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苏州之痛 ...
-
到达苏州时,文昊的一帮哥们,夏雪、若曼、佳琦、孜玥、志勇还有心远按照文昊的吩咐,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夏雪是一个银行小职员,90后。
若曼是一个舞蹈教练,90后。
佳琦是一个广告设计师,90后。
孜玥是苏州大学的外语老师,教英语,90后。
志勇是一个程序员,90后。
心远是旅游局的一个小科长,80后。
他们给西施准备了宽边墨镜、大衣、大围巾、长裙。西施一戴上穿上这些,谁都认不出来了。文昊没告诉他们他带来的这个MM是谁,只是说她是一个亲戚,叫茜婷,电影演员。
不过他们一开始还是目睹了“茜姐”的真容,为她的美艳惊叹不已。电影演员中,还没有谁能够比眼前这位茜姐更美丽的。
在苏州看到的一切,让西施震撼。不过她还是放下许多著名的风景点不看,径直去了灵岩山。看到那里的一切,往事历历在目,她不住地抽泣。
她记得,由于她是在地处南面的鱼米之乡越国长大,最喜爱吃鱼,尤其爱吃鲜鱼。但那时吴国的首都苏州不挨着海和湖,她总是为吃不到鲜鱼而不高兴,夫差一看她不高兴就犯愁,于是动用数万劳力修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养鱼城,直通盛产鱼的太湖,让水时来时去,不仅得到了太湖的鱼,还保持了鱼的新鲜。
登上灵岩山,她熟悉那里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个古迹。她还记得,吴王一开始就为她建造了豪华的别墅姑苏台,可还是嫌那不够豪华,于是再砸出巨资扩建成馆娃宫。馆娃宫建成了,但周围没有像样的水木花草,于是夫差紧接着又调遣大批民工挖出来一个人工湖,这就是玩花池,湖边种着各种各样的名贵花草。每到夏天,夫差就划着小船,载着西施到湖中,享受这种花团锦簇的生活。后来又陆续建造了玩月池,吴王井、琴台、采香径、锦帆径、长洲苑、响屐廊等等专门为他和西施享用的景点。这每个景点又都有一个故事。例如,她初到吴国时经常想家,一想家就掉泪,一掉泪夫差就不知所措。夫差就选了片安静的地方又挖了一个人工湖。由于选址的巧妙,每到月圆的时候,月亮就会在湖中现出美丽的倒影。西施看一看,乡愁就会少一些。这个人工湖就是玩月池。
她没有忘记,吴国的夏天比越国炎热,夫差怕天热会影响她的心情,就在洞庭的南湾开发了一个度假村,专供夫差就和她每年夏天避暑。南湾有十多里长,三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消暑湾,然后人工在附近凿一个方圆几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并将之起名为“香水溪”。
那天离开灵岩山时,她俯瞰木渎镇,跪下去,许久不愿起来。
……
那天晚上,西施和她的七个哥们观看了苏州芭蕾舞团表演的大型舞剧《西施》。西施几度失声痛哭。她回想起当年在夫差为讨好她没完没了地大兴土木的时候,连年大旱的吴国百姓却缺吃少穿,民不聊生,在水深火热中受煎熬,还要应付国家连年的对外战争负担,以至于国力日衰,后来吴国被越国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她虽然为越国尽了忠心,可却祸害了吴国的百姓,她这两千多年来一直问心有愧。
每当想到这些时,她就痛恨范蠡。这都是他出的馊主意。吴国的江山,越国的江山,哪里才是老百姓的江山?
由于在苏州的一天让她心情十分痛苦,第二天游杭州她都无精打采。不过她还是拿出几块铜板,请心远给换了些钱,买了个iPhone,一路拍照、摄影。
为了逗她开心,也确实为了解决一些历史疑案,文昊跟西施请教了好些个问题。例如,他问西施:“野史上一直有传说,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对什么都没有胃口了,这时你走进御善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的点心,煮熟后放上葱、蒜,浇点麻油,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当时你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此为‘混沌。’ 从此‘混沌’的美名传天下,混沌也成为两千多年来大众喜爱的一种小吃。而且为了纪念你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请问这个传说是否准确?”、
西施想了一下,“哪里是这么一回事哦。那混沌是那些厨娘们用每餐剩下的肉馅包给她们自己吃的,那天我随手端了一碗给夫差送去,就是这样,哪里是我发明的,我只是给它起了个名字而已。还有你说的麻油,那时哪里有麻油嘛,我都没听说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