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比肩 ...

  •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在题海和蝉鸣中飞快流逝。新学期伊始,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日益绷紧的弦。中考的倒计时牌被高高挂起,鲜红的数字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声地催促着每一个人。

      我的书桌,早已被厚重的复习资料和刷得卷边的习题册占领。月考第二名的光环并未让我懈怠,反而成了沉甸甸的压力和持续冲锋的号角。林屿这座高山,依旧矗立在前方,我必须用更稳定的成绩,更耀眼的排名,来证明那次超越并非昙花一现,来夯实自己脚下这片刚刚开拓出的阵地。

      汗水浇灌的种子,终究会破土而出。

      第一次月考,班级第三。期中考试,年级前五十。期末考试,班级第一,年级前三十。每一次成绩公布,我的名字“苏晚”,都稳稳地出现在班级前列,甚至年级的光荣榜上。曾经的“黑马”标签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学霸”、“稳定”、“潜力股”这样的评价。

      最让我感到踏实的,是连续两次领到的那份沉甸甸的奖学金——一千二百元。当我的名字在全校大会上被念出,当我走上领奖台,从校长手中接过那个装着奖金的大红信封时,台下是热烈的掌声,身旁是同样获奖的张薇、林屿等熟悉的面孔。阳光有些刺眼,但我清晰地感受到脚下舞台的坚实。这份认可,无关风月,只关乎努力与实力。它像一枚枚勋章,无声地宣告着:那个蜷缩在角落的“小透明”,已经彻底蜕变了。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初三开学初的班委改选中,当班主任询问副班长人选时,台下竟然响起了几个清晰的声音:“苏晚!”

      “对!苏晚可以!”
      “成绩好,人也靠谱!”

      没有刻意的拉票,甚至没有太多的心理准备。在老师和同学们信任的目光中,我有些懵懂地站了起来,接受了这份新的责任——副班长。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分,但心底涌起的,是一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暖流。我终于不再是那个被遗忘在角落的尘埃,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集体,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而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副班长助理的选举上。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推了推眼镜:“副班长需要一位助理,协助处理日常事务,比如纪律检查、活动组织协调、信息传达等等。大家觉得谁比较合适?可以提名。”

      话音未落,台下如同投入了沸水的油锅,瞬间炸开了!

      “林屿!”
      “林屿!”
      “必须是林屿啊!”

      此起彼伏的声音,从教室各个角落爆发出来,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热烈和不容置疑的笃定。王浩喊得最大声,几乎要跳起来,陈默也笑着推了推眼镜,跟着起哄。女生们则掩着嘴笑,目光在我和林屿之间来回逡巡,充满了促狭的意味。

      林屿坐在座位上,显然没料到这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先是错愕,随即是肉眼可见的窘迫。他猛地低下头,试图躲避那无数道聚焦在他身上的、带着戏谑和“看好你哦”的目光。两只耳朵再次不负众望地、以惊人的速度红透了,在白色的校服领口映衬下,鲜艳欲滴。

      班主任看着这失控的场面,脸上也露出了然又无奈的笑容。他敲了敲讲台:“安静!安静!提名林屿的同学很多嘛!还有其他人选吗?”

      台下异口同声:“没有——!”
      “就林屿了!”
      “非他莫属!”

      班主任的目光扫过全班,最终落在恨不得把头埋进桌肚里的林屿身上:“林屿同学,看来大家对你寄予厚望啊。怎么样?愿意担任副班长助理,协助苏晚同学的工作吗?”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屿身上。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才极其缓慢地抬起头。脸上的红晕未退,眼神里带着一丝被赶鸭子上架的无奈和认命。他避开我的方向,看向班主任,声音有些发紧,但还算清晰:“……嗯,愿意。”

      “好!”班主任一锤定音,“那副班长助理就是林屿了!大家鼓掌!”

