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愿望 ...

  •   太皇太后的态度转变自然不是因为新帝的祥瑞。

      除了意识到她无力扭转局势,燕禾在这其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燕禾天天去给她请安,陪她唠嗑、喝茶,还亲自侍疾。

      以前,博王等几个孙儿也会经常过来陪她,但从不像燕禾这样亲近孺慕。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宫中流传“燕禾是福星”的传闻影响了她的判断。

      自从燕禾来得频繁,她不仅身子爽利了,精神也好了许多,看东西也没有以前那么模糊了。

      甚至连蚊子都少了——当然,有可能是天冷了,蚊子不爱出来了。

      除了一扫身体上的沉疴,心态上也年轻了起来。

      她发现和燕禾相处是一件令她放松的事。

      年龄太小的子孙会吵得她脑仁疼,年龄偏大的又十分谨小慎微,只将她当成皇太后而非家里的祖母。

      唯有燕禾,既不吵闹也不缠着她烦她。

      而且燕禾来侍疾,不会将她当成一个生活难自理的病患般寸步不离地守着。

      早上请完安,燕禾就会趁她诵念经文的时间段,按自己的节奏去锻炼身体。

      太皇太后特意让宫人打开窗户,说:“衔蝉奴这拳法打得不错,看得我都感觉腿脚有劲起来。”

      有些老人忌讳看到小孩子,因为他们看到新生命时,会想起自己垂垂老矣。

      死亡令他们恐惧,所以不愿意和小孩子相处,生怕本就不多的生机再被小孩子夺去。

      但送走了儿子的太皇太后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了,她能直面死亡,也能坦然地接受自己老去的事实。

      因此,她不忌讳燕禾的朝气蓬勃,反而被燕禾的生机与活力感染,觉得自己也能这么有生命力。

      当太皇太后发现太医署、尚药局的医官都炮制不出燕禾献的药贴,又发现自己下地行走不会再疼得寸步难行后,她便意识到,燕禾是真的有福运在身上的。

      明明新帝是那么平庸,偏偏运气好,得了燕禾这么个福星。

      难道新帝即位真是天意?

      *

      太皇太后的倒戈令新帝的日子变得舒心不少。

      这天,燕禾与郭繁锦正在长安殿欣赏王屿静心伺弄的“蟠桃色”,刚下朝的新帝就乐呵呵地过来了。

      见了母女俩,他还故意端着架子说:“你们可真是让朕好找。去承欢殿没见着人,打听了才知道是往这边来了。”

      郭繁锦嗔笑着说:“大郎使唤个宫人过来就行,何必亲自来‘抓’妾等?”

      新帝哈哈大笑,把目光转向王屿和她的蟠桃色,说:“我也想赏菊,怎么没喊我?”

      王屿微微一笑,说:“不敢叫大家因私废公。”

      新帝觉得王屿这性子虽然端庄,但颇为无趣,也没有赏菊的心思了,转身进殿坐下。

      他来这一出,众人自然是无法继续赏菊了,只得随他入殿。

      他甫一坐下,就朝燕禾招手:“衔蝉奴坐阿耶身边来。”

      燕禾本来想掏出铜镜和正在视觉跟随她赏菊的老师们交流,被他这么一喊,她瞬间成了焦点,无法摸鱼了。

      她依言坐到他身边,仰头问:“阿耶和大臣吵架吵赢了吗?”

      新帝一愣,旋即发出了畅快的笑声:“衔蝉奴怎么知道阿耶吵赢了?”

      “阿耶上次吵输了的时候,板着一张脸可凶了。”

      新帝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郭繁锦和王屿:“我表现得很明显?”

