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葱油拌面 ...

  •   沈木犀睡了长长的一觉,梦里她逛了人民公园、滑了石头大象滑梯、溜了旱冰、吃了红绿海棠果水浇的刨冰、五彩斑斓的水果果冻、冰粉、凉虾、炸土豆……

      梦里沈木犀在室内篮球场下吹着风,手边还握着一根奶油冰棍……

      这样的夏天真是太好了……

      沈木犀是在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中苏醒的,没有闹钟,也没有遮光的窗帘。

      沈木犀觉得白噪音宛如天籁可以让她毫无起床气,清新的晨风从窗外灌入,沈木犀觉得氧气随外的树丛而来,让她顿时清明。

      沈木犀将昨天的那双凉鞋放到了鞋架上,换了一双棉布鞋。沈木犀只觉得透气舒爽,因为她知道一会儿去厂里找干爹需要经过铁轨和一条长长的楼梯。

      此时沈国华已经不在院内了,家里只剩沈木犀一人。

      沈木犀用田七粉刷着牙,最后一把清水洗漱完毕。

      沈木犀摸着自己的脸蛋,深深地呼吸了下新鲜空气,湿润的空气直直进入鼻腔,再吐出时沈木犀觉着这时候的井水还真不错,洗脸太舒服了。

      沈木犀透过祥云纹样的玻璃看到厨房地上用油纸裹着的坛子。

      太好了,老城李家的酱油还在。

      许多年后,李家老大叔死去,孩子们都出国了,李家酱油沈木犀也再没吃到过了。

      沈木犀拿过干净的小坛子,又挑了个掉子,小心地打开酱油坛的盖子,传来一股浓郁的咸鲜酱香,随着她将坛子完全打开,这股酱香直冲沈木犀的鼻腔。

      太鲜了,闻着就流口水,这个味道干爹一定喜欢。

      沈木犀将酱油打包,一并收拾好,将沈家后院的门锁好,便带着这坛酱油离开了。

      沈木犀家的酒楼在锅炉厂的门口,是五岔路口的位置。正对朝西的路口,便是锅炉厂。

      沈木犀太清楚这条路,她随着记忆往锅炉厂去了。

      为什么熟悉?

      因为沈木犀小学读书的地方便是锅炉厂的子弟校。

      子弟校离酒楼其实不远,但在沈木犀的记忆里,这段路感觉有3、4里地,估计小时候小小人看什么都大,马路也更大。如今再往锅炉厂去,只觉得这条路也就4、5百米。

      沈木犀的干爹其实不是锅炉厂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他只是锅炉厂子弟校的一个小学老师。

      当年沈家一家都是外来人,外地人读书,户口是个问题,沈木犀的干爹看着沈木犀已有入学年龄了还在酒楼玩耍,便上前问她想不想读书。

      那时候的沈木犀也因为户口的事情曾被拒过幼儿园的入学名额,十分羡慕那些可以入读公办幼儿园的小朋友,当下她以为幼儿园和小学一样是个很好玩的地方,直点头。

      于是在校长的简单面试下,十以内的算数根本难不倒这个在后厨数丸子的小孩,沈木犀顺利入学了。

      沈家对于没有花任何关系和钱的情况下,能让沈木犀这么顺利的入学,倪老师仿佛是从天而降的一个好人,沈家无以言谢。

      沈木犀也不知怎的,七岁就有了掌握人情事故的天赋,当下便双膝跪地,向这姓倪的老师喊着“谢谢干爹。”

      性情中人的倪老师,当下也认下了这个干女儿。

      后来因为厂子完成了时代的使命,子弟校也就随即并入城区里的一些公办学校,倪老师在厂子里自己的学生领导下,进入厂区工作,慢慢地也成了一个车间的主任。

      主要是倪老师人好心善,厂子里的1、2、3代工程师和工人都有自己的带过的学生,自然没有在并校时因为外地人的身份丢了饭碗,反而明降暗升了。

      要说倪老师是沈木犀的干爹一点不为过,其实沈木犀小时候不叫沈木犀,她叫沈桂花,倪老师觉得桂花有些太直接了,叫木犀比较好,沈家人觉得有文化真是不一般啊,直接让沈木犀磕头答应了。

