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宫中,藏书院。
      书院透出悠悠青绿,如同天上的月亮那般柔和而阴冷的光,藏书院不许掌灯,明玦取了几十颗夜明珠,放在特质的灯罩中发散这样的光,才让屋内如同皓月之下。
      历朝历代的年册堆放整齐,一月十五卷成一册,一年一百八十卷成十二册,记录所包含早朝、会面、贡品、邦交和朝中的重大事件。属天子绝密文件,由藏书院专人专院专人看护,如今丢了两卷,不只是丢书这么简单,挑战天子的权威,挑战皇家的统治,明沉大怒,几日没有上早朝,太子彻查,明玦协查,如今太子将藏书院的大小官员下人都带去东宫问话,偌大的藏书院,就交给了明玦。
      丢的这上下两卷,正是五年前元月的两卷,而这朝歌十二年的元月,发生了数件大事,霍老将军去世,霍恭逖收复江南以南,白家被五族连坐斩首,宋家成为琴悦阁夫子,这些鲜血与哭喊的悲歌,胜利与功成的喜乐,都在漫天飞雪的夜,一笔一页的写进史卷中。是谁,想知道这两卷的故事,又是谁想要这故事的结果。
      四周堆满了大小书卷,空留出明玦伏案的一小块四方地方,无数家族的兴衰,权利的惊心动魄,都在这寸长的书卷,将他淹没。
      噔噔,轻轻的叩门声,“殿下,太子传您移步东宫商议。”深夜的皇宫,花园中还有几只秋蝉嘶鸣,池中肥硕的锦鲤笨拙的摆尾。今天去了东宫的人,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能走着出来。才走到殿门口,屋内的嚎叫声,听得明玦皱眉。
      “太子审的是藏书院相互包庇之人,殿下莫要慌张。”说话的正是门口等待的太子管事公公,粱莘。
      “更深雾重,还劳烦殿下,是太子思虑不周,只是这皇命难为,殿下可不要怪罪。”粱莘笑着行礼,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明玦故作慌张,掩面轻咳,“皇兄可折煞臣弟了,能有用得上臣弟的地方,是臣弟的荣幸。”
      “三殿下到。。。”
      明玦踏进殿内,隐约就闻见血腥味,绕过屏风,眉头皱的更深,一地的残肢断臂,血将本该橙红的波斯地毯染成黑色,柱子下甚至还绑着几个稚子,脸上已然吓的没了神志,几个孩子蜷缩在一起,紧紧的抱着柱子,脸上干涸的水渍已经分不清是眼泪还是什么,中间受刑的人就在尸体上接受鞭刑,尸体就是他们的垫板。
      “皇弟来的不凑巧,是皇兄的错,不应该让皇弟瞧着这种血腥的场面。”一人身穿黑色衣袍金线绣出祥云暗纹,领口是墨狐皮做的锦边,袖口烫金的纹龙五爪攀附衣袖而上,头冠明耀的金色,垂四联珠帘,长靴本是金线绣的边,如今沾了红黑色的血迹,此人正是太子明恪,一手撑着脸侧,坐在上方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明玦,打趣的欣赏明玦装出来的无措。
      “皇兄!不可啊,这些人,可都是翰林学士,都是父皇亲封的学夫子,还请皇兄从长计议。”明玦知道太子想让他看这一切,让他知道属于他太子的手段,既然如此,那就如他所愿。
      “唉,要是都如皇弟这般心软懦弱,父皇无可用之人,以后改怎么办呢?”明恪拿起一块黑色的匣子,精准的扔到明玦脚下,被血水浸染的羊毛地毯,蹦出血珠沾在匣子上。
      明玦不动,仰头直视着太子,太子摩挲着自己的唇,回应着明玦的直视。两人都不言语,气氛古怪起来,一旁受刑的人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执行杖邢的人也收起棍子安静的站在一边。两人剑拨弩张,就在太子正欲起身之时,粱公公打着笑快步进殿,捡起递上的匣子,在袖口搽拭两下,恭敬的递给明玦,“三殿下速喜干净,怎么能让罪臣的血沾到殿下的衣袖,是老奴的错。”
      太子明恪撇嘴,“行了,梁公公,给三殿下搬个凳子坐,站这么久,传出去该说咱们苛待了三殿下。”太子又指了指周围几个行刑人,“你们也散了吧,下去领赏。”
      明玦打开匣子,眼中怒气更甚,匣子里是一双断手,“太子这是何意?”
