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甪直·一缕阳光 ...

  •   甪直·一缕阳光

      甪直太小,小到网上几乎查找不到它的地图。
      这样也好,做为一次尝试,做为一次锻炼,不做计划,不去了解,欣然上路,去面对一个未知的地方,探索或者发现。
      不知为什么,从同里开始,包括西塘,到今天甪直,老天似乎总跟我为难,我是一个不喜欢阴天的人,不喜欢那种压抑,那种灰暗,那种凄凉无望、忧郁迷朦的感觉。
      所以,才出门就有一丝不安的感觉,似乎是一种后悔,潜意识里,与生俱来的惰性随着天空的层层阴霾悄悄弥漫出来,凝上眉头。
      清明时节,无雨无阳,恰是个扫墓的好天气。
      于是,在一路沿途漫长的堵车过后,时近中午,我才站在“甪直古镇”的牌楼下,抬头望天,既然已经到了,心情自然也会随着未知的扑面迎来,而显得好一些吧。
      立在导游牌前,端起数码相机拍下导游图,这才发现,甪直太小,小的不需计划,不需安排,便能在第一时间,给自己定下路线。
      “甪端”神兽,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四方语言,知远方之事,貌似雄狮,顶有独角,所在之处必是祥瑞之地,也许你在《齐断眉的故事》里能找到它的影子。

      江南的水乡古镇,多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有河的地方势必有桥,而但凡上了年岁的桥,自然也就能做些文章,倘若这年岁还能追溯到“康乾盛事”那是更妙,光一个记载年代的石碑就足以招揽人的目光,甪直桥多,早有耳闻,但刚走几步,就迎面见到三座,却是意料之外。
      脚下铺路的青砖“啪啪”的轻声响动,低头细看,不由引出一个怪异的问题?这,会不会也是明清的遗物,在这里垫了上千年,响动了上千年,千年之前,我的脚步是否已踏足过这里,千年之后,当我再度触动它们的时候,还能不能感应到那穿越千年的遐想。
      微微自嘲的笑过,抬头一转,“保圣寺”已在眼前,这感觉,和周庄的“澄虚道观”一样,寺门面桥而开,黄墙青瓦,一眼望见,便有想进去的冲动,在周庄时我初见“澄虚道观”并没有进去,因为我有计划,而现在,既然没有,何不冲动一回,踏门而入。
      说来奇怪,自古有寺的地方,应有供奉,无论供奉是谁,多少都该有些善男信女们的香火,而“保圣寺”里居然没有,“天王殿”里“供奉”的是古代的铜镜,博物馆里阵列的是国宝罗汉雕塑,铁栏杆前,目光迥然的老者如数家珍般的滔滔讲解,现在回想起来,我到真该仔细听听,然后回忆一下网上的导游词,看他们说的是不是不谋而合。
      寺里的一边,是叶圣陶的故居和他的墓,冷冷清清的,穿过亭下“未厌”两字,再看看墓碑前的介绍,多少会有一些崇敬之情,不过与之相比,和叶圣陶比邻而居的“甫里先生”陆龟蒙的墓就要惨淡许多,甪直原名甫里,而陆龟蒙似乎应该是甪直应该供奉的对象,哦!果然,供奉香火的烛台设在了这里,如此偏僻荒凉的角落,是不是正合了甫里先生“两袖清风,放鸭池边”的人生态度。
      甫里先生墓边有一处“白莲寺”的遗址,这遗址古怪的很,在墙角下摆了一座石雕的莲台,上面凿了几个洞,四周摆放了几排石墩,蹊跷的很,走到莲台前抬头四顾,心中料想大概也只有不远处几颗高大参天的千年银杏,才知道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步出遗迹,走过一条长长的碑廊,不经意的一看,居然全部都是墓志铭,记载着某某人的一生,我也无心多看,一扫而过。
      寺后的角落里,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古文化展示厅,其布置程度几乎不亚于上海的知名博物馆,可惜除了我形单影只的脚步声,恐怕很少再会有人来踏足了。
      迈出“保圣寺”,接下的旅程,无趣了许多,“万盛米行”就如同一个农具陈列馆,懂的人自然没什么大惊小怪,而不懂的我,敲敲打打,摸摸碰碰了一遍,也全无新奇,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的全文贴在长廊里,我想能有心再看一遍的人应是寥寥无几吧。
      叶韬故居里有人在唱评弹,虽然那时,我正在后院不亦乐乎的□□,可隐约听见的竟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千古诗句。萧芳芳是谁?我不知道,不过我看了那张剧照,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方世玉他妈,萧妈妈应该还没过世吧,而这里,居然已经把她阵列起来了,呵呵,捂一捂嘴,不笑也罢。
      唉!小桥,流水,人家,古镇,商铺,店家。看惯了,也就没什么可感悟的,我不是一个喜欢买这买那的人,自然也不会多多留意货币三家,只是图个新鲜,看个热闹,好个希奇,也就过了,还是快快回到那里,整个甪直,唯一让我心仪神往的地方。
      这里不是一个景点,你在网上也绝对搜索不到这个地方。
      这里才开张不久,对进来参观的游客完全免费,你可以走进去,安静的座下来,细细品味,品味主人的构思和收藏,也可以到处看看,看看那些原本平淡无奇的地方,如何被主人雕凿的极富意境、韵味和氛围。
      作文博物馆。如何?一个挺新奇的名字吧,这,是一个隐藏在古镇里的小小书吧,书不多,也不怎么经典,甚至更有些偏向。但,就在这方寸之间的地方,却深深透露出一股书香缭绕,安静幽深的氛围,一条木船镶嵌的前厅的地板里,主人座在船尾,一本书,一叠瓜子,悠闲自得。
      往里走几步,落地窗外的天井里是一座简单的铁楼梯,楼梯通向两楼,而在后厅里,有一间小小的书室,多以叶圣陶的作品为主,书室的窗外有一堵砖墙,墙上嵌有许多石碑,似乎很古老,似乎又很熟悉,走进一看,慧心一笑,原来如此,这,无形中更让人体会到了一种气氛,转到墙前,轻轻抚摸一下,是不是别有一番奇妙的感悟,再看墙下的一口水井和一重厚门,是否似曾相识。
      踱上两楼,有纯现代的电脑台,虽然并无电脑,有纯古朴的课桌长凳,却依旧油光亮丽,更有现代与古朴结合一体的巧妙构思,让人怀旧,仿佛回到过去,童年的天真无邪,幼时的无忧岁月,扒在课桌上遥远窗外,蔚蓝的天空下是一个如何的世界,同桌的她会不会是我未来的新娘,每周一篇的作文老师是不是会忘记收,我又可不可以偷懒不写。
      安静的在窗边座一会,凝神,或者发呆。
      当然也不忘自拍几张,老板娘正好上来,问我要不要帮忙,我笑着摇摇头,只是说,整个甪直,这里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老板娘乐呵呵的说,开店并不是为了赚钱,只为圆梦。
      梦,圆梦,是啊,能圆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一缕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照耀过来,只是刹那间,照在我脸上,我正扒在方桌上做梦。
      那是一个怎样的梦?
      会不会有圆梦的一天,我的思绪不知又神游到了何方?

      2004/3/27(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