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结局 ...
-
大唐的辉煌,绮丽依然在延续,壮大,圣明的皇帝对百姓的爱护,对朝廷的有效统治,天下得以大治,使得后世称这段时间为“永徽之治”,以肯定这位君主对大唐做出的贡献。
弘道元年,皇帝龙归碧海,太子显柩前即位。
载初二年,武后废唐皇,改唐为周,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大周则天皇帝尊佛教,明言,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因此,各地大修寺院,香火不断。
长安四年,则天皇帝斋戒沐浴,迎奉佛骨舍利入宫,佛骨入宫之时,一路上顶缸指炬者,舍财投宝者,不计其数。
只是此次,则天皇帝未能亲自送佛骨舍利回法门寺,直到她的儿子,中宗与顺天皇后将佛祖恭敬的送回法门寺。
大周又变回了大唐,历经中宗,殇帝,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
法门寺在帝王更替中,荣辱不惊的传承发扬佛法。
会昌五年,武宗在道士的鼓动下,下令灭佛,法门寺虽为佛家寺院,也未能幸免于难。
武宗下令,要毁掉法门寺供奉的佛骨舍利。
法门寺的主持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难,令僧人偷偷藏匿佛骨,用寺中的一块影骨替代,据历代主持所言,此影骨是高宗时,一位法门寺僧人焚身后留下的,这位僧人生前留言,愿自己能为法门寺,为佛祖做点什么。
武宗派来的官兵不知真假,一斧劈下。
众僧皆合掌念佛,这位僧人为佛祖,承受了粉身碎骨的一击。
相传,这位僧人法号“若虚”。
这一世,他终究是皈依佛。
这世间,百年时光不过匆匆而过,曾经发生的事情有多少数月之后便销声匿迹。皈依佛的若虚,死因成谜的敏之,都被世人遗忘,但也不是坏事,若虚和敏之,他俩的事,唯有他俩才懂,世人不知道,也好。
下一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不再是若虚和敏之,是另外两个人,等待着相逢,继续前世的纠葛。
一世皈依佛。
一世皈依法。
一世皈依僧。
敏之说:“皈依贺兰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