮不大不小,当住宅用嫌太大,商用建厂又太小,谁谁都觉得不合适,所以竟一直这么空了几年没人问。

      直到苏丽珍无意中了解到,这才起了心思,决定买下这块地皮的使用权盖商业楼,为“珍珍”进驻首都,开拓华中和南方市场做准备。

      刚好今年夏天,丁大勇和薛老爷子那边忙完了最后一部分新客运站工程的装修工作,能腾出手来进京。

      在给第四建筑公司打下手,共同参与完成了凤城新客运站的施工项目后,“筑梦”公司这边累积学习了大量技术和经验,现在给苏丽珍盖这栋五层的商业楼,完全没有难度。

      从六月开工,耗时三个月,这块原本不起眼的土地上,一栋洋气时髦,集商业门店、展览和办公为一体的商业大楼拔地而起,一跃成为了附近这一片最醒目的建筑。

      苏丽珍和陈红梅下了楼,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站在大楼前三五成堆看热闹的人群。

      这已经是这里的常态了。

      自打第一天盖楼开始,附近居住的人就经常过来看热闹。尤其是大楼建成当天,随着楼顶挂上“珍珍”两个金光闪闪的醒目大字,这栋洋气十足的摩登大楼就多了一个响亮的“外号”:珍楼,更成了这一片居民每天茶余饭后最爱来溜达一圈的地方。

      这会儿,吕新芳和万美君正指挥着工人卸车。

      苏丽珍和陈红梅直接走过去,见两个人忙碌了大半天还神采奕奕的,只看俩人这精神头儿,就知道她们这批定制品效果不错。

      最活泼的万美君,更是老远看见她们就兴奋地招呼道:“珍珍、红梅姐,你们快来看,咱们的东西都做出来了!”

      苏丽珍立刻捧场道:“那干脆直接布置起来吧,叫大伙儿都来欣赏欣赏!”

      这话很快得到了大伙儿的赞成。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卸车后就立马按照吕新芳和万美君的指示开始布置。

      这栋商业大楼占地四百二十平,整体外观是时髦的米白色仿西式雕花建筑,大楼内部装饰也以明快的浅色调为主。

      整个一楼几乎没有拆分,接近四百平的巨大空间足够举办一些宣传活动,平时也可以用精巧的隔断分隔出一部分区域,用来摆放柜台,当做公司的零售门点。

      二楼原本是要分成会客区、会议室、员工休息室、食堂等多个功能区的,只是这次来京参展的企业有三十七家,另外为了炒热气氛,加上有意交好,苏丽珍还特地邀请了首都和周边地区六家小有名气的食品企业作为嘉宾助力活动。

      这样再加上他们自己,总共就是四十四家企业参展,只一个一楼就不够用了。所以二楼暂时先放弃装修,等这次展会结束,可以直接用一楼的隔断做分区,效果也是一样的。

      这四十四家企业,刚好每层安排二十二家。

      每层楼的展位都分成两排,“背靠背”集中在大厅中间位置,这样四周能空出更多位置容纳人群。

      展位是标准的4×3格局,也就是十二平米大,全部用米灰色木质隔断分隔成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独立空间。

      每个独立空间都配备上一张1.5米长的米黄色长方形展台,两侧靠墙则是1.5米高的同色展架。

      三面隔断墙上都用淡金色和水粉色交织的绸带装饰,长方形展台铺上造价不低的香槟色丝光提花台布,两个展架顶端、面朝顾客的位置则分别摆放了一个特制的“珍珍”公司吉祥物玩偶——一只暖黄色、肥嘟嘟的小胖鸡。

      展台四周还会布置一圈气球和彩带,连介绍参展单位及其产品的展牌支架都绑了一圈亮眼的黄金色缎带配浅紫色蕾丝花边。

      展位外,通往二楼的楼梯扶手和背景墙上也挂上金红两色缠绕的绸带,上面点缀着精美的绒布蝴蝶结和彩色花环。

      而开展当天,两层楼大厅地面以及楼梯上还会铺一层大红色地毯。

      现在,除了这些装饰物,两层楼的四十扇窗子也全部装上了浅金色镂空绣花落地窗帘,所有绣花全部采用纯手工技艺。当初,为了赶制这批窗帘,吕新芳和管明月可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四处搜罗会刺绣的人。怕人手不足,耽误出活儿,吕新芳那几天更是起早贪黑在厂子里赶工。

      好在两人的心思没白费,这批窗帘一挂上,再加上昂贵的进口水晶吊灯加持,整个大厅立时又上了一个档次,显得富丽堂皇又柔和雅致,特别有高级感。

      这会儿,公司里的所有女同事都忍不住凑过来围着这些漂亮的窗帘看了又看,还有好几个人偷偷跟吕新芳打听价钱。

      估计是真的喜欢,哪怕得知做这样一副窗帘的造价是普通窗帘的三倍,也没浇灭她们的热情。

      总之,这一次,整层楼、乃至所有展位的设计布置都力求华丽、高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