      王屿笑而不语,郭繁锦说:“大郎看起来的确心情很好。”

      “唔,看来我还未修炼到家。”新帝嘀咕。

      先帝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十分威严,常常令大臣们汗流浃背。

      他有心学习先帝,只是在那群老臣面前吃瘪那么久,今日终于扬眉吐气一回,就忍不住嘚瑟起来了。

      原来,自太皇太后接纳了他,朝堂上的风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针对朝堂内外流传的关于新帝不是先帝亲生儿子的流言,翰林学士萧置拿出了他曾奉先帝的诏命为曹昭容撰写的墓志铭,替新帝澄清了身世的谣言。

      墓志铭记载了曹昭容的生平,且明确写下了她生下新帝和万寿长公主的事宜。

      倘若新帝不是先帝亲生的,先帝绝不会允许萧置将这件事写到墓志铭上。

      而这份墓志铭就是证明新帝具有继位资格最有力的证据。

      此铭文一出,朝堂再无质疑新帝身世的声音。

      …

      郭繁锦和王屿纷纷向新帝道贺。

      新帝自即位以来,心情从未像今天这样舒心畅快。

      他越发觉得是燕禾这个福星旺了他,否则,事情怎么会这么顺利呢?

      燕禾心说:“你还是先别高兴得太早了,很快南诏王就要自立为帝并建立大礼国了,从此安南战乱不断。年底还有东南的农民起义……”

      啧,到时候不会也让她背锅吧?

      想到裘伏起义,燕禾的心头便是一沉。

      她思索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历史。

      然而眼下大魏君臣的目光都聚焦在皇位之争上,压根不会有人在农民的死活。

      这场起义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因江东地区的私盐贩子被官府抓了,被官府以盗匪之名通缉的裘伏干脆带着百余手下起事。

      随后备受压迫的百姓见状,纷纷加入起义的队伍。

      后来随着官府镇压不利,越来越多人加入起义军,并发展至三万人。江东的越州、明州、台州多地被占领。

      直到第二年的六月,裘伏被擒杀,这场起义才算被镇压。

      别看这场起义只持续了半年,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首先,浙东一带本就因天灾歉收,裘伏起义期间,被占领地区的农民受战争影响,压根没法耕作。

      这不仅会导致农民的处境更加艰难,朝廷的赋税也会减少。

      为了避免财政收入减少,朝廷会加重别的地区的赋税,导致农民怨声载道,轻则当逃户,重则效仿裘伏生出造反的心思……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突然,燕禾的脑袋被按压了一下。

      她回过神,对上新帝打量的目光:“衔蝉奴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

      郭繁锦替燕禾解围:“太皇太后能痊愈全因福泽深厚,衔蝉奴可不敢邀功。”

      燕禾顿时明白,新帝刚才是在说她为太皇太后侍疾有功,要赏赐她。

      她的场面话张口就来:“太娘娘是我的太奶奶,和阿耶、阿娘一样,都是我的亲人,侍疾是身为儿女子孙应尽的孝道,我不能索要赏赐。”

      新帝说:“你可以不要,但阿耶绝对不会吝啬这点奖赏。”

      他很清楚太皇太后为什么会妥协服软。

      无论是从为父的私心出发,还是想要让燕禾的这份福气继续庇护他、庇护大魏,他都应该给予燕禾奖励。

      燕禾灵光一闪,说:“阿耶,不如你满足我一个愿望吧!”

      “你的愿望是什么?”

      “我想让天下所有养蚕缫丝的人家都拥有一架脚踏多锭纺车!”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新帝想说,既然是养蚕缫丝的人家,必然是有纺车的。

      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燕禾不是指旧款纺车,而是他即位前就在郓王宅流行开来的新纺车!

      他对纺织之事不太了解,但又不想在孩子面前丢失了君父的威望,于是把目光投向郭繁锦和王屿。

      郭繁锦素来清楚他的心思,于是说:“原来的纺车每日可纺麻纱半斤,但是新的纺车用熟练后一日可纺两三斤!对平日以耕作织布为生的农户而言,新纺车能帮助他们纺出更多线,织出更多布。”

      绢布在大魏不仅可用于加工成衣物,还能当成货币来交易。

      但两税法实施后,朝廷收税只征钱,偏偏大魏的铜一直都很稀缺。

      当铜钱过少,而朝廷又只认铜钱时,铜钱的价格就会上涨,货物就会贬值。

      原本农民卖一匹布值2000文钱,在两税法推行后,一匹布只能换800文钱。

      而朝廷征收赋税不会因物价变化而减少,于是以往农民交一匹布就行,如今不得不交两三匹布。

      所以,倘若新纺车能推广到家家户户,产能提高了,百姓的负担相较从前就没那么重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愿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