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采访 ...
-
唐植欣一直都是一个很要强的人,那样的好强,是不顾一切的。这个习惯是在大学里就已经锋芒毕露了。记得有一次在大学的时候,他带领全班同学在做卫生,打扫教室卫生。有一块玻璃无论如何够不着,为了拿第一,他拿着扫帚就把玻璃打破了。
这一次是山区农村系列改革的报道,一直来新闻部的人就不看好他,都认为他是靠他姐夫的关系进来的,他姐夫董培南是省台的台长秘书。这一次山区农村系列改革的报道很辛苦,大家都不愿意去,他却积极地表示要来,一方面唐植欣一直都想找一个机会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完全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嫰气和骄傲。殊不知山沟沟里不仅湿气大,而这个季节正值夏季多雨,一旦下雨就路不成路。
这里的人生活很艰苦,唐植欣时常被这里的人感动着,他们世代生活在这样平凡而与世无争的桃花源里,却那样热爱自然,热爱大山,热爱生活。没有人被这样的命运吓倒,而是生活得更加坚强。当然,唐植欣知道自己并不属于这里,所以每采访完一个点就匆匆离开了。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天,姐姐的电话催他早点回家,偏偏来这里的汽车二十天才有一趟。唐植欣只好打消早点回家的念头,一边等车,一边继续在大山里寻找他的报道材料。
那天在凤凰乡老支书带他去看竹林,走到半路对他说;“其实我们这没什么好写的,要写就写我们村的老师,她也是山外来的客,在我们这教娃,娃娃们都喜欢她。我们这穷,一年到头只是看天吃饭,多亏了这个好老师啊,不嫌弃这的穷山恶水,她来了以后,娃儿们上了学,家家户户也都晓得城里的人也稀罕我们这山里的东西,村里种竹子,养山鸡,卖干菜,都是她想出来的好点子。现在进城的次数多了,也开了眼了,大伙都感激她。”
“那她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唐植欣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
“我也不是很清楚。去年有一些下乡的工作组到我们这里来,随后就给我们派来了一些老师,说是教育扶贫。老师好像是叫什么‘志愿者’。”
听了老支书的一番话,一篇报道马上就在唐植欣的脑海中产生了,这不正是他一直在找的好材料吗?于是,唐植欣决定马上和老支书去凤凰乡唯一的一所学校,准备采访这个城里来的老师。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见面,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他的一生。
凤凰乡小学坐落在一个山坳里,整个学校只有两间砖瓦平房,一间大一点的做教室,小一点的给老师住。和村民住的泥砖房比,这是凤凰乡最好的两间房子了,房子外面竖立着一根旗杆,当鲜红的国旗在山坳里飘起的时候,是那样的显眼,就是透过层层树冠,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分辨出这种颜色。其实能分辨的不仅是国旗,在寂静的山路上,唐植欣很远就能听见琅琅上口的读书声,在稚嫩的童声间还可以听到另一种清脆柔和的声音,它的音量并不高,但却听得很清晰,因为它响起的时候,其他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却又像有无数的眼睛在看,或在聆听这天籁之音。唐植欣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脚步,他的心仿佛被某种神奇的感觉所牵引着,那如清泉般的声音在他心里缓缓流过,像在洗涤这某种久违的感觉,此时已快近黄昏,夕阳懒懒地照着山坳的每一个角落,透过层层参差交错的树影,看到唐植欣拖着瘦长的身影奔向学校,融进苍苍暮色里。他的步履走得那样稳健快捷,仿佛他在这已生活多时似的,把走惯了的山路的老支书也抛在了后面。
唐植欣走进学校的时候,雪梅正在上课。唐植欣怔怔地站在旁边,当他第一眼见到雪梅的时候,她很朴素,衬着衣着光鲜他那样洋气。可是她却让人感到很亲切舒服,仿佛每一句从她嘴里讲出来的句子都像有了活力,那些依然懵懂的孩子在她的讲述中仿佛一下子看见了天高云阔,蓝天大海,又仿佛是严冬醒来,看见花开成海,从来没有那样的美妙和惊喜。唐植欣一直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雪梅直到把最后一个学生送走。这时,老支书也走过来了。
“你好!” 唐植欣有礼貌地打着招呼。“你们认识一下,雪梅老师,这是唐记者。”老支书把他们让进屋里,“唐记者来我们村采访,想采访你。”“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看来唐记者要白来一趟了。”雪梅嫣然一笑就婉言谢绝了。
“哦,雪梅老师,我不会打扰你很久的。”唐植欣连忙解释,“所谓采访,其实就是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而已。”
“唐记者,我个人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关于学校的事还有很多人可以问的。老支书,就知根知底。”雪梅没有松口。
“那……我可以拍几张照片吗?”
“没问题。不过今天……”雪梅抬头看看天,黄昏的夕阳正慢慢向山坳深处坠去,那一抹的亮光也随着天色换缓缓阴冷起来,无奈地说:“等明天好啦,孩子们来上课的时候吧,那也热闹些,今天太晚了。”
第二天,唐植欣又去了那所小学校。穿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在此起彼伏的坡岭上,他有一种久违的极其纯净的宁静。那所小学校----具体的说,只有三十几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个班的教室,雪梅就站在一个又破又矮的讲台上,唐植欣站在窗户外,雪梅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能感觉到他紧促的呼吸,他的手心的汗一滴滴被山风地吹跑,剩下丝丝冰凉。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
“非洲人很黑,对吗?老师?”
“哈哈……”
“嗯,一些外国人除了五官,皮肤和头发的颜色和我们中国人有一点不一样,”
“那是什么颜色呢?”
“有……”
“老师,有人找你!”终于有学生发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