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22章 ...
-
八卦小能手含巧声情并茂:“奴婢听说,今早鸾凤宫散后,贵妃娘娘回去可是发了好大一通火呢,就连陪嫁大宫女莲心都受了伤让下面小丫头给她要了化瘀的药膏呢。”
火气大到连贴身宫女都波及了,无忧奇怪:“进宫这些日子,也没见沈贵妃和慕容昭仪有什么龌龊啊,这贵妃怎么发这么大大的火?”
含巧想了想:“姐姐这么一说奴婢才发现是有些奇怪,慕容昭仪性子柔顺,就算盛宠时也没有招惹过沈贵妃,但贵妃娘娘似乎就是格外跟她不对付。”
云浅却嗤笑一声:“这有什么难猜的,要我说啊,就是八字不合呗。”一下逗笑了殿里的几个丫头。
汪姑姑在一旁很是无语,跟了这样的主子日子是过得舒心些,可这整日里担惊受怕的就怕这小祖宗口出惊人之语。
还好桑儿性情稳重些,轻捂住嘴挡住笑意,劝说道:“主子可莫再说了,那二位毕竟都是娘娘主子,被人听去了免不了要派您的不是。”
云浅随意一摆手:“瞧你这胆子,身居高位自然要被人议论的,就连我,背后议论我的人都不知凡几,人家主位娘娘哪有时间追究这些啊。”而后兴致勃勃的让无忧二人继续。
无忧胆子大些,接上云浅的话:“那为何诸位主子要嘲讽沈贵妃呢?沈贵妃因两度小产不能有孕,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我进宫不久便知道了,子嗣问题不是戳沈贵妃心窝子么,沈贵妃盛宠,他们都不怕遭报复么?”
看了一眼汪姑姑和桑儿宛音似乎都不愿凑这个热闹,含巧只得开口“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主子还有无忧姐姐进宫时间短不知道罢了”她这次才压低了声音凑到云浅和无忧无双身边嘀嘀咕咕:.......
其实沈贵妃那点破事云浅进宫前就已经查的明明白白,听含巧这么绘声绘色的一说更是只能说天道好轮回啊!
沈贵妃入宫不久便有了身孕,也不知道是太蠢还是太自信,品级还低便因有孕洋洋得意嚣张跋扈,孩子不明不白的就没了,据说最后查出是跟她住在一个宫里的小美人下的手,沈贵妃将那美人折磨致死才堪堪消了气,只是,云浅怎么看都觉得这个美人像是个背锅侠啊。
然后沈贵妃的第二次小产才叫滑稽,据说是在假山上跟一个品级相当的妃嫔吵架,吵不过人家书香门第出身的才女,竟大打出手,推攘之下把人家推下假山当场摔死,自己也不甚掉进了假山旁的湖中,在她还不知道自己有孕的时候孩子就没了,还因为湖水寒凉落下宫寒再难有孕。
所以清早在皇后宫中请安时,她就发现那些女人虽然对慕容昭仪有孕一事或羡慕或嫉妒,却有志一同的都在含沙射影,话中有话的嘲讽刺激沈贵妃。
对宫妃而言若是不能有孕再如何受宠都是浮云。更何况沈贵妃有此境地全靠自己作天作地,她想怪都找不到人背锅。
喧喧闹闹一下午,将近黄昏时,殿中省便有太监过来今夜福熙宫掌灯。很好,慕容昭仪有孕后第一个侍寝的幸运儿(众矢之的)就是她了。
转眼便到夏末,慕容昭仪坐胎这段日子侍寝最多的就是云浅和沈贵妃,云浅甚至隐隐比沈贵妃更加冒头,因为她又晋一级成了婕妤,沈贵妃似乎也开始不关心慕容昭仪有孕的事,调转枪头开始处处与云浅不痛快。
但云浅也不是个任人拿捏的,她不惧沈贵妃荣宠和沈家威势,牙尖嘴利把沈贵妃气的够呛,嚣张跋扈但是又把握分寸不让人拿到大错处,还有昭仁帝有意无意的偏帮,虽说皇帝大概没安啥好心,但是不得不说她这些日子过得确实很爽。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住在福熙宫偏殿的杭才人终于被翻了牌子,虽然第二日只有些例行的赏赐后皇上便再没想起过她,她倒也不在意依旧默默无闻的过日子,但日子总归要好过一些。
