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朝议 ...

  •   清晨,一缕阳光照到汉白玉雕刻的阶梯上,巍峨的大政宫从昏睡中清醒,七八个小黄门拿着扫把和抹布,在朝官入朝之前将宫门擦拭的干干净净。
      “维克兄,好久不见,近来可好?”一个穿着百鸟朝服的中年人向另一个正在低着头的官员问道,两人皆是仙鹤祝寿的朝服,但是打好招呼的中年人的朝服颜色略深一些。
      低头的中年人抬头,露出一张脸型阴柔但眉目略显坚毅的脸,“普正兄,确实好久不见。”
      在旁边听到两人对话的一个年纪略青的官员,在没人看到的地方翻了一个白眼,能不好久不见吗?人家刚刚官复原职。同时心里狠狠的鄙视着那个叫普正的人,真不愧是出名的‘不着调’,真是名副其实。
      “听说令弟遇到了一些麻烦?哎呀,你也别担心,那帮子蛮人突然袭击我边关七个重镇,致使边关告急,流民大量涌入北方腹地,三个郡府涌入十万流民,出现伤亡在所难免,令弟作为府君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不过是几人个流民冻死罢了,大不了歇上一段时间,再谋个其他职位便是。”
      说的倒是轻巧,可是也不想想这样的人以后若是没有意外,都不会拥有实权了。
      名为‘普正’的官员说着,又把放在袖子里的奏折拿了出来,在‘维克’的面前晃了晃:“不是谁都像赵勉赵文克那样,所辖之地有个顾家愿意倾全族之力帮着料理流民的。”
      旁边旁听的官员这次倒是没有鄙视对方,这事儿他也知道,而且知道的未必比‘普正’晚,要知道自己可是顾家的姻亲,确切来说是顾家二使君顾放的小舅子。
      “哼,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用自家余财收买人心,大恶,赵普世你竟然要为此等奸人上表?真是小人。”一个穿着异常朴素的官员站出来,大声地指责。
      之所以说穿的朴素,实在是因为此人身上不仅没像其他人那样挂上一两块玉石,其朝服上竟然还有两块补丁,而且补丁还是在明晃晃的前襟上,就是想忽视都难。
      “哟,这不是钱学正嘛,今儿是什么日子啊,您这样的大儒竟然会跟我这种不学无术,尸位素餐的家伙说话,真是稀罕。啊,你说我今天的奏折,哎呀,我们祁门赵氏就这么几个有出息的,您瞅瞅,好不容易有个在政绩上拿得出手的事儿,怎么着也得上我显呗显呗不是。”赵普世嘻嘻哈哈好的回道,之后又转头看向刚刚在心里排腹他的谢郎君。
      “东明,那个顾四郎是你的外甥吧?我在氏家谱上是见过这段,你姐姐的儿子?”
      “没错,普世兄好记性,是我七姐的嫡长子,名蒙。”谢东明听到赵普世的问题回答道,“不过有些年没见了,没想到已经这么大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东明老弟过谦了,说来你这外甥还没出仕,有什么想法?我们吏部可是很缺这样的干练之才啊。”维克插话进来,虽然说自己和赵普世有矛盾,但是这事儿关系到世家的名誉问题,绝对不能让这个酸儒得到便宜。
      “哪里,还没出仕,姐夫的意思是想让孩子在郡学学习一段时间,等到过两年成熟些在举荐入朝。其实说句自大的话,我也认为我这外甥不错,至少外放做个辅官也是可以胜任的。“谢东明说完还做作的看了钱学正一眼。
      同朝为官的,谁不知道谁啊,这个钱学正当年就是在外放做辅官的时候,因为不懂民政,乱下命令,才被主官下了调令,自己却认为对方嫉贤妒能愤而辞官,前些年才因为‘为人严谨,律公明’又被天子征召回来,也不过是做个学正,刚好可以上朝而已。
      放在顾蕴他们的时代,那就是一个大学的教导主任,实在不算是个大人物。
      “天子到。。。“内侍总管张英这一嗓子,立马使得殿内一片安静。
      明成帝郑威迈着坚定的步伐进入大殿,群臣百官弯腰九十度,双手举过头顶合十行礼。
      明成帝的身后,跟着他的一串儿子。
