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身后之事 ...

  •   曹寅死后带来了几十万两的亏空,户部彻底清查出数目后,奏报康熙,希望曹家能够把这笔钱补上。但曹家在曹寅死后就迅速呈现出倾颓之势,原因很简单,曹家再没有人做官,而他们本来也不是从商的。
      康熙安排李煦去补曹寅留下的亏空。而对曹家,给予特别的仁慈,次年任命曹寅独子曹颙(yong,二声)补江宁织造一职。事实上,曹颙的职务当的并不好,而且他的命也不好,二十一岁就死在了北京。
      眼看着曹家又要垮,康熙再次做主,将曹寅的侄子曹頫(fu,三声)过继给曹寅,名义上做儿子,并再次担任江宁织造。
      曹頫毕竟过于年轻,甚至由于不是曹寅的亲生儿子,连织造的事务做得也并不好,甚至于在上奏中还因为不得体的原因触怒过康熙好几次,但一位暮年的帝王,出于对老朋友的思念,还是给了曹頫很多忍耐。就如同曹頫某次请安时,康熙的回复一样:“朕安。尔虽无知小孩,但所关非细,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虽不管地方之事,亦可以所闻大小事,照尔父密密奏闻,是与非朕自有洞鉴。就是笑话也罢,叫老主子笑笑也好。”【朕很好。你虽然还是个小孩,但负责的事情也恨重要,考虑到你父亲为我做了那么久的事,所以你才能有这份不一般的恩典。你虽然不管地方事宜,但也可以把你听说的大事小事,向你父亲一样奏给我,至于事情怎么处理朕自有考量。哪怕给我写些笑话,让我这个老主子笑两下也是好的。】
      而曹頫还真的写了个笑话给康熙,奏报了江宁附近一桩离奇可笑的小案子。
      除此之外,其余奏报不仅言语拘谨,内容也乏善可陈。康熙有次问曹頫:“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显然是想知道曹家现在过得如何,有没有要紧的地方。
      而曹頫不解其意,反而以为康熙怀疑曹家家产有问题,把财产清点一番,还主动上缴了三千两银子。
      似乎直到康熙死前,曹頫都没做过让康熙满意的差事。甚至于1720年,经曹頫手的一批瓷器数目总是不对。康熙亲笔批示:“今不知骗了多少瓷器,朕总不知……后来事发,倘尔当不起。”
      曹家似乎享受了帝王过多的包容和忍耐,而这终究是有尽头的。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即位以后,这种特权就再也不复存在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