      更加热烈、更加意味深长的掌声瞬间淹没了教室。这一次,掌声里除了起哄,似乎还多了一丝“众望所归”的调侃和祝福。王浩甚至吹了声口哨。

      林屿在一片喧闹中重新坐下,背脊挺得笔直,像个等待检阅的士兵,只是那通红的耳朵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紧接着,是就职宣讲。我作为副班长先上台,简短地说了几句感谢和努力工作的套话。轮到林屿时,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带着看好戏的表情。

      他走上讲台,站定。目光扫过台下,似乎刻意避开了我所在的区域。他清了清嗓子,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红晕,但声音已经恢复了惯有的清朗,只是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他顿了顿,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极其快速地掠过我坐的方向,又迅速移开,看向教室后方,用一种近乎郑重其事的语气说道:

      “我会全心全意辅佐副班长的工作。希望大家配合。”

      “全心全意辅佐副班长”……这几个字,像带着魔力,清晰地穿过空气,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我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心底涌起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是公事公办的承诺?还是带着某种微妙含义的宣告?抑或只是他为了缓解尴尬而选择的、最官方也最安全的措辞?

      无论是什么,这句话,连同他站在讲台上那略显紧张却异常认真的侧影,都像被按下了慢放键,深深地、不可磨灭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为初三记忆里一个无法忽略的坐标。

      至此,我们之间的身份重叠,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是数学课代表,需要共同收发作业、登记分数、跑办公室、清点试卷。
      我们是副班长和助理,需要一起检查午休纪律、组织班会活动、传达学校通知、协调班级事务。
      我们甚至……都是寝室长。

      初三重新划分了寝室,我和林屿各自担任了女生和男生寝室的寝室长。而神奇的是,在我们各自“铁腕”(或者说极其负责)的管理下,两个寝室都成了全年级屈指可数的“优秀寝室”——一整个学期,硬是连一分都没扣!

      学期末的表彰大会上,优秀寝室长需要上台领奖并合影。

      当我和林屿的名字被同时念到时,台下不出意外地又响起了一片压低的笑声和“哦~~”的起哄声。我硬着头皮走上领奖台,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林屿也走了上来,站在我旁边,隔着一个身位的距离。他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下颌线绷得紧紧的,但耳根那抹熟悉的红晕还是出卖了他。

      颁奖的领导笑着和我们握手,把奖状递给我们。闪光灯亮起,台下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来,两位优秀的寝室长,靠近一点!看镜头!”负责拍照的老师指挥着。

      我僵硬地往林屿那边挪了一小步。他似乎也犹豫了一下,极其轻微地朝我这边靠了靠。我们的肩膀几乎快要挨到一起,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身体散发出的、带着紧张的热度。他身上的药水味混合着干净的皂角气息,丝丝缕缕地钻进我的鼻腔。

      “咔嚓!”

      快门声响起,定格了这瞬间。

      照片很快被洗出来,贴在年级公告栏的光荣榜上。我鼓起勇气去看了一眼。

      照片上,我和林屿并肩站着,手里拿着奖状。他身姿挺拔,目视前方,嘴角似乎想扯出一个笑容,但显得有些僵硬。而我……表情更是尴尬到了极点,眼神飘忽,笑容勉强得像是被硬挤出来的,脸上写满了“心虚”两个字。只有那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颊,泄露了一丝真实的情绪。

      这张记录着“官方绑定”高光时刻的照片,我却几乎不敢再看第二眼。每一次瞥见,心底都会翻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有并肩站在荣誉台上的小小骄傲,有身份重叠带来的微妙悸动,有对他那句“全心全意辅佐”的反复咀嚼,更有面对镜头时无法掩饰的慌乱和心虚。

      星光持续闪耀,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轨迹深度重叠,让我与他拥有了无数个不得不并肩而行的瞬间。站在他身边的感觉,是如此的清晰和真实——在办公室里清点试卷时肩膀的微触,在讲台上布置任务时目光的短暂交汇,在领奖台上并肩而立时感受到的体温。

      然而,这份真实,又裹挟着挥之不去的虚幻感。我们被职务、被成绩、被各种“官方”的理由捆绑在一起,靠得那么近,近到能闻到彼此的气息,感受到彼此的紧张。可那道无形的鸿沟——“兄弟”的定位、曾经的难堪、心照不宣的疏离——依然横亘在那里,从未真正消失。

      比肩而立,是看得见的距离。而心的距离,依旧在看得见与看不见之间,沉默地丈量着青春里最复杂的维度。那本写满“LY”又被划掉的数学书静静躺在抽屉深处,而新的故事,在重叠的轨迹中,正以一种官方而微妙的方式,继续书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