      沈木犀想着自己没事儿就给倪老师磕一个,一路上尴尬的要绷直脚趾头,觉得好笑。

      就这么一路想着,不觉来到了工厂大门的大草坪前。

      沈木犀当年就是从这里被倪老师领入学校的。

      沈木犀踏进厂区,又转向车间宿舍。

      今天恰逢周末,倪老师应该还在宿舍。但是一楼的绿色纱窗门被锁上了,沈木犀便在门口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没等一会儿,倪老师便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恰好停到了沈木犀的旁边。

      还未等倪老师反应过来,多年未见面的沈木犀本想自我感动一把,当下跪下,讲述一下长大后再未见过恩师的感动话语。但正要屈膝,后面一辆边三轮也停了下来。

      沈木犀随即边站直了身子,看清倪老师身后的人。

      顾辰?

      倪老师眼前一亮,高兴地说着:“木犀丫头哇!”

      “干爹。”

      “好久不见滴呀,我滴天,我看看。”

      倪老师人过半百,一口乡音,上海话仍是改不掉的。

      倪老师发现顾辰在一旁站着,赶忙介绍:“这是我老战友的小班长,他和我战友一个空军炊事班里的。我跟着我战友叫,小班长。”

      “……”

      沈木犀一时不知怎么接话,只想给倪老师磕一个。

      “他在沈家酒楼学厨,我小师弟。”

      “啊,那怪不得顾小班长熏鱼也做得特别好。那我不多介绍了,犀犀中午就不走了吧,咱们一起吃顿午饭。我还定了顾家老号的酒做熏鱼好不好呀。”

      沈木犀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和想的差不太多,暂时先这样吧。

      顾辰接过倪老师自行车筐里的菜,将酒卸装好,放在宿舍走廊的窗台上。

      “倪老师,我给你带了酱油,是老城李家的。”

      倪老师眼睛放亮:“是不是的呀。”

      倪老师抱着酱油坛子使劲闻了闻。

      这是属于家乡的味道。

      老城李家一般不卖这种酱油,不符合老城人的喜好,但是架不住李家还有一个上海老婆,所以总还是留一些材料做一点。这种酱油稍微偏甜,美味鲜香。

      倪老师年轻时候为祖国建设来到西南,与自己故乡分隔多年,每每提及家乡,各中滋味。

      就对这种与家乡滋味相近的酱油爱不释手,后来李家逐渐不做这种酱油,倪老师与家乡的关系就又切断了一层。

      “倪老师,一会儿我给你做午饭,葱油拌面吧?”

      “太好了,我想这口很久了。”

      沈木犀见除了倪老师,还有一个免费劳动力,自然不能放过。

      “你就先别回酒楼了,帮我打下手吧。”

      顾辰将煤炉的盖打开,又将锅架好。

      “没问题,犀犀师姐。”

      沈木犀听着只觉得很奇怪,到又觉得没什么毛病。

      沈木犀将小葱洗得干干净净,透了井水显得更加翠绿。

      她熟悉地将橙黄的搪瓷盆打开,挖了一大块猪油放入烧得辣红的铁锅里。

      猪油迅速融化,沈木犀将小葱切段放入油锅,用木筷子轻轻翻动熬制葱油,慢慢地葱白泛出焦黄,一阵阵浓烈的葱香味卷着猪油的醇厚袭来。

      就是这个时机。

      沈木犀将酱油盛出一些放入碗内,剩下的留给倪老师这几天留用。

      酱油在高温的油里迅速滚开,蒸汽快速腾起,沈木犀将糖罐里的砂糖放入锅内,快速反动酱汁,很快糖也被融化了,就是这么快,葱油面的酱汁就做好了。

      整个走廊都香得不得了,不时引来工友的打望,倪老师看着沈木犀的手法,又闻到葱油的香味,嘴不自觉地咽了咽。

      顾辰在锑锅的宽水里挑出煮好的白生生的挂面,这种碱面在北方不得意,却在南方十分受欢迎。

      葱油酱汁舀上3勺,趁热快速搅拌。

      一根根韭叶细的面条挂满酱汁,赤油浓酱,最后再点缀几根焦香的葱段。

      还没等沈木犀找到倪老师家的芝麻点缀,倪老师就拿过一碗坐在石墩上开吃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葱油拌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