      明成帝生了十个儿子,五个女儿,站住的不过三分之一,在历任帝王子嗣数量中,少得可怜,除了其后宫不多,堪堪只有十人这个原因外,其本人不爱去后宫留宿,勤于政事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就在昨天晚上,明成帝年轻的皇后甄氏,为他生下了一个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这让年过五十的明成帝异常的高兴,这股子高兴劲一至持续到现在。
      这消息都过去一晚上了,因此朝上的绝大部分都知道这件事情,这是好事儿,天子添丁,意味国泰龙安啊。
      因此天成帝坐定后三朝元老的王太师就带着众人给他道喜,明成帝乐呵呵的接受,连叫着平身。
      大晋朝不流行拍马屁歌功颂德,因此朝议很快进入正题,当然先说好事儿再说糟心事儿,这是当官的必备技能,无人可以免俗。因此在一片祖国大好河山欣欣向荣之后,不好的事儿来了。
      去年蛮子入侵边关,十万流民进入北地,由于准备不足,不算路上各种原因死去的,在城门外饿死冻死的不下四万。
      这是糟心事儿,本日最大的糟心事儿,不仅提到了边关那不尽人意的战事,也提到了人口锐减,民心动荡,更主要的是这说明自己的官员并不那么有能力。
      有这样的糟心事儿摆在那,倒是正好衬托了赵普士的奏折里面写的“无一人饿死、冻死“显得尤为醒目。
      “此事当真,竟无一人冻死?这顾家子弟很是不错,肯拿出族中余资接济流民真乃人善之家,又能想出法子使得流民有所生计更是难得。“明成帝满意的点点头,”诸位说说,该如何奖赏。“
      “陛下,顾家子这是在收买人心啊,现如今荣阳郡里那些流民,几乎家家都立着顾家子的长生牌位,外人不过是说顾家一句不好,就会引来十几人的围堵。陛下,这种事情不可不防啊。“钱学正一听明成帝要奖励顾家,连忙站出来反对。
      “学正这是说的哪里话,这帮着府君安抚流民可是大功一件,若是不奖反罚,今后若是国家有难,还有谁敢站出来,学正你这才是居心叵测。”一个平时爱和钱学正唱反调的家伙站出来呵斥,“陛下,臣以为,顾家子既然将家中土地捐出为流民安置房屋,不如陛下就在其他地方补上良田一处,与其置换土地,也省的流民住在别人的家里。”转过身,便向明成帝进言。
      “可,就让民部择一处上等良田给顾氏,与其置换土地。”明成帝点点头,说道。
      “陛下,据臣所知,顾家长子现在太学读书,听闻顾家同辈子弟皆是顾家长子带大,不如考核其学士人品,授予官职,在给其余几名参加管理流民的子弟以散官,进行嘉奖。”另有一位大夫建议道。
      长幼有序,若要给弟弟嘉奖,这做哥哥的确是不能越过去。
      “也可,那就责日宣顾家长子进宫,由朕亲自考核,至于散官,就算了,既然有才华,自然会入朝为官,散官实在鸡肋,让文渊阁学士选藏书十卷送与几人,既是奖励也是鞭策。”明成帝考虑了一下,说道。
      “阿父,儿臣认为,虽顾家子优秀,但是那荣阳府君知人善用也是值得奖励。”一穿着宗室服饰的青年,站出来出声建议道。
      “吾儿此话有理,知人善用,敢于启用他人建议,确实是值得嘉奖,这荣阳府君既然有此才能,理应将此才能放在更好的位子进行施展。谕:荣阳府君赵勉勤于政事,知人善用,安抚流民治下百姓称赞,加赐集贤阁大学士。”明成帝慈爱的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然后下令。
      集贤阁,其前身就是当年开国皇帝招纳能人的地方集贤馆,现在其作用依旧,凡是被集贤阁大学士举荐的人,无论出身都会被授予官职。因此集贤阁大学士是对一个人能力、学士、心胸、气度的极高赞誉。
      “陛下圣明。”郑子明听到明成帝的命令后拍马屁似的加了一句,这也不怪他,毕竟他本人地位尴尬,只能这样保护自己。
      郑子明,明成帝第五子,生母是安婕妤,一个小官的女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朝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