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叙事批评 ...

  •   概念
      叙事批评是一种立足于分析叙事作品内在形式的批评方法,具体包括对叙事作品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模式的研究。
      介绍两个代表:
      1.(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结构研究
      贡献: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上奠定了基础
      2.(法)热奈特:叙事文形式研究
      贡献:关于视角、声音、叙事时间等方面提供范例
      叙事批评与结构主义关系
      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叙事批评,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写什么”转移到了“怎样写”,也就是叙事作品的内在形式。
      研究对象
      视角
      叙述者
      叙事时间
      叙事话语
      叙事结构
      一、视角
      视角是指叙事中故事讲述的角度和立足点。
      是叙事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通俗地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视角的类型
      1.非聚焦型:从任意角度观察故事,随时说出秘密“上帝的眼睛”。如《三国演义》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
      2.内聚焦型:按照人物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多重内聚焦(不同人物)
      3.外聚焦型:从人物外貌、客观环境等来观察

      1、视角的选择——让人物更加饱满
      2、视角的移动——让看似碎片的叙事有了连贯性
      二、叙述者
      叙述者是叙事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即文本内的故事讲述者。

      叙述者≠真实作者
      一个作家可以创造多个故事形象
      例如,鲁迅:
      《阿Q正传》——阿Q
      《伤逝》——涓生
      《祝福》——祥林嫂
      一部作品中可以有多个叙述者

      如何划分叙述者?
      第一人称叙述者,第二人称叙述者,第三人称叙述者……
      不足以囊括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述者类型
      叙述者类型
      1、自然而然的叙述者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2、客观的叙述者与干预的叙述者
      3、外叙述者与内叙述者
      4、可靠的叙述者和不可靠的叙述者
      自然而然叙事者案例:《福尔摩斯探案集》
      “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在文本中津津乐道自己谈论者)
      举例1:时间是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谁知道这是一个恶时辰啊!我相信,没有一个外出冒险的年轻人会像我这样一出门就倒霉,一倒霉就这么久久难以摆脱。我们的船一驶出恒比尔河就刮起了大风,风助浪势,煞是吓人。因为我第一次出海,人感到难过得要命,心里又怕得要死。这时,我开始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了。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故事情节 积极干预
      客观的叙述者举例:
      那是一个男尸,五十多岁,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鲁迅《白光》
      零度情感介入,完全不进入人物内心世界
      一般不对故事做判断,不干预故事,零叙述风格
      “冷峻”、“洁白似雪,寒冷似冰”(车尔尼雪夫斯基)
      干预叙事者举例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赐)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
      “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节,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宝黛吵架”
      《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
      可靠的叙述者(情感真挚、说话具有权威性,读者一看就认可,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不可靠的叙述者:一般来自故事中的人物
      反讽的叙述者(嘲弄、揶揄的口吻来叙述)
      不可靠的(或反讽的)叙述者举例
      早上洗澡,晚上洗澡,也就罢了,总不能媚加拿大而轻中华。将何以对祖宗?何以对神州山河?何以对先烈?何以对导师?想到这里,朱慎独只觉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拼将头颅热血,决不能让赵小强的异端谬说得势!死不足惜,一点骨气,两袖清风,一副臭皮囊,何足道哉!七卷《沐浴学发凡》不足惜。祖孙三代,愚公精神,万古业绩,都可付诸一笑!但总不能让山河变色,日月蒙羞!士可杀不可辱!朝闻道夕死可也!书生意气,寒士生涯,惜的是名节,重的是迂直!如果赵小强之类的小贼子得势,国将不国,浴将不浴,我是死不瞑目啊!一种崇高悲凉的感觉使朱慎独只觉得正气凛然,浩气如虹!——王蒙《冬天的话题》
      叙事时间辨析
      叙事时间是叙事者讲述故事所需的时间,是作者在特定叙事作品中感受、整理、重构日常经验时间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叙事活动具有双重时间序列:
      ——故事时间
      ——叙事时间:是作者根据写作意图进行主观安排的结果
      叙事时间辨析:时序和时限
      时序:事件在故事中的自然时间顺序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中所展现的排列顺序之间的关系。
      1、时间运动轨迹
      闪回:回头叙述过去的事情
      闪前:提前叙述以后要发生的事情
      交错:叙述中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边城》总体叙事中不时地追述其他旁支事件)

      《百年孤独》与《红高粱》

      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想起那久远的一天下午,他父亲带他去见识了冰块。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

      时序分析
      重建故事时间
      辨析叙述者如何控制和创造新时间体会时间转换在作品结构上的作用
      《红高粱》时间解析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鬼子来了…… ……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 ……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时限
      研究故事发生的实际时间长度与叙事时间长度的关系,也就是叙述节奏快慢的问题。
      实际时间长度>叙事时间长度——节奏变快,如《水浒传》“说时迟,那时快”“……都不在话下”
      实际时间长度<叙事时间长度——节奏变慢,如《长安十二时辰》例如:一本书写一天的事情、一页写一个时间段的事情叙述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缓缓叙述、慢镜头
      时限的五种叙述运动
      概述 扩述
      省略 —— 等述—— 静述

      不叙述某一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基本 故事充分开展,包括环境描
      时段的故事吻合,如对话,相对固定场景 写、肖像描写、干预性叙述

      叙事结构
      二元对立的结构原则
      是叙事学最受诟病的方面
      叙事结构分析旨在发掘作品的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建立一整套有限的模式和规则来理解和解释无线的文学作品。

      在叙事结构分析中,二元对立是一个无内容的形式,类似于代数式,在运用改变的只是语义形式。
      叙事批评与形式
      叙事批评突出叙事作品的自身特征和内在形式,这种研究对象上的革新是叙事批评对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叙事批评与当今小说创作
      20世纪以来,小说创作纷繁活跃,花样翻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叙事批评对叙事作品的视角、叙述者、叙述时间、叙事结构等的研究,鼓励和启发了现代小说在形式上的刻意求新。
      叙事批评与阅读
      叙事批评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阅读叙事作品的方法。它要求读者用更为理性的眼光参与叙事作品的阅读,获得在以往阅读中所缺乏的形式感和结构感,发现过去忽略之处的深意和魅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