      “偷书卷之人的双手啊,他用这玩意儿偷的,我就把这东西拿去交差。有什么问题吗?”太子挥挥手,侍卫会意,从后面拖出来一个半死不活的人,扔在地上,满身是血,头发盖住脸上,根本认不出是何人。
      “这逆贼可恶至极,本王只是询问他藏书院的事,不小心竟被他咬了,本王就拔了他的舌头,小惩大诫。好了,皇弟可以向父皇复命了,去晚了可不知道这逆贼能不能撑到审问的时候了”
      匣子被大力合上,明玦走进地上断手的人,上前试探了那人鼻息,“臣弟有一句话想告诫太子殿下。”明玦俯下身将匣子放在那人身边,衣摆很快被血水沾染,那一身月白色的长袍终究还是染了红,衣袖轻轻擦去那人脸上的污秽,明玦手指覆盖在那双惊恐绝望的双眼,叹了口气,“无辜人的鲜血无法温暖皇权的冰冷,皇兄。”
      “三殿下慎言,这可是白氏余孽的后人,可要避嫌啊,我的好皇弟。”太子说罢居高临下的瞧着身形突然僵硬的明玦,放声大笑,“怎么,身体不适?那也罢了,复命的事就不劳烦三殿下了。”
      “白氏当年是五族尽诛,奉旨行事的是李枫李大人,如今,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君后娘娘多有包庇?”明玦起身,负手而立表情如常,“如今真凶已经查明,臣弟自会记录在案。”明玦收起怒气,带上三分笑,指了指柱子旁几个稚子,“太子殿下行事一贯英明,真相已明,这几个幼子,臣弟也要带回归案。”
      几个孩子一听能离开太子府,四肢并用的爬到明玦身后,几双脏兮兮的小手抓着明玦的衣摆、袖摆又是留下好几个血手印。
      “三殿下莫急,皇兄办案没有经验,这不是没找到丢失的上下两卷,这些孩子的母亲和君郎还没审呢,要不我把他们也提审过来,咱们一起瞧瞧?”太子的话惹得几个孩子抱着、摇着明玦的腿乞求,嚎哭。
      “太子殿下,臣弟已经有书卷的线索,只是不方便告知,怕人多耳杂,打草惊蛇,五日内必有结果,还请。。。。”
      “三日。”太子说罢,不耐烦的挥手,不等明玦再说话,已然起身自顾自的朝向后殿而去。
      明玦有几份薄怒,轻蔑的望着太子明恪消失的方向,略微行了一礼,稚子们见危机解除,松开明玦的腿,乖巧的站成一排,跟着明玦身后。
      走出大殿,远离血腥味,不知何处的桂花香引得明玦细嗅,门外等候的谭宁看见明玦身上的血一惊,神色凝重迎上前,“殿下这是。。。”
      “无妨,安顿好这几个孩子,再查一下,近几年有没有白氏族人中举入朝为官的。”
      “白氏?殿下怎么突然旧事重提。”谭宁上前想牵起孩子的手,几个孩子不约而同的全部缩在明玦的另一侧,躲着谭宁。明玦拍拍个子最高的孩子的肩膀,“先跟着回去吧。”
      几个孩子相互看看,几步一回头,先离开了太子府。
      天黑时,明玦才回了王府,明玦走到院门口,就看见甘棠带着晏蓁正在院子里那可银杏树下捣鼓着什么。明玦刚抬脚,看见自己衣摆的血迹,还是先回了自己的院子。
      石桌上掌了一盏还算亮的油灯,两个人正借着光亮敲打着手中的石捣,石头和石头的碰撞中,汁液迸溅在晏蓁的脸上,引的两人发笑。捣好的青绿色汁液,灌注进上窄下宽的银瓶,用力晃动。晏蓁一手累了就换另一只手,甘棠说着植物的药用功效,一边将晃好的银瓶重新加入红色的黄色的看不出什么植物的汁液。“这个就是基础的解毒药,发病极的中毒症状都可以用这个药来中和,达到催吐的效果,让毒素快速排除。”
      “如果加上这个提纯过的白果汁液,就可以变成让人昏睡的催眠药。”晏蓁摇了摇眼前一个小瓷瓶,笑得好看。
      “君郎真的天生聪慧!真是行医的好料子,我说一次的药房,君郎总能记住。”甘棠给晏蓁竖起一个大拇指。
      “咳咳。”
      两个人循声而望,明玦依靠在银杏树下,不知道看了多久。甘棠行礼,看着两人暧昧一笑,悄然退下。
      晏蓁上前,取下落在明玦身上的那片金黄的银杏叶,抬起手,微微垫脚,又取下落在明玦头上的那片。
      “最近身体可好多了?在院子里多穿些。”明玦并不打算进屋,就站在树下,和晏蓁对望着,伸手握住晏蓁的手,“还是有些凉,你早些回屋吧。”
      “那殿下?”晏蓁吸了吸鼻子,嗅到一丝铁锈的腥甜,不禁疑惑,“殿下可有受伤?”
      “没有,这几日府上有些乱,你好生在院子休息,等身体大好,我带你去街上最热闹的酒楼吃酒去。”明玦笑的很暖,拉过晏蓁,让他也靠在银杏树的树干上,两只手一起暖着晏蓁微凉的手。
      两人一同仰望着头顶的月,树影摇曳,一有风过时,总有几片金黄飘落,晏蓁站的有些累,歪着头刚好靠在明玦的肩膀上,两人没有说话。晏蓁知道明玦最近遇见了难以解决的事情,但只要明玦不主动向他说起,他从不过问。明玦知道晏蓁的乖巧,也知道他身体刚好不应该吹风久站,可他就希望这样安逸的时光多停留哪怕半刻钟,就当他自私的为难晏蓁吧。一阵疾风,明玦终于还是松开手,让晏蓁快些回屋。明玦的身影离开院子,在月光下渐暗,走回书房的路上,他又是孤单一人了。
      竹影在书房等候多时,身上浓重血腥气,将明玦的思绪拉回,“出什么事了?”
      “琴语阁遇伏,宋公子无恙。”竹影从袖中拿出一枚碎了一半的玉牌,上面写了半个字,是“宇”也可能是“宝”再细看也还像“字”。
      “安排你查的事,查到了吗?”明玦接过玉牌,仔细研究暗刻的纹路。
      “朝歌十二年元月并无哪家的世子走失,宗室中也无突然暴死的稚童,白氏也并无中举、举荐入朝为官的记录。”竹影思考片刻,“不过今日埋伏的人,不像太子的人,招式杂乱。”
      “让我猜猜最近晏大人在干什么呢。”明玦给半字添了几笔,放下笔拿起一旁的佩剑,“去宋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