到了八月阖宫上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中秋宫宴,中秋是举家团圆的日子,但也是举国欢庆的节典,本朝传统,中秋宫中设宴大宴群臣,能进宫的只有皇室宗亲和四品以上的六部朝臣及其家中有品级的夫人。
所以虽然云浅觉得让人家中秋之夜不能与家人共渡简直没人性,但参加宫宴的资格也显示着皇家的恩典及天子的看重,因此官宦府第皆以能入宫参宴为荣。官员的重视也让皇家对中秋宫宴极为看重,例来中秋宫宴甚至与除夕年宴都不相上下。
就连后宫这些整日闲得不找点事就发慌的女人们近来都消停不少,皇后忙于筹备宫宴把请安改成了五日一次,聚不到一起掐架的机会自然也少了,还有那些个有野心的也暗戳戳筹备着准备献舞献乐想一鸣惊人。
而云浅就是那该吃吃该睡睡坐等领中秋赏赐的,唯一激起她兴趣的便是中秋当日,后宫妃嫔晌午后便可招娘家够品级的女眷入宫相见,而且只有几个时辰的时间宫宴后便要出宫,因此嫔妃们都非常看重这次机会。
云浅已经问过林琅,林琅今年也会如往年一样招堂姐林琍入宫,而且今年林琍会带来刚刚半岁的福哥儿,让云浅很是期待。
而她今年打算招南平郡主入宫,并一同与林琅林琍相见,林琍在广平伯府的境遇实在是让她放心不下,她也想找个人在宫外能看顾她些,南平郡主性情爽利,接到传信便立即答应了。
耶律瑾看着手中的奏报冷冷一笑,呈上奏报的正是半年没有出现的洛九,一个江州刺史竟牵扯出小半个江南官场:“呵。这李宏齐是嫌日子过得不舒服了想去阴间转一转”。
一旁的齐子衡也是觉得这吏部尚书是想自取灭亡,江州刺史通敌叛国一案涉案官员竟有大半是李宏齐就任吏部尚书后才上马的,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李宏齐从中获利,但一个失职之罪他是逃不掉的了。皇帝又扭头对齐子衡说:“李家的事就定在中秋宫宴之后。”
洛九又拿出一本账册递给皇帝:“陛下请看,这是在江州刺史最大的一个同谋海州刺史书房暗格中找到的。里面明确记录了他赃银的来龙去脉,明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您看。”洛九指着其中一个名字。
“绫轩阁?”齐子衡看着这个名字:“我记得这个绸缎庄,在城东灯市口,这铺子的散花绫很有些名气。”一个绸缎庄竟在册子上频繁出现,大眼扫过竟有不下万两的黄金流入这铺子。
“统领说的是,这铺子从户部的名册上看是勤国公老夫人名下的产业。”洛九找出一张户部的名册,昭仁帝一蹙眉“勤国公府,王家?”
洛九却摇摇头:“户部惯例,长辈赠予晚辈的产业,长辈过世时方更改户部名册,所以这铺子虽在勤国公老夫人名下,但她在女儿出嫁时便把铺子给了女儿陪嫁,多年后又被女儿陪嫁给了外孙女。”
洛九一顿:“勤国公老夫人的外孙女正是华王府的敏华郡主。”多么讽刺,通敌叛国的银两竟流向了皇室宗亲手中,昭仁帝一声冷笑:“朕的这位堂姐可是左相大人的嫡长媳。”
“原来如此,敏华郡主既是皇家郡主又是左相儿媳,税银上缴又及时,自然不会有人去深究这小小绸缎庄到底有多少进项。”齐子衡也一下子明白过来:“此事做的倒是周全。”
昭仁帝把账本一合:“朕知道了,先不要打草惊蛇,盯住赃银的去向,朕倒要看看权倾朝野的左相大人把这么多银两用作何处。”
洛九领命,由于开口:“陛下,属下还有一事,是关于.....金陵那位付姑娘。”大半年过去了,一个女人,暗卫大人表示很怕自家主子已经忘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