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2
  左北廷把那张照片静静的婆娑。
  “哥,我今天见到非非了,你相信吗?”
  “他不认识我了,也把你忘记了,把你们的一切都忘记了。”
  “我相信他不是装的,他看我的眼神就是象在看陌生人一样,冷冷的。”
  “可是他真的叫黎非,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知道告诉我好吗?”
  “你。。。在天上过得好吗?不要再和我抢非非了好吗?无论这个黎非是不是我爱的黎非,求求你,不要再把他带走。”
  “我。。。真的爱他。”他喃喃道。
  “我们下面做几个试验来验证血滴在不同速度下所形成的轨迹的变化。如果血自下而上低速迸溅。。。则会形成面积较大的不规则圆形。。。如果自下而上的高速迸溅,则会形成放射状柱形的血痕。。。假设案犯将被害人按在地上,用直径四厘米长为二十五厘米的凶器割断被害人的颈动脉,我们可以根据血液的迸溅程度来判断出什么合理的案情呢?”法医系教授,市公安局特别法医学顾问林云瑞正在实验室的讲台上侃侃而谈,提出了问题。
  “可以由血液的形状判断被害人的挣扎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被害人对案犯的熟悉程度。”
  “我反对。假设前提是案犯将被害人按在地上,试问哪一个受害者能在被控制的情况下根据对案犯的熟悉程度作出合理分析?理应是全力挣扎吧?所以挣扎程度不应该在案情范围之内。”
  “从血液的迸溅情况可以看出血液的流速与方向,从而判断出出血量的估计值;在血液高速迸溅时可推断受害人在全力挣扎,以致于案犯不能迅速的割破受害人的颈动脉,需先压制住被害人,然后实行犯罪。由于压制导致受害人挣扎,血液流速增快,血液的迸溅程度自然会形成放射状。与此同时应该做血液样本的DNA鉴定,因为很可能在案犯与被害人的挣扎中,案犯被误伤。还有一种可能是被害人被服用了药物处于昏迷状态,血液应是先中速迸溅而后平稳的由于重力流淌。再者,把目光从单纯的血液迸射程度上移开,分析凶器的切入的角度深度,切口的粗糙程度判断案犯是有预谋还是无预谋,不同的切入点也会造成血液的迸溅速度的高低。或分析案发时所处的地点也可以判断出合理的案情。”我在两个人回答后发表了我的看法。
  实验室里鸦鹊无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我的身上。
  我习惯性的推了推眼镜,淡淡的盯着林教授。
  没有其他人发表看法。
  林教授紧了紧一次性的手套,微笑道:“黎非同学的论述十分精彩,把我的题目的陷阱也拆了出来,我没有提供相应的犯罪现场,这是个很大的变数。不愧是到过真正的案发现场的学生。”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不就是去过现场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可是高才生。。。”
  “今天也是我们第一回把真正的案情和一年级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可能大家还不是很习惯这种分析的过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根据仅有的条件来分析出合理正确的案情。”林教授打断了周围人的议论,“下次的课会有警局提供的大体,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好好准备一下。好了,今天的课到此为止,同学们再见。”
  我褪下一次性手套,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黎非同学,请等一下。”
  我回过头,是林教授。“有什么事吗教授?”
  “我今天有个案子,局里说可以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你有时间吗?”林教授对我友好的笑了笑。
  “有。”我点点头。
  “那好,今天下午三点,正门门口见。”林教授拍拍我的肩,“你是我教过的最出色的学生,加油!”
  “好的,谢谢教授。”我微微的行了个礼,转身离开。
  “黎非!”左北廷斜靠在法医系实验室门口。
  我顿了一下,快步离开。
  “黎非!”一只手强有力的抓住了我的右手,“你等一下。”
  今天怎么到处都是叫我等一下的。
  阴魂不散。
  “你干什么?”我甩开他的手,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他。
  “一起吃个饭,好吗?”左北廷恳求似的问我。
  “我再说一遍我不认识你,不要再缠着我了。”我转身就走。
  他紧跟两步,一把把我扯到他的怀中,低低的说道:“我怀疑你失忆了,我们聊聊好吗?”
  “你放开我。”我在他怀里挣扎,周围有不少人在看着,来来往往的议论,“鬼才失忆了!”
  书掉了一地。
  他松开了我,帮我捡起了书。
  我没有接,匆匆的像逃一般的离开了。
  我不怕周围人的议论,他们爱怎么说是他们的自由。
  但是他的耳语像灼热的烙铁一样熨过我的脑海,心脏如鼓一般雷动。
  失忆。
  是真的吗?为什么我一听到这个词就如此不安?
  阿忆,告诉我,是你带走了我的记忆吗?
  左北廷默默的拾起了书,抚摸着《实用法医解剖学》上秀气的签名。
  黎非。法医系大二04班。
  “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