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胡院长因女学舍的收尾阶段的还在继续,不能脱身,只能院内其他人来带我们参观。璟瑜自觉这华林书院的规矩实在是太好了,还有半年时间,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气,后面就是绵绵无绝期的读书期了,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想起以后的日子,璟瑜只得满脸愁容!
  胡院长领着我们一行人把华林书院逛了一遍,朗朗的书声从亭内传出,华林书院的一切井然有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观过后,璟瑜才知胡家人才辈出并不是全靠几代人努力而来的,华林书院本身的选址也很重要。软件设施重要,硬件设施也要齐头并进。华林书院不仅选址好,且颇具规模。书院坐落在云峰秀拔的华林山深处,地处“四时烟景似沧浪”的幽静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绝佳场所。胡氏家族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除了会读书以外,还颇具投资眼光。每年的俸禄当然是不够支撑整个家族的,有了闲置的钱,胡家就会成立个类似现代的投资小组,前去考察分析,充分利用“钱生钱”的原理,置办了田庄、钱庄、盐庄等等,重资产、高收益的投资,胡家人向来是得心应手。
  书院由七栋优美精致的建筑组成。除主殿外,还有旌表义门、书亭、水阁、男膳堂、女膳堂等一组建筑群。左边山头为升仙岭、浮云观、陶仙亭,山下有会仙桥、御书楼等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胡家不仅御赐的藏书众多,建有华林书斋,而且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华林书院聘请的教师都是学识渊博的文士,不但教育学生精通经、史、子、集,还给学生讲授广泛的社会知识。学生治学,冬以继秋,夜以继日,雨以继晴,孜孜不倦。教学方法吸取百家之长,注重全面培育人材,还有丰富的文娱生活。这样软硬件设施都这么好的书院,难怪口碑那么好!
  老太太感叹,“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们胡家的后代真是一代比一代强,不知我王家何时才能出个举子?”
  晟恒听后,立马毕恭毕敬地站到老太天跟前:“祖母安心!孙儿必定苦读诗书,早日登科及第,让王家不再受人指点!”
  晟轩看到大哥抢先一步,只得乖乖的附言:“是啊!祖母,只要我们进了华林书院,想要不中进士太难了,这么多表哥都是出自华林书院,您说您还担心什么?”
  王老太太的脸立马冷了下来,眼神犀利地看着晟轩:“你别以为入了华林书院,就定能登科及第!做人读书都需脚踏实地,想要一步登天,我告诉你世上没有这样的路!你们几个都给我听好咯!今日你们能进华林书院,靠的是什么你们心中必得清楚,他日我王家还得靠你们光耀门楣。在华林书院读书期间,谁要是敢给我惹是生非,我定严惩不贷!”
  晟轩吓得直哆嗦,我们几个只能低头作揖,连连称“是!孙儿听命!”
  在胡家待了几日,此次出行的重要任务,老太太算是圆满完成,终于放心心中的大石,想着王家日后的路,也能顺畅很多,回去的路上,老太太睡得特别踏实。当然这次胡家能那么大方地接收了王家的几个孩子的入学之事,也不全是看在老太太多年来对胡家的贡献,必定是看准了王家后续的发展前景。
  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事。到胡家第一天,就收到了王衍航的来信,信上说范姨娘在他们出发后没几天便生了个女儿,起了个名叫王璟萱,因生产之时受了惊吓,所以璟萱哭闹不休。所以名“萱”,信上说儿子不孝,范姨娘产后虚弱需好好调养,便免了王老太太对她的责罚,待老太太回来后,儿子待范姨娘受过!云云
  坐在软塌上王老太太冷笑一声:“哼!孩子们翅膀硬了,我看我的话是不中听了,你说是吧?姚妈妈?”
  姚妈妈微服:“老太太您说的是哪的话?回去后定重重惩罚,不然有些人可不是要蹬鼻子上脸了!”
  老太太神色伤怀,接着说:“终究是老了,不中用了!”
  晟恒没啥反应,晟轩听到他有个嫡亲妹妹了,满脸的高兴,璟婧显得有些不高兴,但没敢表现的太明显,璟瑜在一旁听到,放下手中的花绳,踉踉跄跄地爬上了老太太的软塌,给了老太太一个拥抱,老太太被逗乐了:“你个小猢狲,竟这般懂事了?”
  璟瑜回了老太太一个天真灿漫的笑容。季萱萱知道,老人家此刻最需要的是陪伴,她以前去养老院的时候最看不得老人一个人落寞的背影,总想上前给他们一个拥抱,帮他们把落寞孤寂赶走,带给他们希望和温暖。见老太太不再落寞了,璟瑜便开心了。
  胡家创办华林学院,向来没有对外收取学费,有些贫寒人家的学子,甚至是包吃包住包学,这些经费,大多由胡家内部自己凑钱解决的,当然其中不少是老太太每年拨了不少的赞助费。于胡家而言,老太太就是位深不见底的财神爷,临走之时,还豪撒了五千两用于建华林女学舍,完了还可怜兮兮地跟胡院长说,超哥这孩子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着实不易,要不就收他做晟恒哥的伴读书童吧!
  院长一听便知道老太太话里有话,连忙推脱,王家的人怎可屈就做书童?跟手底下的人打了招呼,让超哥与晟恒晟轩哥两位哥一起入学,日后好做个伴!
  任镖头听后,回去对老太太是又哭又跪,直言誓为王家当牛做马在所不辞!璟瑜满脸黑线,任镖头算不上英雄,也算是绿林好汉了吧?为了儿子能读上最好的书院,竟能这般!看来父爱如山,说的大体就是如此吧!
  不过话说回来,老太太也算是一石二鸟,既得了捐赠的好名声,又做了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知道胡家不会为了一个镖头的儿子,拒绝这五千两白银。孰轻孰重,院长定心中有数。至于任镖头,王老太太也是看准了任镖头身手不凡,精明能干且忠诚,王家日后的生意,可少不了任镖头这样的忠仆帮忙。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送礼就得送到人心坎上。超哥以后有没有出息都是沾了王家的光。没有出息对王家无害,有了出息是王家的助益。王老太太何乐而不为呢?
  去的时候是孟夏,回程之时已是季夏,一路上的风景如旧,心情却不一般了。按照胡院长的说法,我们这几个待入学的回去先准备入学的文房四宝随身物品,十一月砚冰冻时便可入学。虽说入学考试可免,为了防止两位哥的学习进度跟不上,最好多恶补六艺,华林书院向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推崇死读书,至于两位姐先识字辨词,再背古诗,女红也不能落下,华林书院对女红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是重点考察对象。
  王老太太在回程便把我们每日的课程都安排好了,满满的两张宣纸。璟瑜都口吐白沫了,原以为还能因为年纪太小被拒,来个拖延战术,没承想胡院长灌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左右躲不开学习的命!嗷呜!谁能懂我小小年纪的的哀思?
  此刻尹喜岩外飞来印有曾家标记的鸽子,星宇眼疾手快一个凌空飞跃,便把飞鸽轻易拿下,把家书拿出来,恭敬地呈给曾柏逸。
  曾柏逸看后眉头微皱,似是有难言之隐,尹凝芙见状,把家书从曾柏逸手中拿了细细端详:“公子,这是主君要回你汴京?”
  曾柏逸略略思忖了一下:“怕是家中有什么变故,我还是回去一趟吧!星宇,今晚把包袱收拾好,我们明日启程!”
  “公子,那......孙真人那你准备如何交代?”星宇关切的问道
  “只能实话实说了,最怕是此次回去,便一去不复返!”曾柏逸对呆了六年的武当山很是不舍
  尹凝芙上前轻轻地扶着曾柏逸的手臂:“要不我给主君休书一封,说....就说你正在修炼秘术,必得一年才能离开,否则有性命之忧。”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曾柏逸温柔地把凝芙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可我内心总有隐隐的不安,怕是有大事将至,我还是回去一趟吧!我信孙真人知晓我”曾柏逸不由地叹气
  次日清晨,曾柏逸正式拜别孙真人,与星宇、尹凝芙相伴,快马加鞭一路往汴京奔去。
  连续赶了一个多月的路,曾柏逸愣是在中秋之前赶回了汴京曾府。
  曾府的守门小厮从远处见到曾柏逸,与幼时的身影极为相似,壮着胆子上前询问:“是......是二少爷吗?”
  “荣喜,是我,我回来了!”曾柏逸羸弱的身子,露出亲切的微笑,拍了拍来福的手臂
  荣喜激动地抱着曾柏逸:“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是二少爷,大娘子天天念叨着着你,盼着你回来!我这就去给大娘子禀告!”扭头就跑进堂屋,一路小跑,恨不得敲锣打鼓满府人都听到:“大娘子,大娘子,二少爷回来了,二少爷回来啦——!”
  “哎!这荣喜,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曾柏逸无奈的摇头,看着荣喜的背影打心里头也高兴。六年了,曾府还是昔日的曾府,可曾柏逸却不再是曾柏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